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和合本《圣经》为代表的中文《圣经》语言是文学性的语言,在"意思"之外,借助独特的句法、节奏、韵律,有比精确的"意思"更丰富的信息。而现代中国的"白话文运动"的目标是"国语",一种在"文学"中淬炼出的民族共同语,和合本《圣经》在1919年出版不是历史的偶然,有丰富的神学意味,它可以作为"国语运动"的语言范本。但在特定历史情境中,胡适一代人却与之错失。现在我们应当正视和合本《圣经》的文本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子部文学"是中国传统国学的一大门类,也是中国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这三本目录学著作中子部各类目的发展演变,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我国古代"子部文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学术思想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蒙古风俗鉴》是清末罗布桑却丹撰写的一部关于蒙古族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社会习俗的著作。可以贯穿整个民族的历史,其中也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但就目前研究的情况而言,在词汇方面的研究却不够深入。本文选取《蒙古风俗鉴》中"全人"、"胡达"这两个词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字起初作为动词产生,后来演变为介词,而"从"字的介词用法,在漫长的汉语发展史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尝试对介词"从"用法的历史演变做些浅显的探讨,主要对比"从"的上古、中古汉语用法和近代汉语用法。本文参考语料,上古、中古汉语是各时期文献,近代汉语以《红楼梦》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荀子》中的"夫"有名词、代词、助词、语气词四种用法,这几种用法一定程度体现了"夫"的语法化过程。根据"夫"在《荀子》中的分布情况可以试分析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6.
此文为发表于《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古诗文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一文的续篇。由于历史和语言环境变迁等原因,中学乃至大学青年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常常对一些字词、典故等在解读上出现失误或错漏。本文列举"空穴来风"、"灯火阑珊"、"枉用三尺"、"刑不上大夫"等四事,逐一分析,以求正解。  相似文献   

7.
胡文彬 《丹东师专学报》2009,(2):99-106,109
《红楼梦》的主体语言和语言韵味、语法结构是以北京话为中心,并吸收了广大北方地区的方言,包括个别的蒙古语词汇与满族词汇。与此同时,作者根据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的需要,还采用了相当数量的江南语言。作者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已经对《红楼梦》中的方言进行了渐进式地修改。特别是在"去"南话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近几年来《红楼梦》方言"研究"中表现出一种与社会上刮起的抢名人拉古人的风气搅和在一起的倾向——即把曹雪芹和《红楼梦》同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或是炫耀历史文化悠久联系在一起。在《红楼梦》走进大众、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在"红楼夺目红"的躁动中,《红楼梦》的校订注释也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由于某些校订者对抄本《红楼梦》中方言构成、演变不甚熟悉,盲目改动原底本中的方言土语;《红楼梦》抄本中所用的一些词汇早已为戏曲小说所用,已成"熟语",但有些校订者凭着感觉走,只要自己感觉"不顺"或是见其他抄本中有另一种写法,即断定底本为错误。  相似文献   

8.
所谓"经典",是指各民族古老的、具有深刻思想意蕴,并在各民族历史上长期发挥精神指导作用的文化典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堪称"文化经典"的原典首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此外还有《论语》、《孟子》(儒家经典),《老子》、《庄子》(道家经典),《墨子》(墨家经典)等。这些典籍因其思想的原创性、内容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9.
出自《庄子.至乐》的寓言故事"庄子叹骷髅",自产生后经过不断的流传和改编,对后世政治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作者在这里将汉末张衡的《骷髅赋》与魏晋时期曹植的《骷髅说》做比较分析,通过研究"骷髅"的寓意从庄子"乐死悲生"到后人政治命运中"叹死悲生"的转变,进一步揭示"骷髅"内涵随时代变迁的不断演变,及这种演变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语"一无所有"原作"空无所有",较早见于早期汉译佛经。根据其历时演变过程及相关动因,证明增订本《神仙传》该用例为后人所改。"一无所有"的演变过程表明:社会的发展为词语乃至语言的发展提供契机,人类的认知又牵引着语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这期开始,本栏目名称更名为"语言理论研究"。本栏目主要发表语言理论方面的特色论文,兼顾语言其他领域的论文。这期最有历史意义的文章是80多岁的著名语言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胡明扬教授对"语言理论研究"这个特色栏目开设的祝贺和期盼。他从历史到现实提出:要正确认识和重视语言理论在中国语言研究中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王庆博士的论文,回顾王力等对语言理论的重视态度,也给人启发。通化师范学院王洪杰副教授的论文,对20世纪汉字规范化做了历史考察。东北师范大学胡雪婵研究生和胡晓研教授抓住"被X"的被动结构中"X"从及物动词向其他词类扩散带来的特殊语用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启发人们探讨语言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刘春 《文教资料》2011,(13):6-7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文章通过"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指出了两篇游记在实践作者的文学主张、表达方式、主旨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演变》节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中的《古今言殊》。选入课本时,为了使文章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吕先生亲自改换了标题,并且作了一些删节。这篇文章不仅能增长读者关于语言的演变的知识,并且在写作上,例如说明的方法上,能够给人以启示。下面介绍《语言的演变》的说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2,(10):58-62
《语言学概论》是中央电大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科起点本科 )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配合这门课程的学习 ,我们以《语言学纲要》为基础 ,编写了《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录制了IP电视辅导…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和"《圣经》韩译"分别在内容和语言层面对韩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圣经》的思想内容迅速融入韩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新小说"中体现出来。"《圣经》韩译"促使韩国逐渐形成本民族自身的语言文字体系,并促进了以"言文一致"为目标的"国语国文运动"顺利地开展。而在中国,基督教同样经历了传播和"汉译"的过程,却难以获得知识分子和大众的心理认同,这与中韩两国不同的宗教信仰基础、儒学影响程度及心理接受机制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期专栏刊发张伟栋的《历史"重评"与现代文学的兴起--文学与政治双重视野中的八十年代初现代文学运动》一文,旨在探讨80年代初现代文学重评运动的思想史内涵。这一内涵体现在"拨乱反正"的历史向度中,现代文学研究以文学与政治相互交错的双重视野展开对文学历史的确认和对历史真实的还原,从而确立现代文学学科的学术史地位。该文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和80年代初几本现代文学史的考察,试图完成这一叙述。  相似文献   

17.
《玉山雅集图》和《水西清兴图》都是玉山文人为记录其雅集唱和所作之画,又以"诗画同体"的方式存在。但两图在诗画关系上的"题图模式"却不同:一是一时一地的一次性完成,一是非一时一地的非一次性完成。这种演变既是玉山文人面对时局压力对唱和方式做出的"权变"的调整,也关涉着时局变迁下玉山文人的心态演变。不同的心态下,不同的创作环境中,两图上的题诗在表现内容、情感基调、审美风格上也大不相同。两图"题图模式"的演变,蕴涵了深刻而复杂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湖二集》是"西湖小说"中成就比较突出的一本文人话本小说集,作者周清原在书中寄予了自己的满腔孤愤和热切的政治理想,无论从题材选择、思想意蕴还是语言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60余年前就预见了全球化趋势的到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性与民族性并存已成为时代的基本关系,詹小美教授在《民族凝聚力研究》、《民族精神论》等专著的基础上,汇集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民族文化认同论》一书,该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任怡 《考试周刊》2012,(1):147-148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历史教学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认为历史教学要"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提倡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语言表述方式,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原则;语言文字要简洁、浅显、生动;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