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3,(27):11-15
在英国政府与BBC关于“政府是否夸大伊拉克武器的威胁程度”口舌之争中,英国国防部顾问凯利成为了牺牲品。在政府施加压力和遭遇记者围攻的情况下,这位59岁的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成员对朋友说.“不愿活在这样一个世界”,7月18日,他的尸体被警方发现,并被认定为自杀。 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7月15日,凯利否认自己是BBC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在7月20日,BBC在征得其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发表声明,证实凯利是BBC报道政府夸大伊拉克武  相似文献   

2.
周芳  杨林 《新闻前哨》2004,(10):20-22
2004年初,发端于前年的“凯利事件”,因为赫顿调查报告的正式发表,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英国BBC与英国政府同时成为公众谈论的焦点。现在,“凯利事件”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效应已经告一段落,但人们对于这一事件历史内涵的思考并未结束。文章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尝试就BBC的公信力体系进行粗略的探讨,本刊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29日,BBC播出了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菜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情报门”事件,在随后的进展中,吉利根的情报来源凯利的身份被英国政府泄露,凯利于2003年7月18日割腕自杀身亡,引发英国最高法院法官赫顿牵头的英国议会独立调查小组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4.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证实一位英国武器专家是其有关政府“夸大”对伊拉克战争证据报道的消息来源之后,今天因卷入这位英国武器专家的死亡事件而受到攻击。在就BBC有关英国政府修饰了伊拉克核计划情报的报道进行的一次激烈争论中,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议员对这个国家广播公司的行为进行了攻击。BBC先前拒绝透露这位消息来源人士的姓名。它说,对于联合国前武器核查员、国防部顾问戴维·凯利的死“深表遗憾”,但坚持自己先前播发报道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一直负责调查有争议档案的议会外交特别委员会主席说,凯利和BBC军事记者吉利根分…  相似文献   

5.
新闻榜     
戴维斯、戴克:BBC高层黯然去职 久负盛名的BBC正面临着其成立8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月28日公布的凯利之死调查报告裁定BBC报道失实,BBC董事长加维因·戴维斯和总裁雷格·戴克相继引咎辞职,而布莱尔却因此避免一劫,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媒体与政府之战最终以媒体的失败告终。 BBC去年5月的一则报道指责英政府夸大伊拉克生化武器能力,以作为其攻伊借口,并指出消息源是一位政府高官。随后,英国防部首席科学家、特别顾问凯利被卷入,因压力过大而自杀。  相似文献   

6.
一方面,BBC力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抗争来自政府的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千方百计想管束BBC的嘴巴.BBC与政府的关系一直摩擦不断. "凯利事件"使人们又一次聚焦BBC危机发生的特殊背景和BBC的特殊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7.
凯利事件对BBC来说最具杀伤力的是其消息来源单一,可信度有折扣。如此重大的新闻,BBC在操作中居然只根据单一消息来源就做出判断向全球播发,确实有悖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21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再次接受了英国"伊拉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对布莱尔政府参与发动对伊战争的公开质疑最早是由联合国武器核查委员会生物武器专家大卫·凯利博士(David Kelly)提出的.凯利博士生前受聘于英国国防部,参与起草了政府2002年9月24日发布的《英国政府对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评估》(Iraq'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The Assessment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此文件提到,伊拉克具备在45分钟内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英国媒体及各方舆论普遍对此表示怀疑.BBC记者安德鲁·吉利根(Andrew Gilligan)、编辑苏珊·瓦茨(Susan Watts)多次就政府的这一论断对凯利博士进行采访,并在新闻节目和报纸文章中质疑政府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8日,全世界媒体争相传播一则震撼人心的新闻:英国国防部前顾问戴维·凯利博士身亡,随后被确定为割腕自杀。世人震惊之余,不禁要问:事情究竟怎么了? 事情得从今年从5月说起。5月22日,凯利接受BBC记者安德鲁·吉利根采访。5月29日,吉利根发表一篇新闻报道,在报道中,吉利根  相似文献   

