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发达国家贫困地区教育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费投入上,实行差异性的经费分配机制;在师资配置上,采取优惠政策、交流轮岗、定向培养等多种措施;在扶贫监管上,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和行动计划管理模式.鉴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应加强立法,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实施差异性的经费分配制度,建立贫困学校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对象精准;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确保师资保障精准;完善教育扶贫项目的监管制度,实行分层评估,确保扶贫成效精准.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在我国扶贫攻坚的历史背景下,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扶贫是基于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特定需要进行帮扶的职业教育治贫方式。职业教育扶贫存在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及现实诉求。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可以分为初始萌芽时期、酝酿形成时期及蓬勃发展时期。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典型特征包括对象的特定化、主体的丰富化、内容的多样化及路径的精准化。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未来趋势包括: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扶贫对象的持续脱贫能力、为多元主体搭建开放共享机制、创设丰富多样的扶贫内容及深化精准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为核心,以构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基本路径为主题,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深入挖掘,转变教育精准扶贫的主体、内容及方式等因素,实现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深度理论耦合,阐释精准扶贫工程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提升贫困地区社会生产主体(适龄劳动力)的自主"造血"能力。提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以造血式扶贫为主要方式、适龄劳动力为主要扶贫对象、职业能力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重路径,实现由见效周期较长的基础教育扶贫向教学周期短、时效性更强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转变。  相似文献   

4.
西部生态脆弱与资源约束型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生态脆弱地带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高相关性.缓解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振兴教育,调整扶贫政策,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与资源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对西部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重大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与政策价值的二维分析框架,对2013年至2020年贵州省的教育扶贫政策文件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型政策工具是贵州省教育扶贫政策的首要选择,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极度匮乏且手段单一;三大政策工具内部各种方式的选择并不均衡;政策工具在价值维度主要分布于社会进步层面,运用于个人能力发展层面的需求型政策工具最为稀缺.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优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比例、调适政策价值取向关注人力资本提升,可作为西部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工具优化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对西部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重大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与政策价值的二维分析框架,对2013年至2020年贵州省的教育扶贫政策文件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型政策工具是贵州省教育扶贫政策的首要选择,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极度匮乏且手段单一;三大政策工具内部各种方式的选择并不均衡;政策工具在价值维度主要分布于社会进步层面,运用于个人能力发展层面的需求型政策工具最为稀缺.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优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比例、调适政策价值取向关注人力资本提升,可作为西部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工具优化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政策执行是政策主体采取措施将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的过程.政策执行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实践,从影响政策执行因素模型分析,可以将社区教育政策执行因素归纳为政策问题特征,政策本身问题和政策外因素等方面.在社区教育政策执行效果中检验其重要影响因素是:政策本身的目标明确性和策略可行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权威性.政策执行主体的合理结构形态和功能有效发挥,尤其需要协调政策内涵规定性和社会需求扩展性的矛盾.政策执行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政策执行主体必须适应和引导环境因素,其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移支付对于开展扶贫工作、均衡区域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全国6省1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一手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了转移支付资金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结果的影响,并使用夏普里值分解法对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个体、家庭及学校特征后,转移支付资金显著降低了学生部分科目的学业成就,扩大了教育结果的不平等,这可能是转移支付的"挤出效应"造成的地方教育经费缩减所带来的结果.应规范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建立贫困学生教育结果及转移支付资金联动机制,实施贫困地区师生帮扶计划,加大"精准扶智"力度,多方联结提高教育投入,以缩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个人的教育需求是指个人出于投资教育将使他增进知识技能,进而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收入的目的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个人对教育的需要是无限的,但是真正形成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有限的,因为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故本文的目的是试图对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因素作一分析,以使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政策的实施能以个人教育需求为依据,并力求实现有投资支持的教育供给。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韩小安李鹏总理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是人口素质比较低,文化水平、经营能力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脱贫致富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扶贫是扶贫的根本。”“科技扶贫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1.
出于让孩子接受教育、看管孩子等目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想送孩子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还无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家庭经济因素、居住地位置和学前教育资源稀缺是导致儿童无法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原因.当前,各级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因地制宜进行政策创新,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同志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之计。新的时代条件下,抓好教育扶贫需要从更广视角思考、更多层面行动,积极实施有深度、有广度、有效果的教育扶贫。实施有深度的教育扶贫,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举措,改造贫困文化,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树立积极进取意识,从文化心理上脱贫。实施有广度的教育扶贫,需要完善制度政策,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在重点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工作能够在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扶贫没有脱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政策的影响.克服扶贫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修正与弥合扶贫政策不足、提升扶贫对象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扶贫领域的介入空间与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需求是社会、家庭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作用、复合转化的有机体。高等教育发展史和众多理论研究都表明,高等教育需求各因素(主要包括适龄教育人口总量、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新理念,且明确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教育扶贫的目标为两大方面:一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经济资助,二是为贫困对象在学习上提供支持。实现这两大目标,教育扶贫必将向教育精准扶贫转变,而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方向和逻辑,即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源配置精准、过程监控精准、成效评估精准、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精准。因此,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重点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是发挥教育数据与各级扶贫系统数据的整合效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网,以数据驱动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大数据的支撑价值。江西省上饶市政府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实践,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连通、资源共享、迭代升级简单快捷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严重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通过教育帮扶实现精准扶贫,既是当前落实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还是彻底消除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做法。从理论认识不到位、实践上轻视"造血功能"、过于注重治标忽视治本、关注眼前效果缺乏长效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然条件地理因素、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财政经费投入有限和经济落后的制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原因,最后,从强化教育精准扶贫理念、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力度、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注重教育精准扶贫的层次性和巩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等方面,提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2018,(2):100-106
通过卫星和互联网等远程学习方式,清华大学针对我国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教育扶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文章通过对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学习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以及对扶贫教学站管理员的深入访谈研究,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的持续开展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教育环境,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是符合当前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的教育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化视野分析美国与英国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结果表明:两个国家在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政策内容的关注点、政策的目标特征方面有差异,但同时又都注重贫困地区网络普及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广教育资源、提升贫困地区人员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且都提倡多主体参与.美国与英国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法律保障、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内容方面的积极举措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育贫困存在代际传递,需要教育精准扶贫加以阻断.在分析教育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教育贫困代际传递机制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阻断教育贫困传递的“四力模型”和激活方法,进而提出了包括教育扶贫精准识别、教育扶贫精准帮扶和教育扶贫精准管理等在内的教育精准扶贫这一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扶贫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社会职责,提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是实现高质量教育扶贫的最有效方式.根据贫困地区教育相对薄弱的实际,应以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专题培训项目为载体,以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为依托,针对当地师资队伍学历提升、教学能力、信息化素养、办学水平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模式,精准施策,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扶贫,主动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