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啸 《教学与管理》2010,(7):129-130
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张璐沿用经济学概念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姚利民将有效教学定义如下: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徐继存 《教育研究》2021,42(9):50-57
教学思考是教师不可出让的教学权利,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教学责任.教学思考不仅是教师面对教学世界应有的态度和担当,也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存在的展示和澄明.教师教育应引导教师发现自身教学经历的意义,挖掘塑造自己教学行为的先见之根,开启自己的教学思考之旅,超越教学传统和教学惯习的规约和限定.教师的教学思考必须始终以对具体教学境遇的密切关注为己任,并以对现实教学问题的回应表征自己的存在.教学思考是一个内在的、隐蔽的过程,教师需要破除原子化的自我观念,在公共教学生活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考.教学思考是为了教学行动,而教学行动是教学公共领域中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思考只有根植于并反映教学公共领域,才能转化为影响教学世界的现实力量.教师的教学思考需要置于教学的公共空间,而由此形成的教学共同体则是持久、真正的教学生活,是充满伦理精神的教学生活,是值得憧憬和追求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师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性的才华。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努力探索,从教学经验发展到教学技术后创造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真善美的统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突出教学设计的“真”的一面,表现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建构性。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设计还具有人文性和艺术性。人文性体现教学设计的“善”的一面,表现为教学设计的主体性、情感性和活动性;艺术性则体现教学设计的“美”的一面,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审美性、和谐性。现代教学设计必须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程慧智 《考试周刊》2013,(91):161-161
<正>一、有效教学和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地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致力于增强教学效果的一项个性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因素是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高美菊 《现代语文》2009,(5):99-100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既是教学的任务又是教学的工具。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对我们每位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科的审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科审美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 ,其核心是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将诸多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 ,把生物学教学过程真正视为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教学是生物学科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各种审美构成因素 ,并将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情感化教学作为生物学科实现审美教学的主要形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的教学思想是:微笑教学,激情教学,方法教学,追求教学,成功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预设是开展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指教师根据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进行的一种提前计划,是对教学情境的预计和理想规划.因为教学预设是以未发生的教学情境为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某种程度上教师个人的预测,所以,预设的理想色彩较浓,它与实际的动态生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平衡的调节,这种差距变得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念是人们为了某种教学的利益、在一定的教学理论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理想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是性质不同的两个系统。教学理念表达教学的理想,教学实践寓于教学的现实。教学理念,通过一定的渠道,走向教学实践,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分为以下步骤:发现教学理念中的教学思维,从教学思维中演绎出核心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行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证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对教学进行不同方面的审视。通过对教学进行不同层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特性和教学的历史是教学具有伦理品性的有力佐证。概念的对比体现真正教学善的意义,彰显教学对人性的尊重;教学的教育性、教学与道德同一性、教学的交往特性是教学伦理性得以产生的根源;丰富的教学伦理思想印证了教学的伦理品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趣味引导教学、口诀速记教学、分析讨论教学、对比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5个方面探讨改进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论证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对教学进行不同方面的审视。通过对教学进行不同层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特性和教学的历史是教学具有伦理品性的有力佐证。概念的对比体现真正教学善的意义,彰显教学对人性的尊重;教学的教育性、教学与道德同一性、教学的交往特性是教学伦理性得以产生的根源;丰富的教学伦理思想印证了教学的伦理品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并非纯粹的、线性的连续过程,教学冲突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合理地应对教学冲突,就是化教学冲突为教学和谐。教学和谐与教学冲突之间既相互蕴含又相互转换。教学和谐具有互动性、发展性、民主性、异质性和愉悦性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对两课教学究竟是教学的灵魂、灵魂的教学还是教学的应付、应付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论是两课教学必然是教学的灵魂、灵魂的教学。目前,在全国两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现象。其一,两课教学是教学的灵魂、灵魂的教学的主流现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坚持把两课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系统的灵魂工程来进行耕耘和运作,艰难地推动着两课教育教学工作,使两课教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生命关怀是达成教育中关怀生命的基础与关键。教学的本真乃生命与生命的共契。教学源于生命,生命是教学的元基点与逻辑起点;教学循于生命,教学必须遵循生命生长的自然天性,是教学之道;教学达于生命,教学要促进学生生命整全、自由与可持续性地成长与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戴华炳 《生活教育》2012,(22):54-56
笔者根据教学的经历、对课程标准理解、结合教学实验和当前教学中教师一味模仿名家、大师上课,缺乏对教材的钻研。结合“圆”的教学,从教学设想、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薛锋 《教师》2011,(16):72-72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是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基础,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教学目标制定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的教学能比传统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建立高校基于Web的教学网络系统共享教学软件和硬件资源,构建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只有来自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时,才是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教学论问题。要推动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的思考上,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探讨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和生长点的寻求以及方法论变革的呼唤,还是对当下教学理论体系超越的期盼,本土化教学论构建的热衷都不能无视现实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学论研究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教学论研究者也只有置身于现实的教学世界,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捕捉现实的教学问题,研究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论,才能有所谓真正的教学论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