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版     
让座有一回,我亲眼看见一位老大爷给一个姑娘让座。老大爷说“孩子啊,你坐下吧。”那个姑娘坐下后,感激地问老大爷:“您是不是要下车?”老大爷摇摇头说:“不是。我给你让座是因为你吃的点心渣总是掉在我的脑袋上和脖子里。”(刘玉茹摘)睡衣每次去国外做生意,我都喜欢买些当地服  相似文献   

2.
在某电视台招聘办公室里,一位容貌俏丽的姑娘正在回答招聘者的提问: 招聘者:你认为自己适合当电视播音员吗? 姑娘(自信地):是的。因为我长得漂亮,又能够讲普通话。招聘者:还有呢? 姑娘(惊讶地睁大眼睛):有这两条还不够吗? 这位姑娘最终能否考上,没有细查。但是,它反映出社会上一些人对电视播音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2014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高露的姑娘来到门头沟区档案馆,把一本名为《我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的书捐赠给区档案馆.她说:"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笔者翻开书,两张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姑娘指着一张单人证件照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鲁鸣,原名谭潾,土生土长的斋堂人."接着又指着一张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说:"这是我父亲1964年与领导人的合影,毛泽东身后的这个人就是我父亲."接着高露讲起了她父亲鲁鸣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4,(1):27-27
想通了 上次去K歌,我挺喜欢的姑娘喝了一杯啤酒,就不胜酒力发晕,后来让旁边的帅哥送回去了。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昨天我又把姑娘约出来吃饭,姑娘喝了一斤半白酒,我都吐了,姑娘压根没事还帮我打车。开始的时候我闹不明白,才几日不见她酒量如此突飞猛进?后来我无意间照了照镜子,一下子想通了好多事。  相似文献   

5.
初见英子是在马赛某小剧场。台上演着一出新剧,演员中居然有亚洲面孔。即使他们妆很浓肢体动作很夸张,我眼神很不济,仍然跟朋友打赌这姑娘必不是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是中国人。 第二天是年三十,学联以过春节为名组织了“旅法作家XX见面会暨集体吃面”活动,我怀揣着对久违的牛肉三鲜面美好的想象去了。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2,(3):61-61
<正>我要百分之一爸爸买了一个哈密瓜,儿子叫来了两个小伙伴分瓜吃。一个说:"我要二分之一。"另一个说:"我要三分之一。"儿子最后说:"这瓜是我爸爸买的,我就多吃一点,我要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位姑娘找到林肯,要求总统开一张去南方的通行证。林肯说:"战争正在进行,你去南方干什么呢?"姑娘说:"去探亲。""那你一定是个北方派,你去劝说一下你的亲友们,让他们放下武器。"林肯高兴地说。姑娘说"不!我是个南方派,我要去鼓励他们,要他们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晚年在病中曾对身边工作人员吴旭君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这诚然是伟人的幽默,但对饮食不甚讲究的毛泽东,的确特别喜欢吃鱼,尤钟爱武昌鱼.下面说的就是毛泽东和武昌鱼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1993年固始县冬运会上,一位瘦小单薄的山区姑娘何艳红,出人意料地一举夺得了三项赛跑的金牌。大刘、小朱和我三人一起去采访她。大刘的报道没有写小何的片言只语,却写了领队一句话:“我代表全乡人民感谢她1”小朱写的消息中,何艳红是这样说的:“我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与教练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我观察到:这位朴实的山区姑娘不断重复地说着;“俺说不准,也说不好,俺就知道这是为俺乡争光,所以就拼命地  相似文献   

10.
我常遇到一些刚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他们写的稿子象封建时代的姑娘那样羞涩怕人;他们偷偷地写,“秘密”地寄,结果,篇篇如石落大海。此时,他们又抱怨编辑“不识货”了。当初,我写稿时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对自己写的稿子除本人和编辑看外,别人连个“气”也闻不到。后来有位颇有名气的老通讯员到我家玩,非要看看我的稿子不行。恰巧我刚写了一篇《粉笔虽小获利多》的稿,  相似文献   

11.
!在阅览室里我看见一位 正在沉思的姑娘:…记不清是多少次与你邂逅了你总拿本书目光忧郁地呆在那儿呆得圆圆的酒窝都要盛不下你颤动着的忧郁如果你有过不该发生的故事姑娘,还是翻过这页吧既然已到这个季节何必还去回顾遥远的梦读读.羊脂球︾读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读舒婷的  相似文献   

