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绣像小说》半月刊的终刊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绣像小说》为清末四大小说期刊之一,创刊於一九○三年五月一日,先后共出七十二期,所刊内容多为小说,兼有时调、班本、杂记、弹词等,为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发行。晚清著名小说《老残游记》、《文明小史》、《活地狱》、《邻女语》等,最初均发表於此。关于《绣像小说》半月刊的终刊时间,以前的说法,一直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十五日。《辞海》、《中国近代史辞典》、《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及新出郑方泽先生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皆沿袭此说。其实,《绣像小说》半月刊,除最初1-12期中采用干支纪年外,其余各期则并无年代可按。终刊於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十五日的说法,估计是依据《绣像小说》半月刊总计七十二期,出版所需三十六个月的时间,从它创刊的癸卯年(1903)五  相似文献   

2.
《黄绣球》是中国近代一部比较著名的小说。作品共 3 0回 ,前 2 6回最初连载于光绪三十一年三月至十二月 ( 190 5年 4月至 190 6年 1月 )的《新小说》第 15号至第 2 4号 ,标“社会小说” ,署“颐琐述 ,二我评”。光绪三十三年 ( 190 7年 )新小说社出版单行本 ,续足 3 0回。作者颐琐究竟为谁 ?林薇教授认为是梁启超的化名[1 ] 。郭长海教授认为此说不可信 ,颐琐应是江苏吴县人汤宝荣[2 ] 。他从近代文学史料中发掘出了四条主要的证据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证。笔者认为 ,郭说可信 ,并发现了一些郭教授尚未用到的材料 ,现胪列于下 ,作为郭说的补证 …  相似文献   

3.
《海虞翁氏族谱》刊于清同治十三年,缺光绪、宣统两朝资料。翁氏后裔之缮(善)虽有补录,尚不完全。本文据《清史稿》,补充光绪朝翁同爵、翁同貅兄弟资料,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柳子厚〈乞巧文〉并序》,诙谐文,模仿柳宗元文体,而论女性之巧。作者署名半仙,原刊《小说月报》1918年第9卷第11号小说俱乐部第二次征文初选栏目。同期同栏刊出的,还有署名癯鹤和烟桥的同题作品。半仙,疑为某君笔名,其生平事迹不详。除此文外,署名半仙的有奇情小说《情波双鲤》刊于同期,另有《请看仙人斗法仙人跳与仙人堂》,刊于《奋报》1930年第445期,及《梁山伯祝英台考》,刊于《社会评论》1946年第29期,至于是否为同一人所作,亦不得而知。《小说月报》,月刊,1910年7月创刊于上海,终刊于1931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该刊为近现代文学著名期刊,五四运动前为鸳鸯蝴蝶派刊物,自1921年第12卷第1号起由沈雁冰主编,全面革新内容,成为文学研究会代用机关刊物,是此时期一个大型的新文学刊物。该刊辟有插画、说业、弹词、文苑、史外、游记、美术、小说俱乐部、食谱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整理《语丝》与《现代评论》两种期刊,顺便翻阅了一些与之有关的书籍和资料,没想到竟然遇到如此多的问题,小到刊物的创终刊时间,大到刊物中文章的观点,错误之处比比皆是。 首先是关于《语丝》和《现代评论》的创终刊日期、期刊总数、编辑出版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语丝》的概况简介列举两种:第一种是《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由阿英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2月出版,第489页“《语丝》语丝社编,周报。周作人主编。创刊于1924年,共发行十二卷,一九三一年休刊,北新书局发行。”第二种是《中文期刊大词典》,由伍杰主编,北京…  相似文献   

6.
陈蝶仙《泪珠缘》前六十四回的出版时间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第一版(前三十二回),光绪二十八年再版(1902)(前三十二回),光绪三十三年三版(1907)(前六十四回)。研究者往往据以论断《泪珠缘》的创作时间,实际上《泪珠缘》的出版时间并不等同于其创作时间,其前六十四回当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间就已创作完成。  相似文献   

7.
清末小说家《扫迷帚》,二十四回,原载于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所出之《绣像小说》第四十三号至第五十二号;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所出之集纳性刊物《广益丛报》第四年第二期至第二十七期曾予转载;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商务印书馆曾印成单本发行。其作者署名为“壮者”。这位“壮者”究竟是谁?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谈及《扫迷帚》,既认为“不能说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又认为“可说是晚清的一部最优秀最有着影响的启蒙运动的书”。建国以来研究晚清小说史的论著,有不少都讲及这部小说,并给予应有的评价。然而,对于“壮者”是谁的问题,却是至今还未见到有人明确作答。那么,到底是谁?据笔者推测,当是曾经参加过晚清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丁逢甲。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苏芳 《现代语文》2004,(11):44-44
晚清的四大小说杂志是:《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新小说》主编为梁启超,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出版,1906年元月停刊,共出24期,连载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等名作,对于促进晚清小说繁荣局面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绣像小说》  相似文献   

9.
《光绪肃州新志》大约纂修于光绪五年至二十三年之间,仅以抄本存世,纂修者不详.该志保存了《乾隆重修肃州新志》之后清代很多史料,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嘉峪关市志办公室主持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的《肃州新志校注》校勘精审,注释详尽并多所发明,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0.
国内唯一的儿童诗刊《儿童诗》,创刊于1978年12月,于1983年1月暂时休刊。最近,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复刊《儿童诗》,争取在今年国庆节前出版“希望号”,明年六一儿童节前出版“爱心号”。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8,(3):77-83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海德格尔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作品、艺术和本源的概念层层分析之后,最终发现并没有一个外物可以赋予艺术以本源,而艺术就是自身的起源,这一结果恰恰揭示了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差异性思考。他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到其存在论哲学框架中,把人当作世界讲述自己的一个媒介,唯有如此才能以体验的方式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存在主义艺术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