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设置了4个板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教材也有类似“梳理探究”的板块设置)。前两个板块是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之前的旧版教科书中已有的,后两个板块是新增设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甚至弃之于不顾,此种现象值得注意。“名著导读”是以阅读原著为前提的,这里暂且不论,只讨论“梳理探究”。  相似文献   

2.
杨方明 《成才之路》2021,(13):36-37
学校要注重实施师生“海量阅读”计划,建设书香校园,建立“屏读时代”名著导读网络教学模式与资源共享平台,推广“屏读时代”名著导读教学新的教学方式,明确“屏读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找到有效的导读途径,在全校推进“屏读时代”名著导读课的开展,让学生在各种言语实践活动中深入感知名著、理解名著。  相似文献   

3.
王欢 《考试周刊》2014,(46):35-36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名著导读"作为全新的板块写进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也随之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然而,在教学一线,"名著导读"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处于被忽略的境地。教师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学生阅读缺少动机和兴趣,阅读时间少,阅读急功近利,阅读只读不思、不写。实际上这种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教师努力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本文对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具体对策和方法举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火常三 《学周刊C版》2019,(23):126-126
新课改对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名著导读也被归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未能意识到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因此,特系统分析目前初中阶段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该板块在"编""导""读"上分别存在着名著选篇不全面不合理,教师指导不科学不有效,学生阅读的时间没得到保证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导读"的教学任务,推动新课改的开展,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导"的时机,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计划、阅读方法、课外辅读活动等方面加以指导;高中生应积极、有效地完成名著阅读的学习任务,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名著导读导什么,兴趣与方法显然是最重要的.导而有趣,会刺激学生读书的欲望;导而有法,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导而有度,能给学生留下更多自己探索的空间. 一、阅读体验是前提,读厚读薄要剪裁 这里的阅读体验主要是指教师在名著导读课前的阅读准备工作.一节四十分钟的课显然需要教师对整本书进行恰当的剪裁,选择一个切入点,带领学生在这本名著中获得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才能称其为名著导读课.所以,教师应该是亲身实践的阅读者.没有亲自走进文字中间,就难以从中挖掘出教学最需要的“点”,进而无法开展贴合学情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秦斌山 《学周刊C版》2019,(17):104-104
针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板块教学存在无序、随意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体探索如何精心安排名著阅读教学,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使名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快两年了,虽然有先期进入的其他省份的做法可供借鉴,老师们也参加了上岗和跟进培训,但对如何实施新课程还是有很多困惑。特别是对新教材新增的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板块如何操作,更是迷茫。大部分教师对这两块的处理是轻描淡写甚至置之不理。有鉴于此,荆州市高中语文在2011年3月对这两个板块以赛课形式展开了集中研究,即使对照其他省份的做法看,这也是一种创举。按市里的统一部署,我们领到了梳理探究之优美的汉字和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两项任务,这里,我单说一说在准备《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课中我们遇到的困惑和思考。寒假来临之前,我们特意布置了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9.
本课是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板块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及需求,开发的一节名著导读课.这节课的主体环节是读书、阅人、悟生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观察了几种“不同的生命状态”,通过品读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品味人物,体悟不同人物性格在“自处”以及“他处”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或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为例,在分析“名著导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结合实例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名著导读”教学能够取得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46):51-52
自部编本教材开始投入使用,"名著导读"教学模块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热点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名著导读"教学刚刚走入语文课堂,各方面都还不成熟,需要探索,所以,本文就"名著导读"模块进行了阐释和对比、把"名著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名著导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名著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名著导读,丰富教学内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其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统编本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编排,在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课文选文与名著之间的互补,单元主题与“名著导读”主题体裁上的相似,选文阅读方法与“名著导读”阅读的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的特点有:注重对经典书目的选择,栏目设置详细,可操作性强,读书方法指导的统筹安排。结合与人教版“名著导读”的比较分析,从“增”“改”及“减”三方面探讨了统编本“名著导读”在编写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马津 《天津教育》2020,(7):44-45
名著阅读是否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这在中学教学中是一个引发热论的问题。以钱理群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学者主张设置名著导读课程,提出阅读指导的长远目标就是“培养精神充分发展的人”。语文教育家张志公指出:“我喜欢‘导读’这个新说法,如何处理好‘导’和‘读’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教师导读不是教师‘代读’,‘代读’容易,‘导读’难,但是‘读’者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名著导读被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是为了引领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它对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学生的阅读体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审视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名著导读的价值,聚焦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力求打造高效且多元的名著导读课堂,使名著导读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每年在语文中考中也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下,为了引导初中生更好地阅读名著,名著导读课成了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本文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从“课前改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归名著阅读”、“课后落实阅读的任务,加强辐射探究”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之后增加的一个新版块,其教学意义深远,上好名著导读课大有必要。但尴尬的是它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谈谈"名著导读"的教学。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它的主要作用在"导",老师如果从导的方法上下工夫,导读方法灵活到位,就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为学生种下一粒终身阅读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就统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本教材体系“名著导读”版块进行梳理,归纳出传承和创新部分,以期针对性解决统编本教材名著导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课本之中进行名著导读内容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名著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加以了解,进行名著的阅读能够让学生精神的世界变得更加的丰富,利用精彩的片段和简介以及点评这一形式向学生进行名著的展示。本文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优化的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策略,希望使名著导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给予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中外优秀经典名著作品,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名著《骆驼祥子》为例,从妙用留白、巧设情境、践行方法三个角度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希望借此,既能激活名著导读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又能给众多一线的教师一些关于名著导读教学具体实施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