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婷婷 《双语学习》2007,(6M):98-98,101
本文针对初等数学中常常遇到的题目,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出发,采用分析、求解、点评的写作方式,说明如何使用和差对偶、互余对偶、互倒对偶、定值对偶、共轭对偶、轮换对偶、奇偶对偶、轮换对偶这几种方式来巧解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初等数学中常常遇到的题目,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出发,采用分析、求解、点评的写作方式,说明如何使用和差对偶、互余对偶、互倒对偶、定值对偶、共轭对偶、轮换对偶、奇偶对偶、轮换对偶这几种方式来巧解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在数学里,在某种意义下成对出现的两个数学结构,如对偶点、对偶数、对偶式、对偶图、对偶空间、对偶运算、对偶命题,称之为对偶关系.若对于一个孤立的研究对象,有意识地构造与之相应的对偶关系,往往可获得新颖别致的解法.我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巧称为配以对偶的技巧.运用该技巧的通常做法是:(1)将已知式令为,A并配其对偶式B;(2)对A与B进行适当地运算;(3)转化或消去B,从而解决原问题.对偶式的形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推广D-空间思想得到对偶性质,并给出对偶离散空间的定义,说明ω1是对偶离散的。之后作者通过定义了一个称为O-粘集的偏序关系,从而得到了对偶离散空间的一个充分条件,并提出了问题:对偶离散空间的并是否是对偶离散的,及线性lindelof加对偶离散是不是lindelof的。  相似文献   

5.
对偶是汉民族独特的修辞方式,学人们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对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从对偶与中国古典诗文的关系、对偶与汉语及语言学的关系、对偶辞格特点及与汉文化的关系三方面梳理和阐释近10年对偶研究的现状和收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对偶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永莉 《文教资料》2014,(13):11-12
对偶是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向来被视为复杂对偶的典范。其实除了诗词以外,在小说和戏曲中对偶美学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小说《金瓶梅》的场景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对偶和情境对偶看作者是如何践行对偶原则及对偶的出色运用使小说的行文结构和情节推进变得更曲折有致、波澜壮阔的。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基于对偶图的3棵树分解的四着色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对偶图的四着色方法和被分解的树的算法。介绍了基本信息:22面体的展开图、展开图的对偶图和对偶图平图的对偶图,以及展开图的对偶图的4着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引入格的对偶半同态与对偶半白同态.并利用格的对偶半同态与对偶半自同态研究粗糙集的代数性质.统一了多种类型的粗糙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对偶以及对偶的神奇性,如何用对偶来进行创造,对偶原理以及对偶与开放题,对偶在求导与求积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非线性规划中的一种近似增广拉格朗日函数,建立了基于这种增广拉格朗日函数的对偶映射和相应的对偶问题,得到了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强近似对偶和弱近似对偶结果。我们的结果推广了一些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中的对偶法就是指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合理地构造形式相似并具有某种对称关系的一对对偶关系式,然后通过对这对对偶关系式进行适当的加、减、乘等运算,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对偶法,往往能使问题巧妙地得到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施对偶法的前提是构造对偶关系式,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介绍构造对偶关系式的几种实施途径,以及如何对所构造的对偶关系式进行合理的运算处理.  相似文献   

12.
论先秦对偶“率然成对”的形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最早的对偶语句始于口语。在有文字之前,简约猷劲的对偶形式就存在于汉人的口头了。自从有了文字,汉语对偶的创造就有了更加灿烂的开端。自先秦以还,对偶的发展成为汉语言史上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偶类其音,中邦臻极”。在各个时代对偶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先秦的对偶以其“不劳经营,率然对尔”的自然之姿绰立于对偶长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荀子》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对偶的运用更是屡见迭出,且频频与其他辞格综合使用,颇具特色。文章主要从散句中的对偶、判断句中的对偶、对偶与其他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入手,对《荀子》中对偶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叫“对偶化方法”? 对偶原则是射影几何中特有的重要方法,而“对偶化方法”是一种对称类比联想。它的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已有强烈的渗透。何谓“对偶”?对偶两字在文学中是一个修辞,其含义是:“用数字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言表示相反、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这个修辞在数学中用于表述结构对称的数学问题也屡见不鲜。如:对偶点、对偶式、对偶图、对偶空间、对偶运算、对偶命题等等.这些对偶的数学问题虽然其内涵各有不同,但却具有以下共同点: 1.数量上是成对的(如,3~(1/2) 1与3~(1/2)-1); 2.外观结构上是对称的(指元素和运算功能、语言表述等对称);  相似文献   

15.
在求解线性规划中,检验数起到判定是否最优解的作用.实际上,在求解对偶问题中,检验数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和对偶问题的解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甚至直接就是对偶问题的解;利用检验数往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写出对偶问题的解,它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有关解方面的桥梁,在求解对偶问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汉语对偶形态归类总结的高峰,创说甚多。至宋,论家对对偶的分类明显减少,元明两代有新发现的是根据词曲中对偶所做的归纳,而清代对偶的研究则更多倾向于运用高下的品评。  相似文献   

17.
对偶是中国文学语言中的一朵奇葩,唐代边塞诗中大量运用了对偶辞格,以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为研究对象,对唐代边塞诗的对偶辞格进行考察,分析唐代边塞诗中对偶的分类、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对偶艺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包括对偶艺术的性质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刘勰关于对偶艺术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单侧局部单位元环上Morita对偶的定义,证明了Morita对偶的几个等价条件,讨论了Morita对偶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类非可微广义分式规划的一个混合型对偶。在广义(F、ρ)-凸性条件下,证明了弱对偶定理、强对偶定理及严格逆对偶定理。所得的结果是对文[4]的改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