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数学例1   师:“113 59=“有几种算法?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生1:我这样做:113 59=(110 50) (3 9)=172.先算110 50=160,再算3 9=12,最后算160 12=172,就是113 59=(110 50) (3 9)=172.   生2:我这样做:113 59=113 50 9=172.……  相似文献   

2.
1、数学例1   师:“113 59=“有几种算法?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生1:我这样做:113 59=(110 50) (3 9)=172.先算110 50=160,再算3 9=12,最后算160 12=172,就是113 59=(110 50) (3 9)=172.   生2:我这样做:113 59=113 50 9=172.……  相似文献   

3.
【活动设计】一、故事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猴子掰玉米棒子”的故事。一天,猴妈妈让小猴掰100个玉米棒子回家。小猴干劲十足,掰了一个又一个,一会儿功夫,就掰了97个玉米棒子。想一想,小猴再掰几个玉米棒子,就可以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了?在学生回答了以上问题后,教师紧接着指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二、合作探究教师出示例题:113+59、276+98。师:计算“113+59”、“276+98”,你认为怎样算,既简便又能迅速得到计算结果?请同学们先…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听说大家的计算能力很强,我想检验一下,敢比一比吗?生:敢!师:(出示课件)请口算下面各题。5+15=14+26=18+12=11+39=42+38=15+5=26+14=12+18=39+11=38+42=师:同学们做得很棒!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得数都是整十数。生2:上一题的得数和下一题相同。生3:上一题的加数和下一题的加数相同。生4:按得数来分,可以分成5组,上下两题为一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请大家口算下列各题。(学生直接口答)10+29+310+59+610+79+8师:刚才口答的过程中,你感觉哪几道题比较容易算?(10加几的口算比较容易算)  相似文献   

6.
战玉香  谢毅 《山东教育》2004,(25):44-44
一、创情激趣1郾引入教师先板书“()+98”,请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加数,教师脱口而出说出得数;再板书“()-98”,请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减数,教师迅速说出得数。学生提出:为什么老师算得这么快呢?师: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窍门,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好吗?2郾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评析]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奇”,感到“疑”。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悬念,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学习活动。二、合作探索1郾出示例1113+59师:仔细观察,第二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放手让学习小…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教师组织并参与计时计算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计算下面各题:13+59276+98156+8765-97132-98376-199师:老师是怎样算得又对又的呢?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怎样才算得又对又快。片断二:师:看看算式中的加数,你能现什么?生:加法算式中的其中一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师: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如果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可把它们看作是整十或整百的数计算。那么,113+59该怎样计呢?生:可以把59看作60。师:这样计算做完了吗?生:没有。师:为什么没计算完?生:因为113+59是把59看作60,用113+60就多加了“1”,所以,113+59=113+60-1,应该把多加的“1…  相似文献   

8.
图212米10米24米30米20米图130米20米12米10米24米教学案例师:(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某小学要在校园内种植草坪,甲公司1平方米5元,乙公司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家公司?(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没办法选择。生2:不知道面积,无法确定。师:(指着图片,点击课件,出示图形)现在能选择哪家公司了吗?生:不行。师:为什么还不能?生:算面积要知道图形的边长。(随着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每条边上标上了长度,单位:米,见图1。)现在你能想办法选择哪家公司了吗?(学生先独立地计算这块图形的面积,并自发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师:请…  相似文献   

9.
卢晓莉 《成才之路》2012,(27):82-83
正一、感知(1)出示6个简单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师:你能将这些图形分分类吗?你是怎样想的?(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并板书:曲线图形、直线图形。(2)师: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出示课件)学生举例说一说(如果出现说"球是圆形"的时候,教师出示实物请学生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学生说"球是圆形"时,教师出  相似文献   

