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及其御用“理论家”们弄得混乱不堪的问题。这伙假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论证”他们那个臭名昭著的“按劳分配是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的观点,居然篡改原始社会末期的历史,挖空心思地编造了一个所谓“产品分配的差别是产生阶级的根源”的谬论,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给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造成了不容低估的混乱。它完全是为“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服务的。我们必须拨乱反正,进行认真地批判和清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阶级(在我国,不包括台湾和港、澳),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却存在着阶级斗争,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这里,理论和实践似乎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理论上,既然剥削阶级消灭了,就不应该再有阶级斗争;实践中,现实生活却不断出现阶级斗争。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矛盾呢?这就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殊性问题。认清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反对阶级斗争熄灭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形成、发展到灭亡的过程。复杂事物的产生、形成,一般有从个别形态到总体或完整形态的过程;而其消灭,一般也有从完整形态到个别形态到最后完全消灭的过程。在从个别到完整、又从完整到个别消失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过渡的或特殊的形态。这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形态变化的客观规律。象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种极为复杂的事物,当然也不例外。恩格斯在概括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形态变化的认识时,曾这样说:“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强调历史性和阶级性,忽视永恒性和继承性,而且多是以《共产党宣言》的某些内容为依据。其实恰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教育的永恒性也有充分论述。《宣言》驳斥资产阶级说:“正如消灭阶级的所有制在资产者看来是消灭生产本身一样,消灭阶级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就等于消灭一切教育。”这里十分清楚,阶级的所有制和阶级的教育都是历史的范畴,终究是要消灭的;而生产和教育则是永恒的范畴,它伴随人类社会将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所讲的叙述过阶级斗争历史发展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就是法国复辟时代的梯叶里、基佐以及米涅等人。梯叶里曾被马克思称之为“法国历史编纂学中的‘阶级斗争’之父”。他认为英国长老会派和天主教派间的宗教斗争,就是各政党为了各阶级在财产上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基佐曾把法国的社会阶级划分为僧侣、贵族和第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史,也正是这样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因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来研究、评说儒法斗争史,就成为我们评法批儒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坚定地站在战斗的无产阶级立场上,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 毛主席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开始。这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标的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因此,在太平天国革命军内部,也导致了以洪秀全为旗手的坚持前进、坚持革命的正确路线,和以李秀成为代表的复辟、倒退的投降主义路线之间的激烈斗争。特别是在太平天国革命后期,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这一斗争变得更为尖锐、复杂,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坚持“革故鼎新”,还是坚持复辟、倒退? 以洪秀全为旗手的太平天国革命军民,提出了“革故鼎新”的坚持革命、坚持前进的响亮口号。“革故”,就是要革清王朝的命,革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命;“鼎新”,就是要  相似文献   

7.
三十三年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着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在夺取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它作为革命的“齿轮和螺丝钉”的战斗作用。今天,在全国亿万人民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热潮中,重温毛主席的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提高我们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自觉性,努力使文艺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十分必要的。毛主席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无产阶级的政治是工农兵向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文艺必须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这是确定不移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资产阶级通过雇佣工人为劳作而获得资本积累,为了追逐私人利润而对工人进行剥削,阐明了这一阶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共产党宣言》在此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资产阶级,肯定了资产阶级在社会历史演变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这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思想有助于引导当今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后,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标志着苏联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革命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然而,在这之后,经济领域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并没有因此停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资产阶级法权还没有完全取消;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方面,资产阶级法权还严重地存在着,在分配关系方面,“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仍然是社会各个成员间分配产品和分配劳动的调节者。加之资产阶级、国际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新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通过它所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走向衰亡的总危机,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宣告了地主阶级末日的来临。但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反动腐朽的力量是不会自行消灭的。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其阶级本性所决定,总是要充分的表演,这是一条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反面人物的艺术形象。在当前批林批孔运动中,通过对王熙凤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孔丘、林彪这类没落阶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1.
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一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文学史上的作家和作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的分析,从中认识古代社会,了解历史上文学艺术领域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艺这个武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还是用超阶级的观点歪曲古典作家及其作品,抹煞文学史上的阶级斗争,为复辟资本主义效劳,则是这种斗争的焦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人权观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础,以维护资产阶级特权为前提的,它极力否认人权的阶级性、历史性、相对性,宣扬人权的普遍性,超阶级性、永恒性和绝对性,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欺骗,是极其虚伪的.资产阶级人权也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较量,向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主要武器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资产阶级人权的实质作一番剖析.一、资产阶级人权只为少数剥削者所享有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人权是由资产阶级政权和财产私有权所决定的资产阶级特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的“人权本身就是特权”.又说:“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列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资产阶级通过立法和司法,不断扩大本阶级的政治权利,侵犯甚至剥夺被统治阶级的人权.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宪法与法律中所规定的保护私有财产权,有产者在经济上的剥削权和政治上的统治权.  相似文献   

13.
1791-1875年法国宪法频繁变更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和国家政权、阶级与阶级斗争、经济等重要的社会思想、政治、经济现象密切联系。法国在1791年到1875年84年间里先后颁布了11部宪法,尤其是法国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国家根本大法如此频繁变更,尽管其宪法的资产阶级根本性质没有变,但这种历史现象尤其少见。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正是本所要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孔老二和孟轲不遗余力地宣扬“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是为他们培养复辟奴隶制的“人才”服务的。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这种反动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剥削阶级奴役,压迫人民的精神枷锁。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极端仇视工农、鄙视劳动,他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千方百计地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学习和讨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时候,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注意研究现状,联系阶级斗争的实际,弄清“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毛主席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主席一贯教导我们要把研究理论、研究现状和研究历史这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就不可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好弄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当前,继续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尤其是研究社会大变革时期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规律,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指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主的本来涵义是指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形态的国家与其它形态的国家都具有阶级性,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制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对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人实行专政。资产阶级的普选制、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剥削和统治的“政治外壳”,任何照搬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企图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7.
今天讲从东汉末年到唐朝初期的儒法斗争。这期间,爆发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农民战争。黄巾大起义以后,曹操、诸葛亮等法家人物登上政治舞台;隋末农民战争以后,又相继出现唐太宗和武则天这样有作为的政治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这个时期的农民战争和儒法斗争的关系,弄清儒法斗争的阶级基础和实质,有助于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 (一) 东汉末年,豪强大地主集团控制着政权。他们把经过“白虎观会议”确定为“官学”的孔孟之道越捧越高。他们顽固推行尊儒反法路线的结果,使儒学泛滥,政治腐败,豪强割据,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也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它的滚滚洪流冲击着旧世界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荡涤着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污泥浊水,使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无产阶级专政空前巩固,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到处涌现。但是,阶级敌人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林彪反党集团及其所代表的一小撮国内外反动派,疯狂攻击文化大革命,妄图开历史的倒车。因此,对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是肯定还是否定,对文化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说过:“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爱尔兰史〉片断》)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捏造历史,是一切剥削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搞资本主义复辟,也继承了历史上剥削阶级的这种反动衣钵,通过他们的御用文人,大肆歪曲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代际关系,被称为是社会整体关系的一个晴雨表。父母怎样对待子女,往往体现着其社会地位、阶级本质,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阶级烙印,其发展演变也自然体现着历史的进步与变革。本文比较近代西欧资产阶级与中古封建贵族对待子女的态度,尝试从家庭内部观察其阶级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