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观念体现了当今学习理论的内涵,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方式。基于STEM整合视角的物理大观念逆向单元设计路径将STEM教育、物理大观念、逆向教学设计三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整合,帮助教师从更高的视角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同时,促进学生物理大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戴骏 《天津教育》2022,(7):170-172
<正>初中物理教学应用STEM理念,在物体的沉与浮、变阻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都有实践,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改进。本文讨论融合STEM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涉及的内容有教学目标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系统思维、对物理知识分类。促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思维灵活,善于迁移知识。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教育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思考空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创建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环境;优化教学设计,促进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强化教学训练,提升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效度;注重教学实践,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学科融合,有效拓展教与学的宽度和长度,为学生的学科认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4.
STEM教学注重通过跨学科整合模式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深入挖掘STEM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使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期刊发表的62项STEM教学的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STEM教学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学段、学科、班级规模、实验周期、教学方法和教学场所等调节变量均会影响STEM教学的效果。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STEM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而且为日后开展STEM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STEM教育理念,整合简谐运动的知识、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的应用、三角函数章节的其他教学内容以及数学实验与数据拟合活动,融入问题驱动教学法与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设计和实施了《正弦函数的图像》一课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正弦函数图像的形成,归纳正弦函数简图的画法,掌握图像画法的迁移应用,了解正弦曲线的物理意义。得到教学启示:改进教学方法,探索STEM教育理念应用技能;反馈教学情况,凸显STEM教育理念应用效果;反思教学过程,探究STEM教育理念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新课改在不断地完善,在小学的教育中,STEM教育理念被不断地融入小学科学教育,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思考空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创建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环境;优化教学设计,促进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强化教学训练,提升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效度;注重教学实践,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学科融合,有效拓展教与学的宽度和长度,为学生的学科认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
戴骏 《天津教育》2022,(3):170-172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STEM理念,在物体的沉与浮、变阻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都有实践,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改进.本文讨论融合STEM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涉及的内容有教学目标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系统思维、对物理知识分类.促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思维灵活,善于迁移知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和改革,STEM教育模式逐渐受到教育人员的重视,结合其教学特点,尝试运用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STEM教育是指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间有效融合,以科学与工程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们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们借助自身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创新STEM教育模式的渗透方法,充分发挥出STEM教育的教学优势,打造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本文将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需要从课程视野研究STEM学习,明确其课程目标、开发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建立有效组织课程实施措施及全面客观评价课程机制。STEM学习的项目应以工程实验为起点,围绕各学科核心概念设计项目,制定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教师是STEM学习组织的关键;精准设计项目、提高选择性,确保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恰当互补,整合资源,形成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STEM实施的保障;在STEM评价中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自主发展评价与社会参与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促进美国STEM教育改革,美国出台了《STEM2026:STEM教育创新愿景》。该报告提出:STEM教育要从娃娃抓起;STEM教育要丰富生源,让更多弱势群体接受优质STEM教育;STEM教育要从校内走向校外,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STEM教育环境;STEM课程要注重学科的交叉整合,不仅要实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融合,还要重视STEM与其他学科的融合;STEM教学要融入游戏且具有风险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STEM教育的魅力,且养成不畏险阻的科学精神;STEM考评方式要多样且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此考评方式要创新且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工具性STEM (iSTEM)教学模式以学生设计、制造和维护科学探究所需的工具为基本前提展开STEM学习活动,是一种将技术、工程和数学与科学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整合,关注科学本质观的培养,重视情境创设和合作学习,充分关照与现有科学课程的可结合性,以及与其它教学模式的兼容性。作为一种有效的STEM教学模式,iSTEM的基本构成、实施策略与特点对我国的STEM教学和科学教学模式建构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计算思维是STEM问题解决中的一项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逐渐成为STEM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如何在STEM工程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有待深入探索。