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重点,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审视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并对"学前教育是公共品"、"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公益性学前教育就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等传统观点进行剖析与商榷。首先,学前教育具有私人品和公益品属性;其次,学前教育具有典型的民生性、公平性和收益性;再次,学前教育不宜纳入义务教育,而应纳入(准)免费教育;最后,学前教育具有若干层次,建议财政投入普惠性和基础性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对于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存在激烈的争论 支持者基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主张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反对者则认为,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如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必然要强调学前教育的法律强制性,势必影响家长的自主选择教育的权利 鉴于两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发展价格低廉、有质量保证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是当前推动学前教育义务化进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近中期关于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规划和部署,但是对于"何谓普惠性学前教育",目前人们的认识还未完全统一,由政府政策、学术研究、社会公众表达的三种话语形态对"何谓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解读存在较大分歧,影响了各地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基于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普惠性学前教育应当包括"付得起""达得到""配得齐""顾得广""适得度"五个方面的内涵,其中"付得起"指对于不同收入群体来说收费合理,可以接受;"达得到"指家庭可以较低的交通成本通过便捷的交通方式把幼儿从居所送到园所;"配得齐"指幼儿园配备的设施数量与质量有保证;"顾得广"指面向所有儿童,实现"广覆盖";"适得度"指坚持"适度普惠"的基本原则,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此内涵出发,除了要坚持大力扶持、兴办公办性质幼儿园的传统路径之外,各地在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创新发展路径,强调"特惠先行"的着力方向,积极设立面向贫困家庭、弱势家庭的中国版"开端计划",落实"强在起点"的教育强国梦。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学界的理论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以及关乎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实践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基础上深入探析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可行性,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学前教育义务化的财力条件和社会条件,并进一步认为应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领域思考的重点问题,也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观点,归纳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当今阻碍学前义务教育实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安吉县目前的幼儿园办园成本和政府分担比例为参照标准,论文通过测算三种不同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所需的财政投入规模,考察了它们各自的现实可行性.结果表明,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要求的财政投入规模最大;逐步增加政府财政成本分担比例构建"三为主"模式,政府投入增量最低;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政府财政投入的要求略高于"三为主"模式.论文建议要完成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应当选择从构建"三为主"学前教育体系入手,逐步实施把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到最后实施学前三年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徐曼曼 《教育》2012,(19):29
当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被幼教问题所困的时候,"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已经在四川、江苏等地生根发芽。虽然,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时机还不成熟,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幼儿园先试点,再逐步推广。但在成都、南京这样的经济次发达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已渐露端倪,甚至在陕西省府谷县、宁陕县、吴起县这样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已经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可见,"钱"并不是困住幼教的关键。北京:加大政府办园比例2011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做了《首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的课题报告。报告表明,近3年来北京市共有新生儿46万人,如果按幼儿园平均班额每班30人测算,那么未来3年北京市应有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明确了办园的方针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等。《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将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公办幼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推广和普及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的背景下,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区域、城乡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差异较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总量不足且结构欠合理,财政资金流向不均衡;普惠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总体质量有待提升,师资不够稳定;政府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认定标准重硬件轻软件,缺乏动态监管和质量评估标准;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没有有效发挥等.为提升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治理:构建以公平为导向、以特惠先行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健全结构合理、成本分担、公平普惠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切实加强师资保障;重视质量标准认定,强化过程性动态监管,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各相关部门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