10.
香港选手舒伟参赛之后我十分感叹,感叹其执教的《毕加索与和平鸽》虽获得了一等奖,但却十分平实,她的精彩在于一个“真”字。先看,本课的开课片段———教师课件出示“中国龙”图。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代表我们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师:老师再请你看一幅图。课件出示含有橄榄枝的鸽子图。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没有注意橄榄,只说看见了鸽子)师:你们注意一下鸽子嘴里有什么?生:鸽子嘴里有树枝。师:这是橄榄枝。这幅画就是著名的《和平鸽》。师:现在我们再看看毕加索。(课件出示毕加索画像。)师:你知道毕加索是什么人吗?生:我知道毕…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师出示题目:星期天小明的爸爸拿3张壹佰元和56元零钱共356元去商场给小明买衣服,衣服98元,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出这98元呢?师:如果你是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钱呢?(生独立思考后,相互交流)生1:可以先把56元给售货员,再从100元里给出42元,找回58元,正好付出98元。生2:可以拿出一张100元给售货员,找回2元,这样也付出98元。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生: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简便。师:如果求爸爸买完衣服后还剩多少元?按照刚才的思路,应该怎样列式?生1:356-98=356-100-2。生2:356-98=356-100+2。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算…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师出示:31+61,14+112,51+120,61+310)生1:13+16=21,14+112=31,51+210=41,16+310=5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几个式子,你能发现什么?(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生2:我发现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的分子都是1。生3:我发现每个式子中,两个加数与和都是分数单位。生4:我发现每个式子中,三个分数的分母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师:你能举例说明吗?生4:比如13+61=21,6是3的2倍。其他三个也是这样。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生5:我还发现每个式子中,第一个加数的分母总比和的分母…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化繁为简,让"化归"思想自然而然地渗透1.尝试解答,引发争议。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师:题中需要注意哪些信息?(解读"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和"一旁")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请你试着将解答写在练  相似文献   

14.
我听了一堂”分数混合运算”的复习课,师生在毫无课前准备的课堂里发出了最真实的声音,学生们活泼而又敏锐的智慧,铸就了他们至真至纯的情感理念,而这一切的关键恰恰在于教师教学评价的引导。[片断一]①59+311+49+811②2-12+125-2350③716×45-716÷145④32×116+34-58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谁的方法简便,组员做的题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要向谁发出友情提醒?(学生四人小组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师:请小组汇报你们讨论最热烈的一题。组1:第④题我们讨论得最热烈,因为小组成员找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师请生介绍三…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创设情境,以生定教,让课堂"活"起来。师:(课件出示指向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有什么?生:有"北"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时,上面是"北"的方向,箭头叫指向标。师:在这幅地图上,上面是北方,其他三个方向你知道吗?(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结果)师:同学们对方向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方向与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刘保新 《河北教育》2003,(12):33-3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近日,笔者有幸听了四年级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这节课,令人耳目一新,感受颇深。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264+98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练习本上尝试,还有的学生轻声地讨论……然后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简便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简算的:把264分成262和2,2和98可以凑成100。264+98=262+2+98=262+(2+98)=262+100+362。  相似文献   

17.
课件出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师:能说一说这句诗给了你什么启发吗?生:……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这句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段】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46×71 (×),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能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生1:46×71 54×71。师:这道题怎么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生1:46×71 54×71=(46 54)×71=100×71=7100。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生:简便。生2:我的想法是:46×71 46×29,因为46×(71 29)=46×100=4600。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生:简便。生3:46×71 10×71。师(:感到有些意外)这样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吗?生4:我觉得不简便,因为(46 10)×71=56×71,还得列竖式计算。师: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大都点头称是)那么,结合以上这…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师:昨天老师去制衣店做衣服时,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制衣店运进了56.28米这样的布,请你们帮这位老板算一下可以做多少条这样的短裤?(课件出示)生:56.28÷0.67师:你觉得这道题跟以前学的除法相同吗?生:不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师:对,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呢?学生试算,汇报。生1:我把0.67米和56.28米都换算成了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即0.67米=67厘米,56.28米=5628厘米。5628÷67=84(件)生2:我是换算成了用毫米作单位的数:0.67米=670毫米,56.28米=56280毫米,这样56280÷670=84(件)生3:我是利…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十几减8、7师:学校鼓号队有15个小号(出示情境图),蓝猫先生借走8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生:还剩多少个小号?算式是15-8。师:15-8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看看算式和小号图,该怎样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师: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讨论)师:请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A.15-10=5B.8+7=15C.15-5=105+2=715-8=710-3=7D.7+7=14E.10-8=2F.8-5=37+8=152+5=710-3=715-8=7(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一边帮助解释,一边板书,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对算法F,教师当时没有明白学生的意思,故没有板书,只是说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