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STEM工程设计教学模式以计算思维、STEM学科内容知识以及教学法的整合为核心,通过工程设计发挥"系统流程"优势,将科学、技术与数学相关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需要知道"和"需要做"的循环过程中感知情境性问题,解决挑战性任务。该模式在STEM课程"植物工厂"中的教学应用表明:将计算思维的概念与实践融入STEM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能显著提升学生的STEM态度和计算思维能力,并且STEM态度对计算思维具有预测作用。未来,通过STEM教育发展计算思维将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思维实践,基于证据的多元评价方式将有利于STEM教育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课程开发是STEM领域首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合格的STEM课程不但要以问题驱动、创中学、协作探究和设计制造为外部特征,而且还要满足目标-手段一致性、学生参与度、媒体多元性、教师自由度以及STEM整合度等指标的要求。这种STEM课程的开发需要运用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并且需要详案设计。该文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Learning-Activity-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LACID)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STEM课程开发过程模式,并以"设计风车"主题为例,介绍了一个STEM课程单元的设计细节。这个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主要步骤包括:创设STEM主题、知识建模、学习活动设计、设计优化、缺陷分析与修正,其中STEM主题的核心内容必须包括学生作品的功能与测试方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建模的作用是使STEM课程知识内容的清晰化和可视化,也是后续学习活动设计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际整合视角下STEM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学科上,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地理教学向纵深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STEM教育与科际整合的内涵;其次,对科际整合视角下STEM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课程开发模式;最后,基于“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地理核心概念,以“2022年四川电荒”为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融入跨学科知识,使学生形成多学科融合视角和综合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物理现象背后的抽象理论时存在一定困难,常常出现理解不透彻、实践能力不强等情况.为了增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论应用能力,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和系统性.STEM教育理念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其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增强学生利用数学和技术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最终促进其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石芳亮 《小学生》2024,(3):37-39
STEM教育是当下全球都在关注的焦点内容,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注重跨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可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知识单一化壁垒,让学生从更多角度去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知识,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本文简要分析了STEM教育的内涵,再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STEM教育与高年级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最后探讨了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宋怡  祁宇  马宏佳 《中学教育》2020,17(5):22-33
本研究以小学科学教师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小学科学教师视角下的STEM教学特征进行质性建构,以期为开展STEM教学提供可能的有效行动路径。通过对STEM教学理念、STEM教学模式、STEM教学评价以及STEM教学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探查发现,小学科学教师认为STEM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STEM教学不一定要同时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领域;教学内容应贴近实际生活,围绕某一个问题或项目展开,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时间; STEM教学评价中及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维度涵纳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合作交流、产品设计等; STEM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在政策推动、领导支持、教师共同体的建立、小班化教学、教师学科基础的提升等方面。改进我国STEM教学实践,可以采用下列措施:基于循证研究,制定STEM教学引领性文件;深化STEM教学理解,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依托STEM教师共同体,搭建跨专业STEM教学平台以及推动专家与教师合作,开发本土化STEM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实践工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文章通过聚焦职业教育的性质,提出一种更适合中职学校采用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的整合,提高学生STEM素养的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做强有力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初中生必修的科目之一,需要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并将物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新课改指出,初中物理教师应着力创设合作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同时,强化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可着力寻求小组合作模式与物理教学的融合策略,借以合作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以此激发其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小组合作学习与物理教学的应用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对物理学科枯燥、繁杂的固有印象,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化改革。本文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意义,基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提升STEM教育质量,离不开STEM课程的创新设计。研究性学习与STEM课程的有机整合,逐步成为STEM课程建设的重要趋势。为挖掘研究性学习与STEM课程整合的内在逻辑,文章以美国“STEM Student Research Handbook”一书为分析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方面分析了该教材在指导学生STEM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研究结果表明:该教材关注科学研究知识的系统性、强调以设计研究引导教学活动、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研究效率、注重对学生多元学习证据的评价。基于此,文章从多元知识体系奠基、系统研究流程驱动、伴随性评价引导三个方面,论述了该教材对我国STEM课程建设的启示,以期为我国STEM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并助推我国STEM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