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提高认识、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即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例如,激疑启发、情境启发、比喻启发、类比和对比启发、设疑启发和讨论启发、描述启发、悬念启发,等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以期达到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认识问题的思路,增长学...  相似文献   

2.
罗小英 《江西教育》2004,(24):16-16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耍教;讲,都是为着进到用不着讲。……苟教师不讲.惟为简要之启发与指点.俾学生由是而自求得之.则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而教师亦来失其主导作用也。”课堂讨论组织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教与不教.讲与不讲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4.
一、从教材内容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其求知欲。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才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如在SEFC Book 1 Unit 21中的Karl Marx一文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启发学生比较两个词组keep ondoing something与go on doing something的区别。又如就“Yang Mei is having a talk with her teacher about learning English.”一句,启发学生总结有关have这种用法的习语。  相似文献   

5.
儿子上学以来一直很贪玩,对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总是记不清楚,但对校园歌谣却背得很熟.细心一研究,我发现校园歌谣篇幅短小,内容新颖,读起来又琅琅上口,难怪儿子无师自通,不教就会.受此启发,在教学中,我努力将教学内容编成口诀的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下面举几个教学实例,供广大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旨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征.体育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正确理解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要领和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误区 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反之,什么都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势,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  相似文献   

8.
期刊杂志上所发表的课例大多完美无缺,不成功的课例很少见到.好多课例都是以学生没有预习为前提设计的,教师怎么启发,学生怎样回答,写得井然有序.实际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已预习过,学生的回答就可能打乱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谁都愿意发表成功的课例,但在教学实际中不成功的课例大量存在.笔者有幸听了不少进城考核课,优质评比课,  相似文献   

9.
刘昌平 《学周刊C版》2010,(10):137-137
启发,不仅是活动的启发、智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启发、情感的启发。没有心灵的启发,就很难有效地实现活动的启发、智慧的启发。因此,一个优秀教师要重视用积极的情感来教,用丰富、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使师生协调配合。情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催化剂”。不注重情感的作用,方法再好也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尤其对中小学生,不注重情感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0.
小学启发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究李禾田启发式教学鼻祖孔子所开创的“不情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历经时代的深化、发展,人们基本上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其一,“愤悱”与“启发”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愤悱”的内部动机,同时又不唯“愤悱”才启发.而要通过“启发”导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在物理课堂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导学、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启发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学会探索;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学会创新;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渐进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开放型习题是针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相似文献   

13.
浅谈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许玉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本物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启发思维,想象画面.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想象出...  相似文献   

14.
1 基本情况
  1.1 授课对象
  这是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牵手农村教育”活动中借班上的一节课,虽然没能及时了解到学情(通常新授课我不要求学生预习,因知道是高一学生,所以也就不特别想进一步地了解),但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促进学生探究,依然感受到四星级重点高中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娟 《河南教育》2011,(11):49-49
《论语·述而》里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冥思苦想而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模式的要求是一致的。可我们现在的中学课堂往往是“不愤即启.不悱即发”.尽管新课程理念一再强调学生为主体.但目前大多数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多数教师都有感觉: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受举手发言,课堂讨论问题气氛不够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某些自然环境再现,深刻地揭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寻求其变化规律.因此物理知识的讲授离不开课堂演示实验,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物理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知识的产生过程,演示实验能够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演示实验又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课堂上的单纯说教内容呆板、枯燥并且抽象、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也不好。在教学中如果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讲一二个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所谓故事启迪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及要求,选择包含相应思想、道德品质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理  相似文献   

19.
我在初中从事历史教学已有12年,其间接触过不少历史教学方法.发现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方法很多,但能够做到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方法却不多。近期我拜读了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教授等著《一个改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系统方法》一文,并在教学中作了尝试。这次尝试给我很大的帮助与启发,我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材料教学法.可以“给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注入充足的养料”,能达到启发历史思维的目的.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我们经常探讨的课题,这里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一方面作一初探.一.启发分析与引伸推广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正确把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途径可以是对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某化学理论的剖析或是对某一化学性质的多角度发散思考等.学生分析之后,若能“趁热打铁”,把分析的内容再延伸推广得出更为广泛的结论,效果更佳.这种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片断1]在对“钠能与水反应”这一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