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腾越创新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设计并研究了直体“特卡切夫”这一单杠创新动作,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导了该动作的最佳振浪下摆条件、最佳脱手、腾起和再握条件,研制最佳值的模拟求解程序。以江苏队赵志强为研究对象,从1984年开始,通过影片解析和计算机摸拟方法对他的“特卡切夫”动作进行了技术诊断和改进,1987年对他进行新动作的实验训练,获得成功。研究表明,赵志强直体新动作的最佳脱手角为34度,最佳腾起初速和腾起角分别为4.18米/秒、56度,最佳再握角和再握半径分别为32.2度和0.91米。  相似文献   

2.
直体特卡切夫腾越是单杠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动作,运用SONY PC330高速摄影机,拍摄了江苏省体操队刘鼎赫完成该动作的成功与失败动作,运用Ariel运动分析软件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其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讨论,找出各个动作技术环节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特卡切夫作为经典脱手再握动作在单杠中应用率之广为其它腾越动作无法比拟,特卡切夫的连接形式有特卡与京格尔或肖空翻等动作的连接;特卡切夫的不同类型有单臂特卡,柏360特卡,并,屈,直特卡。正掏特卡切夫也为其中之一,因其难度大,采用者较少,具有  相似文献   

4.
特卡切夫在1980年奥运会上获得了双杠冠军,他在单杠上所创新的脱手再握动作,以他的名字编入体操规则的难度表。如今特卡切夫和他的夫人——1976年前苏联奥运会体操比赛女子团体冠军主力之一——格宾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体操教练员。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纵观体操发展史,在单杠项目中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每一次发展、变化和突破都是与新的较为先进的大回环技术分不开的。如果说老式的挺腹大回环只能完成直体空翻下,而较为先进的“鞭打振浪”大回环技术却产生了众所周知的“特卡切夫”“京格尔”等飞行动作的话,那么在今天应用崭新的“盖浪鞭打”大回环技术,将会使单杠的飞行动作带来一个令人瞩目的飞跃。对于“盖浪”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与“直体传体360°特卡切夫”是当前体操比赛中的高难动作。采用调整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对这两个动作进行定量参数分析,从“振浪”、“脱手”、“再握”等三个技术环节做了详细阐述,为发展这一类高难动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体操比赛进一步证明了男子体操动作将继续被运用到女子体操比赛中去,苏联运动员达维多娃在高低杠上所完成的高杠大回环接“特卡切夫腾越”是最好的证明。我国高低杠技术虽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利用大回环来连接“特卡切夫腾越”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还很少,在目前的主力队员及替补队员中还没有掌握这个动作。为了使我国高低杠技术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有必要及时推广大回环接“特卡切  相似文献   

8.
脱手技术是单杠“飞行”类动作的关键技术。对于“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腾越和再握的最佳条件和有关技术,我们已在本系列论文之二中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但最佳腾起条件的实现还必须通过合理的脱手技术来达到。因此找出“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最佳脱手时机,研究其合理技术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制振”技术1、“制振”动作原理“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就是在兜腿以后立即通过合理的制腿振胸(简称“制振”)技术来使人体获得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以及与回环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朝鲜女运动员金光淑在北京亚运会高低杠比赛中完成的特卡切夫接肖空翻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发现:(1)在振浪下沉过程中,身体总重心最快速度在杠下垂面以前,这从理论上对传统的最快速度在杠下垂直面的观点提出了新的见解;(2)在特卡切夫类动作的制动动作过程中,通过振臂压腿,使踝关节速度降到最低点,形成以脚为中心的瞬时转动中心时,能获得最佳的反向旋转,为腾越后的再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单杠最新飞行动作“特卡切夫”的腾越和再握技术环节,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一、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理论分析;二、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计算机求解程序;三、腾起和再握实测数据以及最佳数据的对此分析;四、腾越飞行阶段枝术和实测数据分析;五、腾越和再握技术;六、燕式“特卡切夫”腾越的可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我国体操单杠项目中“飞行”动作的发展,加速“飞行”接“飞行”乃至于“三连飞”的突破,我们对“特卡切夫”腾越这一不但有自身的难度价值,而且有很大连接价值的“飞行”动作进行了研究。在前几期学报中,我们已对“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腾越和再握三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本文着重对振浪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三种类型特卡切夫的运动学分析,提出了以脚为中心的瞬时转动中心是达到理想制动率的理论概念,这一理论概念对发展该类动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又发现在向后大回环振浪下沉过程中,重心最快速度是在杠下垂直面之前,这对技术理论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3.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和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去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这一新的腾越动作;熊松良还在单杠成套动作中成功的运用了屈体腾越接特卡切夫腾越这一新的高难连接方法,这就使成套动作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动学特征分析法,对特卡类腾越动作串的两个特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弓形对称”的运动转换是特卡腾越动作组合的动力模式。正确掌握直体特卡本身所具有的动力模式,将有利于发挥特卡腾越动作串的技术连接的利用率,并有助于这类动作串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前8名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成套动作选择以Ⅱ、Ⅲ组动作为主,动作难度集中趋向C、D、E三个组别,A、B组动作使用数量锐减,并向着F、G、H组更高难度动作不断努力;(2)第Ⅰ组动作中大回环转体类动作成为首选,第Ⅱ组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马尔凯洛夫类、空翻越杠类"三足鼎立"局面,第Ⅲ组动作中穿衍生动作为主体,正、反掏类动作使用稳定,第Ⅳ组下法仍未打破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类动作的垄断局面;(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仍为编排主流,"马凯洛夫类+马凯洛夫类"成为编排亮点,"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成为编排"杀手锏",连接串由"二连飞"向"三、四连飞"跨越发展,使动作连接技术更具惊险性、欣赏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平衡木直体后空翻动作串的运动学特征和技术特点,为平衡木运动员进行此动作技术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对谭思欣直体后空翻动作串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取相关数据。结果:谭思欣的直体后空翻动作串还不够稳定,对该动作串的控制情况还不够好。结论:谭思欣并腿后手翻双脚蹬离要快速有力,蹬离和推离过程中双脚都要同步发力,最后的双脚落木也要同步。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研究,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Ⅱ、Ⅲ组别动作将是成套动作编排的主体动作,难度动作选择集中在C、D、E三个组别,不同类型动作选用呈现非均衡状态;(2)第Ⅰ组别动作倾向于向后大回环类,第Ⅱ组别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空翻越杠类“平分秋色”发展局面,第Ⅲ组别动作以阿德勒类动作为标配,屈体回环类动作逐渐增多;第Ⅳ组别动作呈现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度下呈垄断局势;(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稳步发展、“阿德勒类+飞行动作”日渐增多、“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短暂减少,连接串将由“二连飞”向“三连飞”快速发展;(4)D分和E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的比赛将是难度与质量的双重较量,建议要努力做到“提难度、保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和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1978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屈体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向  相似文献   

19.
平衡木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的设计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平衡木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试图在平衡木上完成向前的挂串技巧动作。  相似文献   

20.
单杠直体后空翻二周越杠再握动作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超E组高难度动作,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江苏体操队队员王哲攻克这一动作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研究。在他掌握该动作的基础上,又根据有关单杠“飞行”动作理论研究的成果,通过计算机模拟,探索了完成该动作的最佳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