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真正的让学生爱上语文。一、语文课课前预习时要让学生读教师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先自己认真地读课文。读课文不是简单地将课文读出来,而是要通过读课文做到:将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即使做不到读得有感情,最起码也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对所  相似文献   

2.
作业设计,是老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原来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僵化了学生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便成了空中楼阁。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一、预习作业要设计精巧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必须通过老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给学生精心设计一些“预习作业”。要让学生觉得预习是必要的,而且不会觉得预习是没事可做,也不能让学生觉得难不可攻。比如第十册的第六组单元课文预习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第六组课文一共有3篇,一个积累运用,我最喜欢的是《》,因为();最难理解…  相似文献   

3.
预习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预习做得好,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认真布置预习的内容,还要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提问解答法。布置预习时,教师先按照课文的脉胳,设计一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较好地预习课文。设计的思考题,一要新颖,能体现课文的重点;二要符合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一定的顺序。不要出一些晦涩难理解的题目,免得学生在预习时走入迷途。我在指导学生预习第七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设计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要抓预习习惯的培养。因为预习习惯的形成是通向自学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着力抓了这一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懂得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学生总是会离开老师的,必然要走自学的路,要独立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而要能自学,必须先搞好预习这一过渡,在校就养成预习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才能适应今后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把握住四十分钟,做到课堂四引导,以导促学。具体如下:一导气氛。就是设法通过老师的课堂导入,为学生创设宽松有趣的语文学习氛围。或提一个问题,或讲一段故事;有时可搞个朗诵,有时可放段音乐;亦可先来个表演,或先做个游戏。只要与课文相关,形式可不拘一格。通过这样的引导导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一上课就能以浓厚的兴趣进入语文学习情境。二导预习。就是要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通过预习逐步掌握自学方法。职高生语文底子薄,往往就是缺乏自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所致。所以我们要通过预习指导、自学训练来使他们掌…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如果作业布置得恰当,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很好的巩固,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下面笔者结合我校语文作业设计谈一谈具体的做法。一、预习作业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文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要搞好语文课文的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要求要详细,不能太笼统。我把预习课文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大致有四点:读、查、思、  相似文献   

7.
留预习作业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用得到的、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预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盲目地预习陌生的课文,容易缺乏目的性,所以老师应该把课文预习作业纳入备课的范畴,如果课文预习任务缺乏一定体系,检查敷衍形式,将对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教师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学法指导 ,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掌握其方法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下面 ,我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进行课堂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 ,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每篇课文 ,在课后都设有“思考练习” ,从第七册开始在课文前设有“预习提示” ,教师只要让学生按“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的要求去分析理解这些习题 ,就一定能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1 利用“预习提示”掌握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就需要优化教学过程,精教实学。一、让学生启动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课前自学,或者把课堂教学时间让出一些先让学生自学。要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画出课文的精彩处,标出对课文的疑问点,记下自己的感悟和发现;或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预习题,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预习的检查。课堂教学可以从预习入手,让学生把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出,进行交  相似文献   

10.
预习课文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预习课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多种预习方法,并通过"预习卡"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课文由两篇看图学文、龄前一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组成。本组课文要使学生认识自然段中的句与句是有机联系的;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话、写话的能力。一、教学要点段的训练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组段方法,读懂自然段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分段、归纳段意作准备。二、教学方法与步骤本单元的教学要把握课文类型特点,做好整体设计。1、预习课文,提示学法。布置预习时,教师出示的预习提纲要渗透学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周总理的睡衣)自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老师布置作业必不可少的就是预习新课文,然而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分层次。所以说,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给课文分段是非常重要的,从分段情况可以看出你是否看懂了此文章。那么分段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到通读课文,然后要读明白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接下来要根据上下文去把关系密切的段落连起来,组成一部分,最后把所有内容连贯起来检查一下是否完整,这样分段工作基本也就结束了。那么今天就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谈一谈小学语文分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组乐章,课文的预习则是乐章的前奏,它能很陕的将听者的情感带入欣赏境界之中;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组画卷,课文的预习则是画卷的扉页,它能很快的将观赏者带入幻想境界之中。课文预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预习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好准备,开启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俄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史学谦俄语课文整体教学就是把一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教给学生,先让其了解全篇内容,然后逐步深入,消化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语言材料,下面就这一方法谈谈俄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方法和步骤:一、预习课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正确掌握,...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学习的课文做好预习和准备,这是开展良好语文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其实预习不仅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它也是教师有计划教学的开始.在实践中,要让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做到切实有效,设计好语文预习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以本为本—一关注课后习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的生字新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对课文总的印象,这样,就能为课堂上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必须以本为本,特别要关注课文后面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大多就是文章的要点所在.例如,六年级《烟台的海》一文,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相似文献   

17.
一、狠抓预习,严格检查1.老师在前一节课上布置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课外预习并划出不懂的语言难点,然后教师简明介绍作者概况、文章的时代背景,接着让学生静听文章的录音。2.每节课先检查学生预习后的初步阅读理解情况,目的是逼着学生预习和自学,检查方式可采用问答式进行。3.教师要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和不懂的语言难点,就学生对课文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这套初中语文教材 ,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 ,教学课时不够用 ,坚持满堂课都在讲解 ,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本学期我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使老师感到易教 ,课时轻松 ,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 ,容易接受 ,达到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一、抓好预习 ,培养习惯一个学生要想把学习搞好 ,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习惯的形成要靠老师去培养。课前让学生认真地预习有关作业。首先要求学生给一些生字词正音、释义 ,扫清课文障碍 ;其次 ,根据文体特点 ,仔细阅读和揣摩课文的内容 ,为…  相似文献   

19.
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教育也是一种艺术。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捕捉信息的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因素,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段,就可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精神驰骋、情感回归、能力提高的平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一、理解课文,切入点随机灵活要想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课前教师要让学生预习课文,预习到位的学生就会对课文产生质疑,"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教师要尊重并珍视学生的疑问,随机从此切入,带动全班质疑,激发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下面仅就《火刑》一文的教学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去完成。《火刑》记叙的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的动人故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不失为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感情就成了教学任务之一。我注意到一篇课文教学之前,不但教者要自觉地意识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且让学生也必须意识到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要在思想方面有什么收益,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