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星期六的早上,魏松松吃过早饭,走进书房,正高高兴兴地玩电脑游戏,忽然,门外有人叫他。魏松松打开房门一看,是一个有些面熟的女孩子,他一下叫不出名来:“你是……”那女孩子说:“表哥,你认不出我了吗?我是你写进作文的表妹‘婧婧’呀!”魏松松恍然大悟:“啊,你为什么跑出作文本了呢?”“婧婧”委屈地说:“因为那里的人不喜欢看见我笑。大家都说我那是无缘无故的傻笑!既不自然,又非常难看。”“笑就是你的最大特点。怎么会是无缘无故的傻笑呢!”魏松松不解地问。“婧婧”继续说:“今天是休息日,我想请你带我到作文医院检查身体!”为了让“表妹…  相似文献   

2.
森林小学“创新杯”作文大赛终于盼到了!作文高手小猴灵灵一蹦三跳进入赛场。嘿,他今天就是冲着特等奖来的。可是,一看题灵灵便傻了眼:请你写一篇科幻作文。这类作文灵灵从来没写过。他想,“科”不就是“科学”吗?于是,他把自己昨天制作飞机模型的事儿实实在在地写了进去。比赛结果,灵灵名落孙山。灵灵不服气,跑去请教黑猩猩博士。黑猩猩博士笑着说:“你在记叙制作飞机模型的过程中,应该展开大胆的科学幻想呀!”灵灵一脸委屈地说:“什么是科学幻想,我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毛大顺同学写作文,每次总是想不出材料来,使他很头痛选他曾经还向班上的一个同学“买”过一篇材料呢,老师一看,说他是抄袭别人的作文,被罚“重写”。从那次以后,他就改变了主意,到别的地方“买”作文材料。一天,毛大顺无意中走到“作文知识童话城”,正好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小朋友走过他的身边。毛大顺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赶忙问:“小兄弟,你们这儿的‘作文知识童话城’,有作文材料卖吗芽”那位小朋友认真地看了看毛大顺,说:“算你有眼力,我就是管理作文材料仓库的———不过,仓库里的作文材料,不能卖,也拿不出。你要是想参观参观,倒是可以跟我来…  相似文献   

4.
摔碗     
我写过一篇《记一次洗碗》的作文写给肖老师看。肖老师看了后对我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具体,你真的洗过碗吗?”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肖老师说:“你没有洗过碗,怎么能写好洗碗这项家务活儿呢?比如说洗碗有不同的方法,洗碗有时会不小心打破碗,那么打破碗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形呢?总之你要自己洗一次碗,然后把这篇作文再写一次交给我看。”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02,(Z3)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后来灵机一动:“老师不是还不了解我们吗?抄一篇,老师未必看得出。”于是,趁中午回家,就抄了一篇交差。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劈头就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鼓足勇气点点头。“不错!写得真不错!”老师高兴地说。我暗暗高兴,好,没被老师发现。可是,老师还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作文。  相似文献   

6.
裤子作文     
毛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他非常有趣,说自己是一个两面派。什么两面派呢?就是叫我们,如果写交给老师看的作文,写考试的作文,那么要按照老师上课教的要求写;如果是自己写作文,写了不交的,那么就按照自己的愿望写,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他问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了吗?我们都说明白了。不过汪小中举手了,“那么我们自己写的不要交的作文可以交给你看吗?”毛老师说:“如果你愿意交给我看,那么当然可以交给我看。”汪小中仍旧有问题,“那么你是说我写得好,还是说我写得不好呢?”我们被弄糊涂了,他写的作文毛老师还没有看见,那么毛老师…  相似文献   

7.
一天中午,轮到我去检查午自修。刚到教室门口,一位女生就哭着向我告状:沈梦萧把她的作文书撕了。又是沈梦萧!我强压怒火,低声说:“沈梦萧你过来,你为什么要撕她的作文书?”沈梦萧慢吞吞地走到我跟前,阴着脸说:“她为什么不借给我看?”“什么?不借给你看,你就可以撕她的书?”我火了,哪有这样的孩子?我更加严厉地对他说:“这本书给你,要  相似文献   

8.
“你究竟要‘奏’什么?”一位老师问。他看完((作文大王》2001年第1期《日记惹出的风波》,来编辑部和我探讨。“《大王四重奏》这个栏目,其实是同题作文的展示……”我抬起头说。这位老师说:“我有两个疑惑,先说第一个吧:那篇《儿子的日记》写小米讨厌写日记,算是好作文吗?”  相似文献   

9.
写生疏的、不了解的人,必须通过访问、介绍、观察等途径,先熟悉起来再写,即所谓“生题熟写”,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而何以“熟题”却要“生写”呢?还得从一篇作文说起。前不久,一位五年级老师捧着一叠作文簿,对我说:“你看你看,连这样的题目都写不具体!”我翻开一看,写的是《我的妈妈》,可谓最熟悉的题树、最了解的人了。可看看正文,果然不佳。在我所翻阅的十几篇作文中,除了“大同小异”的外貌描写外,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叙述,诸如“我妈妈可忙啦,家里的活儿都是她干  相似文献   

