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军 《家庭教育》2009,(6):16-17
粗心马虎是孩子的通病,面对这个小毛病,着急是没有用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既需要空间更需要时间的磨炼过程。看看国际象棋大师是如何处理孩子粗心的毛病的吧,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呢!  相似文献   

2.
许多数学老师在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时,总是评价孩子"粗心",尤其是计算题出错时。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们、老师们也往往会把错因归结为"粗心"。似乎数学上的错误都可以归因为"粗心",至少计算错误可以归因为"粗心",然则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3.
老师:您好! 我家孩子上小学六年级,学习主动性较强,人也很聪明,本来成绩是可以达到班上前几名的,但他平时学习较马虎,不够细心,不爱检查.粗心使得他成绩总在中上等,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因为粗心而掉分,掉分的题目都是简单的题目,请问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粗心呢? 家长:您好! 孩子粗心是很正常的,因为成年人也会粗心的,但是粗心也必须有个限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允许我们出现太大的错误.在考试中,孩子粗心就会影响考试成绩;在设计中,设计人员粗心就会造成重大事故,所以,我们需要纠正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4.
李陆平 《新疆教育》2012,(23):106-106
粗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学生身上存在这种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龚莉 《教学随笔》2008,(1):74-75,96
身为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对我们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不少教师自己也经常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听到家长这样对我们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不少教师自己也经常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真的是孩子太"粗心"了吗?我仔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心灵纯洁如秋水,我们不但不能有意地伤害他们,也不能因不禁意的粗心、失误等而使之变得浑浊起来。在孩子面前,大人的言行举动,无一不做着孩子的示范。  相似文献   

8.
王丽玲 《家长》2022,(1):34-35
<正>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孩子可能不同,而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致、艰难、需要经常反复的工作,家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能责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特别是谈及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时,大多数家长脱口而出的是:“我们孩子就是太粗心。”其中有一位家长的回答最让我记忆深刻:“我家孩子可聪明了,稍微一学成绩就上来了,就是马虎点,老师,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可以说,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粗心的确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9.
安宇 《家庭教育》2007,(7S):22-23
郑州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比较粗心,他经常自己去上演,这让我很不放心,担心汽车,所以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我该怎样让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很好地保护自己呢?  相似文献   

10.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粗心马虎是孩子的通病,面对这个小毛病,着急是没有用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既需要空间更需要时间的磨炼过程。看看国际象棋大师是如何处理孩子粗心的毛病的吧,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呢!  相似文献   

12.
夏燕 《中小学电教》2009,(12):117-117
<正>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错误绝大多数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已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粗心"也成为教师和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于是教师、家长们一次次反复叮嘱孩子:要细心啊!可是孩子  相似文献   

13.
粗心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困扰着孩子、老师和家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数学解题中,很多时候学生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了,原因并不在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而是因为审题时的思考不细致,解题时的专注度不够等,我们把这一类现象叫作"粗心"。本文探究学生粗心现象的原因,着力于改善孩子的"粗心",寻求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响 《家长》2012,(1):31-32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改正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相似文献   

15.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东伟 《小学生》2010,(4):39-39
有个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 那天,数学老师笑着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你去帮我买包烟吧。”  相似文献   

17.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粗心的父母抱着服药过量或误服毒物的孩子前来求诊,虽然经过积极抢救,大多数孩子都能转危为安,但仍然有小部分孩子因求救太晚或中毒太深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实在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18.
大河 《小读者》2011,(9):I0006-I0006
我们家孩子都上初中了.有时候还是粗心大意的.特别是在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明明很简单的题他也能做错。问他怎么回事。总是说这题我会的,当时做的时候粗心了。请问怎么样可以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闫宏军 《甘肃教育》2020,(6):133-133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年龄、身体、心理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孩子会出现学习"粗心"的现象。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慎重分析,认真探究,坚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矫正下去,逐步消除小学生粗心的行为。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分析错误原因,判断真假"粗心"1.小学生可以自己克服的真"粗心"。  相似文献   

20.
宋扬 《广西教育》2013,(38):88-88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以“粗心”二字解释自己答题错误的原因。一些反应较快、头脑灵活的学生,综合难题难不倒他们,经常失手的反倒是基础题目,尤其是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题等。家长咨询教师最多的问题是:我的孩子就是粗心,该怎么办?粗心究竟是什么,它的成因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粗心是指学生在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答题过程中仍然出现遗漏和错误的现象。粗心大多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感知不准确、不完整;(2)注意力不集中;(3)错误的心理定势误导;(4)基本技能不熟练等。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粗心现象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