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决定着翻译的质量。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外语和汉语的转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文和译文不能完美对应。为了准确进行翻译工作,笔者查阅了一些专业翻译理论书籍,并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总结了一些提高翻译准确性的途径和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原作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加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一种技巧。所谓加译,既不能无中生有,亦不能任意增加,而是在原文虽无其词而有其意,或者此句虽无其词而上下文中却有,再或者该有其词而原文中省略的情况下,通过加译来达到全部信息的转换和用规范日语表达的目的。有时,增加虚词或连接词,以便捋顺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或前后搭配,使译文更加流畅,更确切的表达原文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两种翻译策略,它们从跨文化交际层面发展了翻译理论。日语惯用句中包含着许多日本民族所固有的语言文化特征,因而如何对其进行恰当地汉译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探析日语惯用句的汉译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英汉翻译为例,先从宏观角度浅析了归化、异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接着,译者以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两种语言的特点,初步探索了其转换时可以实施的策略,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医学英语的翻译必须准确,然而,在现实翻译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译文生硬、晦涩、甚至错误。文章从常见的错误翻译出发,分别从语序、词义、词性和语态几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如何对医学英语进行正确翻译。  相似文献   

6.
孙笑逸 《科教文汇》2011,(31):131-131,157
不论是在汉语或日语中,隐喻这一修辞手法都经常使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隐喻句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叙述和解释日语中特殊助数词中所含有的隐喻现象基础上,提出在翻译方式上应注意直译、替换、意译所使用的场合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魏羽 《情报科研学报》2013,(6):615-617,624
如何在翻译中有效突出信息文本功能,保证译文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奈达认为,“内容的精确不应以(译文)对原作者的‘忠实’来判断,而应以传递的信息不被译文读者误解作为判断的基准”.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的过程中,译者应本着让读者客观、准确地理解原文信息的目的,在语言表达和文体形式上利用翻译的各种技巧灵活地翻译.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属于“信息型”文本,其英文译文存在着不少问题.作者以翻译理论为指导,运用翻译的技巧和方法针对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简介的英文译文中的问题进行客观地评析.  相似文献   

8.
盛淑芳 《大众科技》2007,(7):123-124,122
医学英语的翻译必须准确,然而,在现实翻译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译文生硬、晦涩、甚至错误.文章从常见的错误翻译出发,分别从语序、词义、词性和语态几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如何对医学英语进行正确翻译.  相似文献   

9.
田小凤 《内江科技》2011,32(1):46+83-46,83
日语和汉语的语序无论是在句法结构上还是在语言表达习惯上都有很大不同.两种语言的述宾结构的差异带来了句中语序的变化。另外,与汉语不同,日语按日语习惯将表示重要信息的中心词或句子成份放在句尾,这样也必然带来两种语言的语序差异。本文从翻译角度就语序在两种语言中具体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变序的重要性.以期对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外宣文本翻译的传播性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其中包括语际信息转换是否恰当、译语是否通顺流畅、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视野等。"变译"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特定场域下为特定读者而译的一种翻译行为。本文在分析外宣翻译异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外宣文本中所采用的"变译"策略对实现翻译过程中语际转换、文化传递、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机器翻译框架,能够完成汉-英文本的自动翻译任务。对于输入句子,分别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处理。在翻译转换之前,集成了词义消歧的结果以提高自动译文输出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往来日益增多,这在一定层面上加大了对外语翻译人员的需求。本文就日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出现的日语语言思维的培养和异文化思维转换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由此,我们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需注重对学生翻译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石华  张素菊 《情报科学》2012,(7):1057-1060
计算机涉足语言翻译主要在两大领域:机器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机器辅助多发生在词汇或文化层级,机器翻译发生在语篇层级对翻译的意义更大。机器翻译就是电脑以软件和网络为媒介,提供译文,帮助人们消除语言障碍。但是,语言转换不仅是不同语言词汇间的转换,还是句法、语义的语篇整合。建立成功的语篇语料库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促进机器翻译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语用翻译理论作指导,以《红楼梦》中称呼语的翻译为例,阐明在翻译称呼语时必须注意文化、关系及语境等方面的因素,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翻译出既符合原文的用意、又符合译文习惯的语用等值翻译的文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大学翻译文化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砚潜词造句、历史文化上。在深创理解大学英语翻译学习中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渊源,从历史、种族、宗教到风土人情、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各方面无不存在差异。因此,深刻理解大学英语翻译学习中的文化因素,英汉翻译既是英汉语言的转换,也是英汉双语文化的对接,不同语言的转换必须服从一定文化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对语言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表达能力,增强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掌握度,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或减少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只有这样,译文才能真实地反映原文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董淑静 《科教文汇》2009,(9):231-231
近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在翻译界引起了热论,美剧的流行使得非官方字幕译文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这些字幕译者有着极英鲜明的主体性和文化敏感性,从而使译者主体性在这种译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合字幕组译者的特征,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美剧字幕非官方中译中三方面体现,分别是文化意象转换,潜台词标注和流行语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在翻译界引起了热论,美剧的流行使得非官方字幕译文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这些字幕译者有着极其鲜明的主体性和文化敏感性,从而使译者主体性在这种译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合字幕组译者的特征,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美剧字幕非官方中译中三方面体现,分别是文化意象转换,潜台词标注和流行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内容为先,形式对等,我们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就始终贯穿"内容对等为主,形式对等为次,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的思想。本文是就《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两种不同译文做了一个比较,就两篇译文在用词和修辞及意向等方面的对比来分析这两篇译文。使我们对原文的内涵和翻译原则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围城>中英文本作为对比语料,证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两个主要方面即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综合性与分析性造成了英汉语篇差异.结合对比分析,提出译者在翻译中要树立语篇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转换,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文的地道,连贯与流畅.  相似文献   

20.
管文焱 《科教文汇》2008,(8):184-184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内容为先,形式对等,我们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就始终贯穿“内容对等为主,形式对等为次,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的思想。本文是就《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两种不同译文做了一个比较,就两篇译文在用词和修辞及意向等方面的对比来分析这两篇译文。使我们对原文的内涵和翻译原则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