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有经验的记者一道下去采访,总觉得人家满眼都是题目;采访同一个对象,我们写得平平常常,一般化;而人家去写了,却引起了强烈反映。许多同行把这叫做“一眼见高低”。这“一眼”就是新闻“眼”,或者叫新闻敏感,是一种能够迅速发现新闻并判断其价值的能力。一位记者,曾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刚当记者时,一次奉命去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他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便回家睡觉了。半夜,总编辑忽然在电话里告诉他,其它报纸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同时指出,象这样一个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  相似文献   

2.
让幽默和新闻“联姻”张志新一位记者曾向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阵线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还没有结婚?阿拉法特幽默地回答:“我已经同一个女人结了婚,她的名字叫巴勒斯坦。”后来,这短短一句话为该记者的整篇报道凭添了几分亮色,让读者既感受...  相似文献   

3.
在1996年12月一个冬日晴朗的早晨,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场面:距古城西安50多公里的陕西省三原县东周村,一群孩子团团围住了陕西回归研究会的秘书长张淑琴,喜滋滋地从她手里拿走了玩具熊,洋娃娃等许多玩具。这群围着张淑琴的孩子,有30多个,大的15岁,小的4岁,都是半年前建成的陕西首家“回归儿童村”的成员。作为一个专门收养正在服刑的劳教人员于女的机构,这个有着一千多平方米宽敞宿舍和活动场所的“儿童村”在中国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4.
在影视剧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出车祸急需输血,而此时医院恰好用完了这一血型的血,孩子的家长便会对医生说用他们的血来救急.见多了这样的镜头,观众就留下了直系亲属间可以输血的错误观念.其实,直系亲属之间输血,会产生一种叫移植物抗宿主病,因此是不提倡的.(人民网,4月15日)  相似文献   

5.
一个不太起眼的“纱手套加工合作”广告,就是一个不小的陷阱,这是记者连日来在杭州明察暗访后得出的结论。记者在调查中担忧地发现,目前在国内不少城市报纸上都正在出现的“纱手套加工”广告,很可能是一个针对下岗工人的“就业陷阱”。至少在杭州,已经有将近2000户下岗家庭陷入了这样的纠纷之中。  相似文献   

6.
一叶 《声屏世界》2014,(5):72-72
前不久,网上有这样一条新闻,看标题就令人瞩目:“病人因欠五万手术费,颅骨被取下一年多无人给装上”。这也太不把患者的健康当回事了吧!所以,好多人还没看文章。光一看题目,就已经义愤填膺了。然而,这篇由记者刘广超采写发在《大河报》上的报道.原本用的是一个很平实的标题。“颅骨取下一年多。谁能帮她装上”。  相似文献   

7.
不求闻达是一个好记者该具备的品质。当记者如果老想着当官,那这记者肯定是当废了。当记者如果心存旁骛,那这记者肯定要走样跑偏了……——郭建跃获选长江韬奋奖的那个晚上,儿子从妈妈电话里得到消息后,给爸爸发来一条短信:"恭喜老爸完成职业生涯一大目标。这是对你在这个奋斗了半辈子的事业上最大的肯定。儿子为有你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8.
曹林 《新闻记者》2003,(10):32-32
有则新闻来自中新网:一青年遭遇车祸倒在了卡车车轮下,一名中年人用自己有力的双臂小心翼翼地将青年从血泊中抱起,让自己的司机火速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围观人群中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张市长!救人的是张市长!”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名救人者是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新闻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记者在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广州某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标题:《人流手术者近半未成年》,这样的新闻深深地刺痛着读者神经. 读罢此条消息的全文才得知,这是一记者从"2012年首场广州市家庭教育大讲堂"上得到的信息.会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教授、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发布了一则调查报告,专家和她的团队从1997年开始就与北京一家大型的妇幼医院合作追踪发现,这么多年来在这家医院做人流手术的女性中,未成年人的比例竟达40一50%,而且近年来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年纪越来越小.这本来是一家医院的统计数据,可经过不少新闻媒体的轮番炒作,愣是放大成了中国,将一个点写成了一个面.有媒体的标题是这样的:《调查称中国人流手术者近半数未成年》《中国人流手术者近半数未成年》等等,没有告知调查数据的范围,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导致标题以偏概全,误导大众.  相似文献   

10.
读报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新闻稿署着记者、通讯员的名字,可文中出现的却是“记者看到”、“记者了解到”、“记者注意到”之类的字眼,似乎整篇都是记者的作为,无意中把通讯员给“丢”了。类似这种不经意间“丢”通讯员的例子还真不少,大报小报都有,小报相对较多。有些记者采访写稿,喜欢把自己摆进去。有时为了给读者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不少记者还采取目击式、现场随机调查的方法,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不要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去采访的不是你一个人,当地的通讯员大力协助你,有时甚至拿出了初稿。他们对此…  相似文献   

11.
也许自从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还不曾以如此轻松或者轻薄的态度谈论过“跳楼”!然而,在人文精神成为世界共同价值标准的今天,“跳楼”已经被媒体习惯性地称为“秀”了。近年来,民工因为领不到工钱而跳楼,或以“威胁跳楼”讨工资的事件络绎不绝。除了在春节前民工们要急着回家时,有一次相对集中的:“跳”,平时,一个城市一个月之内不会没有一起这样的报道。以至于在媒体看来,这已经不是新闻,报也不是不报也不是。所以每次都弄得记者老大不高兴。这回倒好,有7人在18层楼上坐成  相似文献   

