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关心特殊教育”,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爱。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残疾人事业,会议指出,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根据医学统计,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控制残疾的今天,总有10%的人摆脱不了残疾的恶运。作为专门面向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使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残疾儿童事业,特别是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关心残疾儿童的权利,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特殊教育。 作为体现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曲折发展的百年风雨历程。在本世纪初,中国特殊教育几乎还是空白,到194…  相似文献   

3.
我国残疾人高级中等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级残疾人组织的领导下,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特别是中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化的发展和社会明的进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各地纷纷组建了特殊教育学校,为我国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要实现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我们在现有基础上,紧紧围绕“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和完善适应教育创新需要的特殊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和谐文明,对残疾人事业就重视,特殊教育的地位就高。这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是一个困难群体,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和支持。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让更多的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接受良好教育。”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教育》2009,(4):18-19
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更提供了全面的教育服务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说到底是人的解放和发展。发展权同生存权一道,是最基本的人权,而且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人权。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也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实现全体人民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为使残疾人作为社会平等的人而享受一切权利创造了根本前提,提供了根本保障。江泽民同志指出:“残疾人问题是一个人权问题”,“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①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就是要使残疾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  相似文献   

9.
本刊综合报道“期待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关心残疾人这一群体,使特殊教育事业和弱势群体能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希望这些不幸的孩子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融人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这是丁美珍这位平凡的老师写在“两会”之前不平凡的心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政治明”的概念,把政治明建设与物质明建设、精神明建设并列为三大明建设。政治明内涵法治明,法治是政治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标志,没有法治很难说有什么政治明。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政治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纵观特殊教育的历史,特殊教育的发生发展除了和礼会的经济发展相关,还总是和残疾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紧密相关。而随着社会明的进步,一定程度反映出社会统治和人民对残疾人态度的法律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无疑,残疾人当属一“类”;根据残疾人的特点施行适当的教育,对残疾人生存发展具有特殊要义,当今社会,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能否接受正常的教育,不仅事关其前途命运和无数家庭的幸福安宁,也事关整个社会的明和谐,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都规定残疾人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以成年残疾人为研究群体,从解决心理、生活基本设施需求与服务,技能就业能力需求与服务,生活保障的就业需求与服务,全面发展的需求与服务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联四援"的助残模式。  相似文献   

14.
TUWP 《中学科技》2008,(10):2-5
2008年9月6日晚,随着残疾人运动员侯斌拉动手中的绳索,艰难而又坚定地“飞”向火炬塔,北京残奥会的圣火开始在“鸟巢”上空熊熊燃烧。每一届残奥会。都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带给残疾人事业变化的一个标尺。本届北京残奥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残疾人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身体障碍而处于弱势地位,对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是当代世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公平、正义、共享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尤其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作者认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特别需要牢固确立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走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生活保障与其他保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作者强调,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大财政性投入、夯实生活保障、发展其他保障、促进残疾人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尤其提到要“关心特殊教育”,让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感到欣喜、振奋和鼓舞。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全社会都来关爱特殊孩子的成长,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关心特殊教育”.只有短短六个字,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发展特殊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来到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员工,考察特殊教育工作,向全国广大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回良玉强调,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条件,残疾人接受良好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东营市座落于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就在这里。这是一座年轻的、充满朝气和生机的新兴城市。近几年,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特别是特殊教育事业,涌向了时代的潮头。这得益于东营市有一位热心残疾人事业、关心特殊教育的副市长——陈胜。陈市长自1998年始任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全市的教、卫生工作。在他的头脑中,教育事业事事都是大事,事事不得马虎。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着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体系,残疾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问题也逐步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的新残疾人观,运用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的观念来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残疾人观的沿革和新残疾人观的形成,分析了新残疾人观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并试图从中寻求对今后的残疾人工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