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护理学发展,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担制作了河北省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配套光盘。光盘包含河北省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考核项目12项,其中“抢救配合”为自行研创项目;光盘内容新颖全面,技能操作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注重将最新护理理念、人文关怀、沟通交流技巧等融入护理过程中,体现当代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护理管理发展水平;此光盘能提高在校生技能训练效果和水平,也可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标准化培训对创伤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通过采取实验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进行标准化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的培训并录制视频,对照组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培训后通过对其技能操作、专业知识和应急情况进行考核,并分别记录培训前后的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创伤骨科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同时病人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因此,标准化培训对创伤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捆绑式考核”方式应用于护理技能培训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对昆明医科大学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采用小组“捆绑式”护理技能实验考核,通过明确操作流程、完善操作途径、总结理论要点等方式进行考核,并注重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结合实际临床案例。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同“捆绑式考核”方式,认为此方式优于传统的考核方式。因此,捆绑式考核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变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探讨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新型培训、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由传统方式进行培训的532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由以技能教师为主的新型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的546人设为实验组,对两组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53%上升为56.8%,合格率由41.2%上升为41.9%,不合格率由5.8%下降为1.3%.结论: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抽项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使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护理技能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从我院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选取学生100人,随机分成2大组(各50人)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由一名护理专任教师对两个组学生培训2项护理操作,即从常用临床护理技能8项中选择头皮针静脉输液术和中心吸氧术。研究组采用组长式考核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练习。第二阶段,由另一名护理专任教师完成考核,学生考核序号随机抽取。结果:将2组两个阶段后的数据合并后分析显示,研究组考核成绩分别为94.5306±2.37775,93.6373±3.38251,对照组考核成绩分别为81.8163±13.04421,91.3333±3.16872,研究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在练习积极性,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团队协作能力,研究组分别是48例,49例,45例,43例,36例,而对照组分别是30例,22例,21例,12例,18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用组长式考核能有效提高护生技能操作能力和练习满意度,且有效提高组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应用护理模拟人进行全院护理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练习考核。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护理模拟人为载体的培训练习考核方法,给护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技能操作练习机会,有助于护理人员熟练掌握50项临床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方法,减少临床差错事故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论述了在针灸学技能实训和考核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病人(SP)是针灸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需求:1.针灸学科的自身特点需要引入SP;2.教学资源的短缺需要引入SP。然后论述了在针灸学技能培训和考核过程中引入SP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1.应用SP可以实现临床技能考核的"标准化";2.应用SP可以实现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的"全面性"。最后针对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旨在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改善,各大中职院校参加诸多护理大赛。基于此教师应遵循护理教育新理念,围绕大赛模式进行转变,通过“翻转课堂+SP教学+校企合作”模式把护理大赛作为导向来提升中职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质量,推动该专业学生不断创新提高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医学教育与考核中评估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标准化的方法。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以及标准化病人测量医学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临床中的综合素质能力。目前,在国内临床医学教育中,这种考试主要应用于实验、实习教学与考核、实习出科以及毕业考核评估中。医学院师生普遍对该教学和考核模式感到满意,认为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其考核方式优于传统考核方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临床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考核更客观、公正,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社会工作临床技能教育的适用性,在于体现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素养、保护真实服务对象免受伤害和促进学生临床能力的提升。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亟待社会工作临床技能标准的制定;合理地选择、培训标准化案主,设计恰当的剧本;整合临床社会工作教育资源,发展专业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采用微格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教学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证明,通过培训,提高了实习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及评判性思维。由此得出结论:微格教学法有利于临床护理实习生培训。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19):13-14
目的评价标准化患者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标准化患者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后被用于问诊教学。在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问诊考核,通过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护生的健康评估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病历书写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患者应用于教学,效果更好,但标准化患者培训、评估和应用有待标准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依据卫生行业标准和护理岗位能力要求,与实习医院深度合作,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建、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机制下,共同抓好护生实习管理的每个环节. 依托行业指导,开展"一二三四"活动.一是对接医院管理规范及护理岗位标准,校院合作编制《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生实习手册》,涵盖实习大纲、规章制度、安全防护、心理调适等四方面内容,指导学生规范、文明、安全、快乐实习.二是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两项教育,以案例形式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学会处理护患矛盾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三是实施三项训练: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训练,创设临床情境,将基本护理技术融于综合技能训练之中,实现学校技能训练与临床护理实践"无缝"对接;护理文件书写技能训练,结合护理程序,对模拟病人进行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文件的书写技能及临床思维训练;护患沟通与交流技巧训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实施护患沟通与交流技巧的训练,强化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四是开展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及《实习手册》培训考核,四项考核均达标者,才能到医院实习.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技能大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技能培训和展示的重要平台,能综合的结合当前行业的标准与实际,在整体的教育教学中全方位体现,特别对教师技能培训团队的组建有重要影响。护理专业是一个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开展技能大赛时候,更需要一个专业的护理教师技能培训团队的指导。本文通过对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团队的促进作用的分析,希望对学生技能大赛护理教师技能培训团队组建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对涉外护理班学生进行护理美学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对学生学习护理美学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探讨护理美学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动手能力。方法: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课堂实训、课后巩固实训、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医院对实习生反馈信息、实习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本教学模式效果。结果:通过三个实训环节的训练,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本教学模式能真正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新形势下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的286名在校生,按照学号随机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名学生,其中组织实验组的143名学生进行"走进社区、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实施岗位体验教学法以及结果考评。对照组143名同学则按照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通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后,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发现采用"岗位体验"教学法的实验组143名学生在护理知识的掌握、护理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上都好于对照组采用一般教学方式的143名学生,实验组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个小组的数据统计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早日了解社区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践中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2014届毕业实习学生142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干预,2015—2016届毕业实习生114例作为观察组,建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教学路径。将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教学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简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高职基础护理综合实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化OSCE方式,选取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22人进行考核,在考核后对护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考核反馈评价.结果:91.8%的护生认为简化OSCE方式能够培养爱伤观念.91.0%的护生认为这种考核方式能够理论与技能融合.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情境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实验考核中的效果及推广,使用自编案例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实验考核,通过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理论知识和团队协作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此方法优于传统的考核方法。可见,情境模式考核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为护生走向临床,构建新型的护理观开辟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参加过培训的护生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职业素质培训的护生在职业道德、礼仪、护理技能操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比未参加培训的护生强.参加过培训的护生作为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更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