12.
4月初,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新读》栏目,追踪报道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女孩被其父母狠心抛弃后被送到医院救治的情况。连续数日,观众从该栏目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孩被特写的可怜的面容,听到她凄惨的呼号:“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我好痛,我要回家……”观众无不动容,纷纷到医院看望孩子并送钱送物……费尽周折,小女孩的父母被记者找到了,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对于每一名记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搞好环球航行的新闻宣传,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人来说,与其说是机会,不如说是一个艰巨挑战。海上难忘的航程已经过去,但这132个日日夜夜中所发生的一切,却历历在目。尤其是航行途中的围绕“新闻”二字展开的一场场有形或无形的“战斗”,更让人记忆犹新。借这个机会,我谈一谈环球航行的新闻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14.
细节体现"关怀" 安徽广播电视台有一档获得过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品牌栏目"记者档案".一次,栏目一位女记者去乡下采访留守儿童,采访对象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记者问女孩多长时间没见到爸爸妈妈了?话刚一出口,孩子就委屈地哭了,看到孩子流泪后,记者不是继续进行"催泪式"的追问,而是放下话筒,拥抱哭泣的孩子,在那一刻,这个拥抱让孩子拥有了一份母亲般的温暖.虽然这段采访没有在节目中播出,却在采访现场引起了老百姓的热烈反响,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前,哈尔滨市一个市直单位带了27个书包到郊县慰问农村贫困学生。关心贫困学生,在节前给他们以温暖,这自然应该报道,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便跟着去了。哈尔滨日报一位女记者不愿“随大流”,而是“沉”下去找新闻角度。她先独自去了村里,然后又跟那些受赠的孩子一起走了30里路到乡里去迎接慰问团。孩子们连冻带饿,一直等到中午才迎来了慰问团,接受了27个书包,而乡里却为慰问团摆了三桌酒席。对这样的“慰问”,这位记者感慨良多,写了篇题为《迎接书包的农村娃冻了一上午》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报纸争相转载。 读者十分…  相似文献   

16.
在一新闻媒体上看到这样一则摄影报道:照片上,几个人抬着一个溺水身亡、几近全裸的孩子顺着河道的斜坡往上走。相关的文字大意是:假期,一个孩子野外游泳,溺水身亡。实事求是地说,这则报道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藉此引起其他家长和孩子的警觉。但是作为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被这幅照片深深地刺痛了。如果这个溺水身亡孩子的母亲在承受突然间失去孩子的巨大痛苦时,再在媒体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尸体,看到已经逝去的孩子还要赤裸着身体给别人作负面教材时,她该会怎样的肝肠寸断?不知道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在拍片和编辑稿件时是否会想到这位遭遇失子之痛的…  相似文献   

17.
董衡 《新闻三昧》2003,(6):32-32
前不久,曾在某家电视台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地方新闻,“一干警勇斗持刀歹徒”,画面上出现了:一名持刀歹徒,行凶后跑进了一个巷道里,干警备不顾身,经过了一番拼打将其制服,戴上手铐。表面上一看,画面拍得生动惊险,热闹感人。在一阵惊心动魄之后,细一想想,顿生疑窦,这摄像记者怎么这么巧.赶上了这么好的拍摄位置呢?观众发现,原来这是新闻发生后,又重新补拍的,是经过导演导出的一场戏。像这类“补拍”的新闻,观众能接受吗?“补拍”,就是因所需要的新闻事实已经发生过,  相似文献   

18.
正对年轻记者我们寄予厚望。新华日报在九年前招聘了一批年轻记者以后,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没有新进年轻记者,这样就造成了五六年之久的断层。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开始重视这个工作,这两年基本上年年都进新人。我们去年年底做了一个统计,新华日报现在50岁以上的资深记者、资深编辑,占18.43%;50岁以下、30岁以上这个层次的人,占了67.74%,这部分我们称为骨干记者;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是13.82%。  相似文献   

19.
相信很多读者会对"茶水发炎"事件记忆犹新:两名记者暗访了10家公私医院,声称自己尿频尿急尿痛。而在被医院要求尿检时,记者用一只崭新的玻璃杯泡了绿茶,并将茶水当做尿液的样本送检。结果"令人震惊",有6家医院的尿检结果显示,茶水"发炎"了。"茶水发炎"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事件的始作俑者也公开承认,这是她们精心打造的一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防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记者冲到第一线,用他们的职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据《中华新闻报》4月25日报道,2月13日,《新快报》摄影记者王小明因1月到广东中山近距离采访“非典”病人被感染而病情发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已经治愈出院恢复工作。他在病中还想着他见过的其他病人,“在病床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其实我一直不以为然……但当我想起那次在中山采访时看到病床上那位小姑娘,当时她躺在床上剧咳不止,整个身体在咳嗽中颤抖,面带泪水,表情痛苦。想到这里,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网民发帖评论道:“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