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山西绛州鼓乐中《秦王点兵》为例,对绛州鼓乐的形成进行宏观分析,并将绛州鼓乐与当时的文化背景联系,对其整个的传承变迁过程进行深度描述和理论解释,试图对绛州鼓乐这一地方鼓乐种类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樊琪 《兰台世界》2015,(6):111-112
鼓乐是唐代一种十分流行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源于中国古代鼓文化形成与兴盛。鼓与音乐相结合不仅产生了动听的龟兹乐,也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西安鼓乐。唐代遗音中的鼓乐以其饱满的音乐元素和动感的节奏绕梁古今,深受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3.
鼓乐器在汉代音乐中有着比较高的位置,在汉代舞蹈的表演形式中也已经出现了建鼓舞、鼙鼓舞以及盘鼓舞等等。本文通过对鼓乐器在汉代的影响做了一系列分析,总结出了汉代音乐的大概情况以及鼓乐器在汉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科技人员鼓与呼一为科技人员鼓与呼,是科技报的重头戏。所谓呼,就是反映科技人员的要求、批评或建议。然而,说着容易做着难!如果呼之不当,就会激化矛盾。只有呼之得当,才会促进矛盾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去年,山西科技报发表了记者采写的《省棉花研究所35名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人们喜欢谈论鬼,自古已然。没有电影的时候人们讲鬼故事,现在人们看鬼片。鬼给人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刺激和乐趣,有人甚至说,如果你太郁闷或是太紧张太疲劳,就应该去看个鬼片,在电影院  相似文献   

6.
王晓菁 《兰台世界》2014,(12):88-89
鼓乐器在汉代音乐中有着比较高的位置,在汉代舞蹈的表演形式中也已经出现了建鼓舞、鼙鼓舞以及盘鼓舞等等。本文通过对鼓乐器在汉代的影响做了一系列分析,总结出了汉代音乐的大概情况以及鼓乐器在汉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绛州志》版本源流和现状,《绛州志》的修订,以及清康熙版《绛州志》的简述等方面,考证《绛州志》的编纂沿革,比较了各个时期编修的《绛州志》的异同。揭示了清康熙版《绛州志》的特点和其在现存该志版本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惟一感觉不好的事情,就是这些“艺术家”不太诚实。要钱就说要钱,干什么要摆出一副艺术的姿态。我觉得就这一点而言,他们还不如天桥耍把势的。  相似文献   

9.
任启瑞 ( 1 91 3 .1 .8— 1 986.2 .1 0 ) ,祖籍抚宁县牛头崖镇杨户屯村 ,中国音乐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河北省著名的民间唢呐演奏家 ,秦皇岛市音乐协会会员、理事、副主席 ,北戴河区政协委员。抚宁鼓乐遍及广大农村 ,深受群众爱戴 ,据史料记载 ,至今至少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 ,主要用于民俗活动中的婚丧嫁娶、年节喜庆和民间舞蹈的伴奏 ,同时也用于迎送等各种仪式。新中国成立以后 ,通过移风易俗、破除迷信 ,抚宁鼓乐逐渐剔除了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但是 ,婚丧嫁娶使用鼓乐 ,在农村还极为普遍。抚宁鼓乐人才辈出 ,他们大都经历着“少年…  相似文献   

10.
南阳市青华镇的抬妆古饰表演,以其玄妙的造型和力学运用的独到之处,被称为中原一绝。青华抬妆古饰表演历史悠久。相传清康熙年间.一批山西移民到河南南阳.安家于青华一带。青华镇逐渐集市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时人为渴求苍天保佑风调雨顺.祭祀求佛.开始举办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抬妆古饰表演就是其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抬妆占饰表演已不再是祭祀拜神.而成了群众的一种娱乐方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闹元宵,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古庙会,当地的民间艺人就自发组织表演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上“春晚”的念头,曾经一度在酷爱相声的王德志心里执拗而疯狂地生长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甚至成为这个打工者“漂”在北京的唯一理由。 在北京郊区的皮村,王德志与另几个文艺青年相遇,他们写打工者的作品,为打工者表演,调动打工者的文化热情,专家说,这是打工群体的“发声练习”。 他们的艺术也有机会“登堂入室”,当然,前提是贴上了打工者的标签。王德志觉得,这才是真正属于他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怀梆戏     
怀梆,流行于古怀庆府(焦作在明清时期称“怀庆府”)地区,形成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其前身为海神戏。旧时每当大旱,人们在神前陈列供品,于盘中放一小蛇当“河大王”敬奉,组织一些艺人,不化妆,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后逐渐演变为登台化妆表演。因当时河内县居民多由山西洪洞—带迁来,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近缘而又别具怀庆府一带特色的梆子戏,  相似文献   

