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的问题。法律作为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法治化水平不高或法治模式正在建构的中国,应当顺应发展模式和发展目的的选择,这也为处于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宪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科学发展观具有宪法指导思想价值、宪法性方法论价值、保障基本人权价值。科学发展观将对中国宪法观念变革、宪法内容变化和宪政体制机制完善发生重要影响,将对宪法理论和宪法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报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报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学报的编辑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高校学报与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关系、高校学报与作者关系、高校学报与读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地方高校宪法学教学和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地方高校宪法学教学改革应结合宪法学课程的特点,以宪法规范为重心,构建宪法学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宪法教材,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宪法规范的内容,培养和提升其法律思维,使其加深对宪法理论与制度的理解,提升自身的宪法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卞辉 《陕西教育》2009,(4):30-31
一、传统宪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就宪法论宪法 宪法学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宪政理念,认识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方法思考问题,把握一国的宪政精神。传统宪法教学偏重对宪法和宪法学形式内容的介绍,就宪法论宪法,就宪法学宪法,少了对学生在领会其中的精神和宗旨方面的点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指导改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理所当然地也要树立和落实科学改革观。要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改革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轨道,使改革朝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向前进。改革是不可逆转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推进改革;同时,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必须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对管理与办学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教育部“质量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宪法概念是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构建宪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如何定义宪法是法学界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以宪法学界常见的宪法定义作为分析基础,旨在探求给宪法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以期为研究宪法概念提供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宪法的实践性特征,我们有必要从传统唯理型的宪法教学转向宪法实践教学。具体而言,由于考虑到大学扩招、司考条件放宽和大学法科新生现状等原因,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宪法学教学体系,遵循宪法事例——宪法规范——宪法范畴——宪法原理的基本思路,优先安排宪法规范教学,通过丰富生动的宪法事例引导学生把握宪法概念与基本原理,真正领悟世界宪政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新了统一战线的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创新了统一战线的方法论,回答了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直接动力、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优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将科学发展观教育融入到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统筹各门课的相关内容讲授科学发展观理论,注重从哲学基础、历史过程和理论主线的角度来解释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破解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难题",并注重将科学发展观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及其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发展的具体体现,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及其内涵,必须从认识发展、发展观上入手。科学发展观的十个内涵点互为支撑,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有机的科学整体。  相似文献   

13.
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二是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三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最早在哪里提出来的,目前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经过考证,“发展观”一词是胡锦涛同志2003年4月15日在广东第一次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一词是胡锦涛同志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一词内涵的准确表述,是2003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用发展的观点,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法,做到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党和国家立足我国国情,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撑与促进,而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原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贯彻,它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的时代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新维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立足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和归宿。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统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就在于它能够以人为立论基础、以丰富人的属性为要求,因而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新维度的构建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的新维度.以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发展问题,并且是持续不断的良性循环发展,是以经济可持续为基础,生态可持续为条件,以社会可持续为目的 ,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确实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才能正真实现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以谋求整体发展、优化整体效益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双创"活动,以发展壮大学院实力,以发展增强学院的生机和活力,以发展开创各项学院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