10.
从“凯利事件”看BBC的公信力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 ,公信力成为大众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竞争资源 ,是媒介产品的信誉保证。它是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以及与社会系统的互动 ,在受众心里形成的对媒介的信任度、忠诚度和影响力。公信力不能简单地用视听率来解释 ,它应该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信誉保证体系。从“凯利事件”可以看出 ,BBC的公信力与“皇家约章”、视听费制度 ,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以及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努力密切相关。英国与中国国情不同 ,但BBC作为公共媒介对中国视听媒介公信力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BBC和BBC杂志     
何海林 《传媒》2007,(4):63-65
说起BBC(British Broadcast Company),几乎无人不知。这家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其实,BBC不仅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广播电视媒体,而且杂志、网络、光盘发行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在BBC全球公司下面,就有一个BBC杂志公司,专门出版与其电视节目有关的各种杂志,而且还是英国第三大消费者杂志出版商,每年销售杂志约1亿册。  相似文献   

12.
信息速递     
英国保守党报告提出拆分BBC及其融资新建议 据新华网2月25日报道,由英国反对党保守党委托制作的一份报告在2月24日建议说,英国广播公司(BBC)应该被拆分,并逐步摆脱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据报道,BBC营业执照于2006年底到期,英国政府计划在执照延期时更改其经营模式,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提出具体计划。这份由英国广播政策集团编写的报告提议说,到了2007年,英国进入数字电视时代,BBC的大部分项目应该由订阅费甚至广告费等收入来维持,而政府拨给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广播、公布服务栏目和报道议会工作进程的频道。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年底一项关于英国人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表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网站排行英国人访问次数第二位,居于第一位是Yahoo!。42%的英国网民在调查执行前的两周之内访问过BBC的网站,Yahoo!拥有的网民为61%。这项调查是由英国FletcherResearch公司执行的。与此同时,同一调查显示,BBC的电视收视率继续卜降,在与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竞争中,BBC节节败退,目前BBC一台的收视率已经不到30%。BBC在线虽然迟至1997年11月才上网,但BBCI’“播公司为它投入的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资源,显然得到了回报。BBC在线履行的是BBC…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8,(9):6-6
据新华网:7月30日,因涉嫌在电话互动节目中作假欺骗消费者,英国通信业监管机构Ofcom向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出一张40万英镑的罚单。这是Ofcom有史以来对BBC开出的最严厉的罚单。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伊朗指责BBC干涉其内政据伊朗媒体2月21日报道,伊朗警察局长伊斯梅尔·阿赫迈迪·蒙哈达最近指责英国广播公司(BBC)成为英国军情处干涉伊朗内政的帮凶,并强调将采取合法途径应对这种干涉  相似文献   

16.
陈花明 《今传媒》2005,(4):48-49
面对传媒数字化的挑战,BBC(英国广播公司)在各方面采取了应对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01-2002年,BBC旗下的电视台在英国家庭电视收视率中占38.4%的份额,而其电台的广播收听率在2002年的第一个季度中更是达到了52.6%,可见BBC在英国的地位目前还是没有别的媒体可以撼动的,在英国人的心目中BBC的地位是很高的,而这个与它的一系列的竞争策略是分不开的。高额的收视费保证了BBC节目制作方针不受影响BBC的资金来源是很充足的,正是这样的资金的来源保证了其节目制作方针的不受影响。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BBC的收入状况:近年来BBC收入状况…  相似文献   

17.
刘名 《新闻前哨》2006,(9):103-104
定位对于一个电视频道的生存至关重要。本结合我在英国的学习和在BBC的实习,初步梳理BBC对于频道定位的认识,进而对照国内的电视频道,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以英国新的节目准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了它新一版的编辑准则。在经历了与政府新一轮的角斗之后,BBC发布这个准则耐人寻味。紧接着,在7月25日,英国传播部正式发布了《广播(电视)法规》(BroadcastingCode)②,这是该部首次发布的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法规。该法规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适用于所有广播电视者。而在以往,广播电视规制只针对商业广播电视者。自1922年BBC成立以来,在8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接受一个“动真格的”外部规制者的内容管理,此前,公营BBC名义上是充分自治的“皇家法团”。现在,BBC在英国传播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虽然在新…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05,(7):F002-F002
“第一时间报道新闻”(putting news first)是英国BBC世界电视台的宗旨。在推出这组系列广告前,BBC对亚洲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真正的新闻业”(real journalism)理念最能体现BBC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这组广告中,特别突出了BBC记者在前线抢新闻的“玩命”细节。  相似文献   

20.
李玥 《新闻战线》2016,(5):142-145
BBC不仅对英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是构建了传媒行业的标准与表达方式。笔者通过英国实地调研,与BBC、制作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管理者进行交流,深刻感受到闻名世界的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技术应用、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虽然媒介环境有较大差异,但是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作为国际知名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转型的发展路径颇具代表性。对于英国广电行业及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