13.
变态公敌     
变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失衡的非常规状态。现在的问题是,当一些变态者的个体悲剧演变成为社会悲剧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变态杀人者的最可怕之处在于,他们的变态心理可能导致任何一类人成为他们的刀下之鬼,从这一意义上讲,他们是反社会的。所以说,与一般的刑事犯罪不同,变态杀人者是社会公敌。  相似文献   

14.
寻找新晋商     
“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人。”这是对中国明清晋商的赞誉。晋商曾经独领风骚、叱咤于中国的大地上,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国内商界长达500年之久,特别是随着清朝票号的创立,使得晋商将商品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一度更执掌着中国金融业之牛耳。可以说,山西历来就不缺乏富豪,改革开放后的山西同样如此,工业社会对资源的巨大需求造就了山西的富人阶层,他们绝大多数是煤矿或是焦化厂的老板。  相似文献   

15.
张珉 《山西档案》2006,(6):45-48
十九世纪末,腐朽专制的满清王朝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惨痛的失败之后,决定建立近代化的军队和与之相适应的军事教育制度。1898年,山西武备学堂在太原应运而生,但仅仅一年之后就被山西巡抚毓贤裁撤。1902年夏天,重新设立的山西武备学堂向全省招生,第一期化考试的题目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论。两年后,山西地方政府从这120名学员中选拔了24人留学日本,以便将他们培养成为用现代军事思想来保卫专制王朝的中、上级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张丽 《大观周刊》2012,(28):54-54
本文从绛州木版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入手,由浅入深,着重分析了年画的装饰特点以及形成这种装饰风格的原因,最后对绛州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茶之道     
<正>国人日常对与茶事相关的事和文化,习惯上是分了几个层次的,依序讲应该是喝茶、品茶、茶艺,最后才是茶道。普通老百姓更习惯说喝茶、吃茶,说到茶道都会觉得那是很深很玄的事了。但在日本则不同。日本人在15世纪将茶道晋升为一种信仰,所以冈仓天心在他的《茶之书》中把爱茶道的人说成茶道信徒。他说:"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可见日本人把茶道看得多么神圣。我并没有亲身体验过日本茶道的神圣,只是从书中略窥一斑,但就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是不太喜欢日本茶道的。在我看来,它更像祭祀。那过于考究的茶舍、茶具以及绘画与插花艺术的要求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介入戏曲艺术就是在内容上保持戏曲的高度统一,而在空间形式与其它现代艺术门类进行有机的嫁接,从而实现戏曲艺术全新的整合。所谓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是指我们对戏曲本身的内容(事故情节)以及它特有的程式化表演进行原汁原味的保留。戏曲艺术的多媒体则是在表演空间上也就是所谓空间形式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将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上飞碟”的报道太离奇10月8日山西某报周末版刊登了一篇《中国人应邀上飞碟》的报道。报道说,今年六七月份,在黑龙江省五常县山河屯林业局红旗林场的凤凰山南坡发现不明飞行物。报道介绍说,6月9日,林场工会主席周颖带领机关人员30多人由青年工人孟照国...  相似文献   

20.
徐勤 《新闻实践》2005,(12):50-50
12月6日,新华网播发一条消息: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发现,现在一些媒体记者弃新闻真实性和职业道德于不顾,利用便捷的网络工具或其他手段,拼凑嫁接,抄袭新闻。这已成了新闻界的一大公害。 消息说,新华社记者在山西的一家报纸上看到,同一天就有两个记者合写的三篇篇幅较长的重点稿,而报社的朋友告诉他说,“那些新闻都是编的,他们是编新闻高手。他们很有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