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距离交叠隧道施工作为一种近接施工问题,会引起复杂的地层效应.两隧道中间的土体变化规律是交叠隧道近接施工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地面沉降量的总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州地铁5号线动物园站~杨箕站盾构区间工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近距离交叠隧道近接施工常见的三种形态(水平、斜45°平行和重叠)进行仿真运算,分析不同形态下隧道施工引发的土层位移与地表沉降.经实践检验,所得结果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70 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口段70m范围埋深在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12 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20,(2):23-26
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左洞在开挖进程中出现的塌方冒顶事故,提出了岩溶区隧道浅埋段塌方的治理方案,根据该隧道左洞进口段处于岩溶区,且属于隧道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对引起塌方灾害的致灾诱因进行了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比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隧道塌方冒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溶浅埋隧的致灾诱因有软弱围岩体、丰富的地表水水量以及对岩溶区认识不足的工程因素等,其中隧道周围存在溶洞和施工开挖掘进是主要诱因,溶洞所在断面的应力释放主要发生在开挖瞬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城市地铁的建设过程中,地下水渗流对地表沉降存在较大影响。然而,渗透性地层中浅埋暗挖法施工的案例报道较少,地表沉降规律尚不明晰。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和7号线重叠段工程为例,详细分析在渗流作用下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以及小导管注浆区和初支衬砌渗透性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超前排水措施在沉降控制方面的作用。创新点:1.系统分析了富水渗透性地层中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发展过程以及沉降特征;2.验证了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模拟富水环境下重叠隧道施工过程的可行性;3.研究了小导管注浆区、初支衬砌的渗透性和超前排水措施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方法:1.结合隧道施工方案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渗流作用下的地表沉降特征(包括沉降影响范围、沉降槽宽度以及与拱顶沉降的关系等);2.通过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小导管注浆区和初支衬砌渗透性对地表沉降以及地层孔压变化过程的影响;3.通过模拟掌子面前方水平排水孔,研究超前排水措施对掌子面稳定性和地表沉降发展的影响。结论:1.对于渗透性地层中的浅埋暗挖隧道工程,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固结效应是地表沉降量以及沉降范围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2.全断面注浆能够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而小导管注浆的效果则十分有限。3.降低小导管注浆区的渗透性,尤其是初支衬砌的渗透性,可以减少地层孔压的下降程度,进而降低地表沉降。4.打设超前水平排水孔可以显著提高掌子面稳定性,却对地表沉降影响有限;当无法进行全断面注浆时,推荐采取小导管注浆与超前排水相结合的方式施工。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新建隧道对近接既有隧道的施工安全性,依托北京新机场线上跨既有地铁10号线工程,对新建隧道的加固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有限差分数值软件,对新建隧道上半环注浆、新建隧道下半环注浆以及新建隧道全环注浆等3种加固措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新建隧道上半环注浆仅能有效降低路面及既有结构的变形;下半环注浆仅能有效控制既有隧道的结构变形;全环注浆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研究内容可为新建隧道近接既有隧道施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篇文章首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的施工原理进行概述,从开挖方法、隧道支护、辅助施工三个方面,对浅埋深挖施工技术进行解析,并结合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建贵广铁路双界顶隧道全长4476米,隧道进口向出口方向设计为8.86‰单面下坡,进口段位于浅埋偏压地段,洞身穿越花岗岩全风化层,全风化层多呈砂土状,围岩富水.因围岩沉降收敛,施工过程中隧道正洞部分地段结构发生较大变形.本文介绍了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围岩监控量测配合系统支护,合理调整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并在工艺上加以细化,总结出了该类地段的施工方法,对同条件下浅埋偏压富水软岩地段的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南铁路温泉隧道下穿綦万高速公路,以此提出超浅埋隧道安全施工技术,即在隧道下穿施工前,采取大管棚超前支护,隧道下穿时洞身采用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弧形法机械开挖、利用满铺钢栈桥加强高速公路路面防护,同时根据路面下沉监测及洞内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并采取限速、封闭施工区域行车道等交通管制措施,实现超浅埋隧道安全穿越既有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文新1号隧道进口浅埋段施工方案.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对该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概述,进一步根据该工程的隧道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洞口防护加固施工方案和隧道进洞施工方案,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并为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永九快速线永龙隧道的双向6车道浅埋大跨扁平结构,对围岩稳定和结构受力均产生不利影响.利用有限元程序模拟V级围岩软岩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以隧道施工后周边围岩稳定性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安全性为指标分析开挖效果,从理论和与实际监控量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了上下台阶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研究成果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右行车主洞陆域浅埋段为施工背景,对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常用的两种施工方法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两种工法的适用条件及其优劣,为相关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YGZQ-6标新发一号隧道为例,结合该隧道浅埋、偏压、膨胀土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详细介绍CRD法在膨胀土隧道中的主要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和安全保证措施,为膨胀土隧道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中,不仅要确保新建隧道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而且还应该确保地表安全的既有结构。隧道施工面临隧道结构整体沉降、全风化花岗岩遇水软化、裂缝控制及建筑物差异沉降等问题。基于系统性分析隧道施工特征和控制措施,为实现控制方案可靠性,本文基于浅埋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分析与探讨建筑安全控制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以阿拉坦隧道出口为例,介绍在松散软弱、浅埋地层中的隧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取得了浅埋段隧道开挖成功.  相似文献   

15.
通过隧道施工实践经验,分析浅埋、偏压小净距偏压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主要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隧道进洞施工安全,提出类似隧道的关键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等关键技术,对相关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等工程项目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浅埋偏压等典型问题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难题,本文以米拉湾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采用预加固桩提前加固山体,多种超前支护措施,施工加强围岩监测等多种综合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效的控制了米拉湾隧道浅埋段的过量变形。施工全程的围岩监测数据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可在同类型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新建巴万高速公路羊子岭隧道上穿既有襄渝二线羊子岭铁路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对近接施工中施工技术主要控制点进行了阐述,对交叉近接施工理论进行了讲解,通过采用FLAC3D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分析,主要分析了新建羊子岭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影响分析,以及爆破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衬砌的影响分析,分析结果指导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黄土隧道工程背景,以解决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关键施工技术为出发点,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计算手段,在埋深25 m条件下分别研究CRD法,CD法和三台阶法三种施工方法,从地表交形与隧道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和围岩塑性区范围出发,通过比较分析,给出相应条件下的推荐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建兰新第二双线高速铁路西宁隧道断面大、埋深浅、围岩为湿陷性黄土、卵石土,地下水丰富,下穿既有兰西高速公路,地质条件复杂,为铁道部一级风险管理隧道,施工难度国内罕见。施工中采用大管幕超前预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辅以洞内降水等措施,最终得以安全顺利完成下穿施工任务,取得显著地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中超前支护及预加固施工要求,包括超前支护要求以及注浆要求,其次分析了施工技术中隧道开挖方法以及监控量测,最后提出了隧道防排水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