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秀杰 《现代语文》2006,(11):15-16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性”成为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坚持了“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了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性”对语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也渗透入了语“双基”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语“双基”进行再审视,而且应充分利用“人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双基”的合理实施。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对语学科的定位是:“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定位是对沉陷旧教材理性说教泥潭中的语教师的真正解脱。以往,很多教师把语的“思想性”误解成了政治思想教育,教师生硬说教,强行灌输,把语课上成了“政治课”,使人性的真、善、美蒙上了“灰尘”,难以打动学生心灵,形成良好人格。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五爱”教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五爱”教育,悄悄地给学生心灵以无声的滋润,方能彰显出德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末我国语教育大讨论中,中学语学科中的学教育始终是备受关注的一大热点。有论认为:“‘语’与‘学’之争是现实的,也是影响深远的,于今还远未‘到位’。”有的论却说:“语教学改革的先驱们以‘实事求是’的时代精神,在语学科滥觞之时,清醒而富有远见地界定了学与实用在语教学中的定位,使语教学真正具备现代的科学的学科意义。”“定”了“位”才谈得上“到位”。那么:学教育在语学科中究竟应占有什么位置呢?此前有没有定论呢?  相似文献   

5.
“学本式”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是学本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学本式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实施叫“学语文教育”.也叫“学习型”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因此,学本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有教育的教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语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头戏”,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多年来,笔一直为这一教育重任而孜孜地耕耘着。作为一名中学语教师,曾不止一次地因学生对语课失去兴趣、害怕上语课、语能力不好而困惑不已。在长期的摸索中,笔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能力,语教学应从“心”开始,以情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毕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教学科学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求知”层面的语教学特质的规律探求;二是“求实”层面的语教学最优化的实践追寻。语教学从属于“科学世界”语教育,而非“生活世界”语教育;语教育是“交往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宏观架构起了语教学科学化的“科学世界”教育背景,确立起了语教学科学化的逻辑起点。言语技能训练是语教学的基本途径;言语形式是语教学的立足点;以交际言语为主向科学言语、艺术言语及言拓展是语教学的总体趋向——为语教学科学化从宏观的教育走向中观的教学,从“应然”的教育目的走向“实然”的教学结果指明了方面。而语课是具有学科课程特点的活动课程则为语教学科学化从教育的微观层面即课程形态上找到了最终的落点。  相似文献   

8.
有些人,承认语学科的“工具性”,而又反对在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承认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语能力,而又反对在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违背常理,不合逻辑。为什么?其妙莫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语教材向来以“选型”为主流,为正宗,因而语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问题的讨论。而讨论“选”,首先要弄清“语教材内容”的确切所指,弄清它与“语课程内容”以及与“语教学内容”的区别。否则,我们就不会有一个正当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面对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的“小语”教学单一封闭、高耗低效的窘状,自1995年9月始,我们开展了“‘大语’教学探索”课题实验。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质”目标出发,构建了以语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加强语课外活动和拓宽语学习环境为“两翼”的“大语”教学体系,走出了一条纠偏除弊的语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11.
周存辉 《广东教育》2009,(10):11-13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问题关系到语文教育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始终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从古代教育史上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再到新世纪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固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教育是语教学中所固有的,理论上为中有道,道中有,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以带道、寓道于。本着重从语学科的性质、语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中国古代教育和国外语教学、中学语教学目的以及语教学现状、系统论、“立体工程”等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与环境污染及保护有关的 在这一点上.“绿”这个词表现得特别活跃,“绿色牛奶”“绿色农业”“绿色生育”“绿色消费”“绿色新闻”“绿色管理”“绿色生产力”“绿色手机”“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环境壁垒”,是指以人类健康、本国环境为由,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以限制或制止可能影响本国商业利益的“贸易原则”)等,不一而足。与之相应的有“白色污染”“黄色污染”等。近日,又有“灰色污染”之说.讲的是学生作有绝招:一凑、二抄、三套.写出来的是千篇一律的“灰色作”。因此有人呼吁作应当与做人同步,“可持续发展”。要写“绿色作”。(详见2004年第1期《语教学通讯》赵谦翔《掌握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绿色作”概说》)这里的“绿”多与健康、天然、无污染相联系。  相似文献   

14.
“道统一”是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是指章的语言字以及一切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道”,是指通过语言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作的感情、倾向。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也要重“道”。积极主动地把德育纳入语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白云 《现代教学》2007,(10):22-23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无处不在.所以“语文”无处不在。但“无处不在”只是关于语文“外延”的一种诗意的描述,语文无疑有其特定的“内涵”。那么,这个只属于“语文”自己、不为其他领域和学科“染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最近,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其中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也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形成这一共识是不容易的。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多数人都把语文学科当做工具学科,只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工具论者最具典型的论断就是: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学科自然而然被看作是工具学科,语文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工具性。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纯工具论倾向给了我们极其惨痛的教训。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所发表的邹静之、王丽、薛毅的三篇文章对此有过淋漓尽致的揭露,并引发厂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这场讨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语文课不能“课中无人”,语文课必须“以人为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有论者在学理层面上论证,与其说语文是“语言”,还不如说是“言语”,因为“语言”是一个客观的知识系统,它主要是一种物质存在。但“言语”则突现了“言语主体”即人的存在,“言语”强调的是“人与语言”的关系。应该说,“言语”概念是在“人文”概念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属性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具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礼仪之邦”应为“礼义之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在报刊上经常看到中国是“礼仪之邦”这样的字样。例如《中学语教学》2000年第10期侯迪夫先生的《影响廿年语教育的原因反思》一中有这样几句: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师范大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语教育学专家刘淼教授所的《当代语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是一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放眼于世界教育学术前沿、立足于当代中国语教育实际,旨在提高中国语教育质量和语教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语教育开始重视语感的培养,到2000年人教社大纲的修订,2001年课程标准的制订,淡化语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强调熟读背诵、积累感悟以形成良好语感,成了语界舆论的主流,回归传统“诵读”之风日盛。尤其是1998年6月“古诗诵读”工程的启动,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人提出语课要有“语味儿”,我同意这观点。那么,什么是“语味儿”?“语味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