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爱如水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说教师是绿叶"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我要说教师是水.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不正是教师崇高人格的象征吗?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水善施教化,这不正是教师工作意义之所在吗?所以我要说:"教师如水,真爱如水".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倾听,故有"高山流水"之美谈。我们虽不能像古人那样在倾听中觅得知音,但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倾听。专家的讲座,我们要倾听"新鲜",给我们的大脑充电、充氧;同事的观摩课,我们要学  相似文献   

3.
人性未善,待教而为善,这是董仲舒思考教化何以可能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未善"的人性是个"质朴的东西",它包含着潜在的"善质"和"恶质".教化在潜在的"善质"和"恶质"向现实之善恶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使潜在的善质转变为现实之善,另一方面抑制潜在的恶质转变为现实之恶.而这个"未善"的人性对应的是广大的"中民之性",教化好这一部分人,对于大一统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年的一次报告会,我回答老师们的问题.有位老师说:"……你可以这样,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教师……"当他第二次说"我们普通老师"时,我不得不打断了他的话,我说:"对不起,我认为只有‘教师’,而没有‘普通教师’."——我的意思大家听懂了,纷纷鼓掌. 和被人称作"普通群众"时会有异样感觉一样,我听到老师自称"普通教师",便比较敏感.教师就是教师,这个词,我已经看得很高了,教师有自己的专业,是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人.我们先站直了做人,才有可能唤醒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尊严,让儿童,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美丽.在未来的岁月,作为真正的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这一代教师没有这样的理想,我们的生命也将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职业不普通也不特殊,只有合格与否,没有也不应有等级之分.  相似文献   

5.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管";二是思想上的领导,也就是"导".作为一校之长,既要善"管",又要善"导".  相似文献   

6.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7.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8.
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像水一样。老子的话,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要刚强,要宁折不弯,  相似文献   

9.
刘良华 《教育科学》2007,23(2):8-11
人性主要显示为三种本能以及与之相关的三种"欲望".一是占有欲,一般称之为"自私",二是爱欲,一般称之为"性欲",三是探究欲,一般称之为"好奇心".符合人性的教育是尽可能维护并促进人的本能发展,非人性化的教育是破坏人的本能.  相似文献   

10.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应对难缠家长,最好的计策也是"伐谋"。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交锋,是最没有谋略的办法,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11.
美是教育实践的一种深度,没有这种深度,实践将是贫乏和肤浅的.追求实践美的取向使教师始终怀有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冲动.了解教育实践美的标准和外显特征,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践的美是"真",是"善",是思维方式,是精神追求,是一种"诗性智慧",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美.目前教育实践美的探讨仅停留在"思想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2.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认识到儿童精神的本性,复归儿童生活的本真,发现作为善之奠基的童心哲学.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说,"有好戏看了".这里的"戏",指的是比较精彩的热闹场面,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可见,戏剧源于我们的生活.同学间一场精彩的争论、课堂上一段有趣的问答、与父母的一次争吵,都可以说是一场"戏".把这些场面中每一个人的对话都记录下来.差不多就是一个剧本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戏剧",有时候指的是戏剧表演,有时候指的就是剧本.现在我们要学的,就是怎么写剧本.  相似文献   

14.
老子思想的旨归是"有道之世","有道之世"的具体内涵是"全性".在老子的视域中,身性不二,故"全身"才能"全性".在这一层面上,"全身"是老子思想的基点.由"全己身"而"全他人之身","全己性"而"全他人之性",最终"有道之世"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急广大教师之所急,自2003年第1期起推出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例",实在是理论落实于实际的良方.确实,"再好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终归都得在课上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但它们教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实",都需要处实效功,因为这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元",也是数学教学之"元".  相似文献   

17.
"快乐教育"是北京一师附小20多年一直坚持的教育实践,主张以教师的"善教"促学生的"乐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实效,学有乐趣,已成为我们课程的价值取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善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课堂,教师的"善教"要从"四个实效"做起,即课前准备有实效、课堂教学有实效、课后作业有实效和评价措施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善问者如敲钟,叩之小者则小呜,叩之大者则大鸣.西方学者也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提问好即教得好.对教学而言,教师要"善问",要讲究技巧.尤其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而课堂提问是实现以上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因此,物理教师  相似文献   

1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以说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树人"."树人"如"树木",也要从根基开始,所以在课堂中基础教育和养成教育指标的达成举足轻重.但有的教师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是某某学科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所教的科目内容无关.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教师教育最终的目标除了教会学生该学科知识,最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生活能力教育,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对于数学教师而言,也要重视养成教育的展开.  相似文献   

20.
肖武 《教师》2010,(15)
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知识之"源",而且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及教学方法,有顺畅的传授知识之"渠".努力地丰"源"畅"渠",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