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讨厌数学"的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由性别、家庭、老师等多种因素产生"讨厌数学"心理.  相似文献   

2.
"做数学"是数学生活化的一种方式,也是让生活数学化的一种方式."做数学"能丰盈学生的数学体验,催生学生的数学发现,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建构."做数学"契合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搭建了桥梁."做数学"不仅充分发挥了数学学科育人功能,更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图式认知心理,引导学生的心理同化、顺应.图式认知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模糊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丰富、从抽象走向直观.作为教师,要唤醒、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图式,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并且要促进学生新旧认知图式的不断整合.只有借助于认知心理图式的建构、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的思想诞生”。科学地设置问题,适度地处理好闯题材料,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内在动机,从而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一、问题的现实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抑郁倾向心理是当前小学生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及时加以纠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有抑郁倾向心理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如何利用"手工数学"纠正其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学阅读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以学生阅读数学知识为习得方式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克服"待哺"的依赖心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数学阅读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顺应新课程的理念,应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构建"生本主体"的教学体制,就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增长和心理的成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久而久之,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热情,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思维潜能,强化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面对数学教学,我 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数学当成是"现 成"的数学,一种是"做出 来"的数学,而后者就是所 谓的"再创造"。"再创造" 观点的提出,当然是前瞻 性的,它考虑到了学习的 终极意义,为学生提供了 更广阔的视觉视野的思考 空间,对数学学习进行了 整体把握,是一种"森林" 观。 然而这种"再创造"的 数学教学在实践中却也有 不足之处,其最大的缺点 是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心理 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种种感  相似文献   

9.
对"先学后教"方法中"先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燕 《教育导刊》2003,(2):53-5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多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并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比较、分析、概括,进而能获取更深层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定能发挥出无限的想象与创造."先学后教"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学习起点论认为,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知学习的适应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他已经知道的对解决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