12.
拣麦穗     
张洁  了了 《出版参考》2007,(4):19-20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 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的那段往事。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的时节.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幻想的时节。  相似文献   

13.
周金友 《新闻实践》2011,(11):28-29
2011年5月,在杭州肢残人电子商务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一位来听课的姑娘不慎露出了裙子下的整条假肢。一名摄影记者见后举着相机将镜头对准姑娘的假肢拍摄,姑娘见状,赶紧一面用手拉裙子,一面转过脸去遮挡镜头。未料这名记者转了个身,见姑娘不防备又近身抢拍。姑娘于是起身走出会场。笔者当时正站在门口,隐约听见门外姑娘对着手机带点哭音在说:我不知道是哪家报纸的记者,不知道要去找谁说……显然,姑娘很不愿意让公众知道她的一条腿是义肢。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写真实的我的故事。我忍不住要告诉你们:我被招聘了。真的,我这个江苏农村姑娘被河南省宜阳县城关乡招聘为专职通讯报道员。  相似文献   

15.
向阳光致意     
拇指姑娘乘坐一片叶子顺流而下。这片小小的不知将要流落何方的叶子,载着拇指姑娘的命运。 “她完全像一个人——她是多么丑啊!”这是动物的视角,是动物眼中的“人”的形象。从拇指姑娘的遭际,我看到她对自然万物的体恤与友善,她眼中的大自然精美而丰富。一个人的心里装着什么,就会更多地看到什么。拇指始娘的心里装满善良与爱。  相似文献   

16.
姑娘     
自从“小姐”这个词被扩大化解释以后,“姑娘”的含义似乎也丰富起来。多年以前,有人对我说:“你可真是个痴情的姑娘。”我对此赞美十分惶恐,因为我并不痴情,更重要的是,我自觉早不是姑娘了。从大学出来后,一水儿平板直发都让我觉得有装嫩之嫌,而一声姑娘,更是宛如往我身上泼了瓢绿漆。  相似文献   

17.
从炎热的暑夏走进清爽的凉秋之际,朋友提醒我:"别忘了吃萝卜!"其实这是用不着他来说的,那一阕"天交九月九,大夫犯了愁,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的竹枝词,他还是从我这里抄去的呢。  相似文献   

18.
大学室友即将出国,找了个周末和另外一个姑娘天南地北地飞过去。她临行前日理万机,我们只好跟着她去和完全不认识的亲戚们吃饭,在苏州话的汪洋大海中闷头大吃。快要出国的人已经提前开始想念以前在宿舍吃的青团,担心美帝国主义的伙食水平,我们无可安慰,只能鼓励她拼命吃。  相似文献   

19.
我去出差,住在省城的一家饭店。晚饭后有人敲我的门,我去开门,进来的是一位山村女教师。这是一位20来岁的姑娘,浓眉大眼,梳一条齐腰长的辫子,又黑又粗,扎一根红头绳。看多了城市的妖艳,再看这位朴实的山村姑娘,犹如推开窗户迎来一股新鲜的空气,浑身一阵清爽。我知道全省先进教师大会在这里召开,我就是专程从京城来采访这次大会的。“记者老师,求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帮帮我。”她有点拘束,看样子非常着急。“请坐,慢慢说。”我说。我张罗给她倒水,她却抢先给我倒了杯水,恭恭敬敬端给我。坐下后她说:“我叫张秀花,是张家滩的民办教师,开了一天会…  相似文献   

20.
去年秋天,我拍摄的一组(5幅)《义乌“联合国社区”老外不见外》的图片新闻,刊登在2005年9月8日《浙中新报》摄影专版上,图片新闻分别抓取了聚居在义乌鸡鸣山社区的老外和当地居民一起包饺子、吃月饼,参加社区巡逻,与老太太和姑娘一起唱歌跳舞等一些生活镜头,反映我国人民与外商友好相处、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情景。这组图片由于抓住了重大题材、画面生动感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报社领导、同行的好评,认为这组图片“立意高、贴近生活、具有极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该报道获得了金华市2005年度好新闻二等奖。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组图片竟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