10.
学校订阅了许多教育报刊,常见一些老师一边翻阅,一边感慨:“看人家,全国优秀教师!”“看这篇,记的事咱也做过,可就是咱没写……”老师们的话语无不透露着对成功的渴望,也包含着对平庸现实的无奈。随着新课程理念“成就学生,成就教师”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渴望成功。可是,成功在哪里,什么是成功呢?我想起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人,从小到大总觉得失败。他感到不公平,决定去寻找上帝,询问成功是什么。他翻山越岭,来到河边,见到一位老翁,问:“老人家,成功是什么?”老人回答:“每天都钓到鱼,那就是成功。”年轻人继续他的旅途。他渡过了河,…  相似文献   

11.
写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练笔作文,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得高分。怎样才能让你的文章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让这位“判官”给你一个满意的分数呢?其要点如下:一、书写要美观中考评卷是在特定情况下的特殊工作,天气热、时间紧、任务重,一位评卷老师要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规定的评卷任务,心情也和平时判卷不一样。如果他评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考生到处涂抹添改,或如蝇头蚂蚁,看不清楚,有些字甚至要辨认半天,方可根据上下文悟出,这种对评卷老师的不尊重,一定会使他的心情骤然烦躁起来,一旦他对你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你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2.
几天前,老师叫我和十四位同学一起帮助他批改作文。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给你们一枝判官笔,其他同学作文的好坏,你们说了算!”我叹了口气,接下了这份“苦差事”。可是,当我认真阅读起同学们的作文时,才发现这个“芝麻官”还挺有趣的。先看陈小胖的那篇《原谅》,讲他打破了爷爷的杯子,爸爸原谅了他的事。看完,我觉得水平太臭,于是开始在他本子上狂批一通:你的作文很乏味,句子不流畅,应该写得更深刻一些。比如爸爸为什么原谅你呢?难道就一句原谅了事?从原谅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不是教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启发、有道理吗?还有,你文章中怎么老…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学校组织学生到北海游览。回来后,孩子兴冲冲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写了一篇作文《游北海》,并且拿着草稿向我征求意见。我看了第一句:“北海,一年四季都以它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就问孩子: “你到北海去过几次?”“两次。”“那你怎么知道它一年四季的景色呢?”“我这是从同学的一本书上抄来的。”我说,“作文,得自己作嘛,怎么能抄呢?”他理直气壮地反驳道:“人家老师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得好就行。”我一时无言,只得往下看。果然,下面一大段描写北海景物的文字,也毫无一点十几岁孩子的语言,无疑全是抄来的。我说:“这不行,你没学会作文先学抄书,这算  相似文献   

14.
【小引】事物会说话,它们在不断地讲述着自己,讲述着自然,讲述着哲理,可是,你听到事物说的话了吗?听清事物说的话了吗?听懂事物说的话了吗?多数同学作文时,常常苦于找不到材料,没有东西可写。没有听到、听清、听懂事物说的话是重要原因之一。怎样听到、听清、听懂事物说的话呢?观察。说到观察,有同学说,不就是睁开眼睛看吗,这谁不会!我每天都在看,为什么还是找不到作文的材料呢?观察当然是要"睁开眼睛看"的,然而,又不只是"睁开眼睛看"的问题。首先,是要看清,看细,看真!请看下面这篇作文。  相似文献   

15.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6.
开心直播     
没错老师:“小明,你爸爸才36岁,怎么你在作文里写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呢?”小明:“那是写我爷爷。”老师:“你搞错了,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小明:“没错,作文是我爸爸写的。”(张荣起)可笑可乐戒酒有位先生每天总是在同一时间到酒馆喝啤酒,喝完一杯又要一杯,服务生问他:“为什么你一次总喝两杯?干吗不要一大杯?”“因为我不喜欢独自喝,”那人回答说,“我在为我朋友喝。”几天后,那位先生来酒馆要了一杯啤酒。“喂,你的那位朋友呢?难道他死了吗?”服务生问道。“不不,他很好,这杯酒就是他喝的,我已经戒酒了。医生说,饮酒对我的健康很不利。…  相似文献   

17.
读到一本教育杂志上谈到《小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值得争论一番,因为小学生作文究竟是“有米之炊”还是“无米之炊”,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 什么是“有米之炊”?请看下面的实例: 有位小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一杯松子》的观察日记。大意是说:一天,放学后回家,他发现书  相似文献   

18.
一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地。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的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请以“命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二这是…  相似文献   

19.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后,有位80多岁的老人特地到南京总统府,想看看大总统的风采。当老人走进办公室时,孙中山含笑起立迎接,正准备同他握手,不料老人突然要行拜见皇帝的三跪九叩大礼。孙中山连忙将他扶起来,并亲切地告诉他:“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人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回答说:“总统离职后,就和老百姓一样。”老人告辞时,孙中山亲自送到门口。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江苏扬州市中学!老校长@钟慎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