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人类遗传病发病机率 (或正常子女出现机率 )的计算 ,特别是几种遗传病“混合遗传”发病率的计算 ,是绝大多数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 ,同时对所讨论的几种遗传病发病机率之间的关系、发病机率与正常子女出现的机率之间的关系 ,始终模糊不清。笔者认为 ,使用“面积法”计算人类遗传病发病机率 ,能更直观地帮助学生对遗传病发病机率 (或正常子女出现机率 )的认识、理解和计算。1 给出问题假设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甲为显性遗传病 ,用A表示 ,乙为隐性遗传病 ,用b表示 ;且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两…  相似文献   

2.
一、相容事件的概率例1甲、乙、丙三人分别独立地解一道题,甲做对的概率是12,甲、乙、丙三人都做对的概率是124,甲、乙、丙三人全做错的概率是14.求:(1)分别求乙、丙两人各自做对这道题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的概率.模型判断记甲、乙、丙三人各自全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事件A、B、C可能同时发生,故事件A、B、C为相容事件.解(1)记甲、乙、丙三人各自全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P(A)=12.根据题意得12·P(B)·P(C)=124,(1-12)眼1-P(B)演眼1-P(C)演=14 .解得P(B)=13,P(C)=14或P(B)=14…  相似文献   

3.
<正>1题目[2011年高考海南生物卷第29题]图1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_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4.
题目:图1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一个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另一种病为常染色体遗传,请分析回答:  相似文献   

5.
<正>在遗传系谱图试题中,经常要应用"哈迪-温伯格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定律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运用时经常会犯错。下面以下两题为例,解释学生在计算时所犯的错误的原因。例题1:(2014年徐州市高三生物调研测试三改编)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甲病由A、a基因控制,乙病由B、b基因控制),甲病在人群中患病纯合子约占l/10000。下表为对1~4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63-64
<正>以下4道题,很多学生或无解题思路,或容易出错。笔者经过反复探索,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找出了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例1图1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 2 0 0 2年IBO初赛试题第 2 1小题 :一对夫妇 ,其后代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几率 ,则得病的可能性为 p ,正常的可能性为 q ,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 ,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 ,正常的可能性为n ,则这对夫妻结婚后 ,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   )① pn +qm ② 1 -pm -qn ③ p +m -2 pm④q +n -2 qn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1 试题分析我们可分别用甲、乙来表示这两种病 ,不防假设这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 ,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是a、b ,它们的等位基因分别是正常基因A和B。我们再…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2,(Z1)
第工卷(选择题共印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研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z)满足条件MU{l卜{l,2,3}的集合材的个数是 (A)4(B)3(C)2(D)l(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c嘟J,51118于), B(CosZ守,,inZJ),则}ABI的值是(c)v甲=吃且S甲>S乙(D)v甲二v乙且S甲二S乙(6)若直线l:y=肠一招与直线2:卡3y一6二0的交点 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含,晋) (C)(晋,合)(7)(l+i)8等于(B)(含,晋)(D)[含,晋」(A)粤 乙(e)警(D)1(3)下列四个函数中,以二为最小正周期,且在区间 (…  相似文献   

9.
问题: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以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距离。(全国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求两地距离的行程应用题。特点是:已知甲、乙、丙的速度,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甲相遇时间比丙、乙相遇时间多2分钟。要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关键要弄清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丙、甲相遇时间和丙、乙相遇时间。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即两地距离)÷二人速度和。解题方法:设A、B两地距离为x米。先算:丙、甲相遇时间=x÷丙、甲速度和;丙、乙相遇时间=x÷…  相似文献   

10.
徐涛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4-34
目前的教学实践证明 ,关于人类遗传病发病机率(或正常子女出现机率 )的计算 ,特别是几种遗传病“混合遗传”发病率的计算 ,是绝大多数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曾有作者提出“面积法”(见本刊 2 0 0 2年第 3期 ) ,为解决此类问题拓展了解题思路。但笔者认为 ,此方法加大了学生的计算量 ;解题思路及过程不够明了 ,易使学生产生混乱。笔者认为下述方法更直观和更简便。1 解题思路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 ,先将三种遗传病分开考虑 ,分别写出它们的发病机率和正常机率 ,再按照题目要求做答。分析如下 :     Aa×Aa   Bb×bb  X…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计算遗传几率时,会碰到几种遗传病同时出现在一个题里,有许多学生对这一类问题感到为难,其实掌握了方法,解这一类题也不难。请看下面的习题:例1 人类的多指对正常是显性,正常肤色对白化病是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B与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第一个孩子是白化病但不多指,那么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例甲、乙二人赛跑,从A地到B地,同时出发,甲到终点时,乙还差100米。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0米与乙同时起跑,则先到达终点的是;若让乙从起跑线超前100米,再与甲同时起跑,谁先到达终点?现用两种方法进行求解。1、常规方法解:设A地到B地的路程为s,甲到达B地的时间为t,则甲、乙二人的平均速度为:υ甲=ts,υ乙=s-t1001)当甲退后100米时:对甲: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甲=s+υ甲100=(s+s100)t对乙:跑完全程所用时间t乙=υs乙=s-s1t00比较t甲、t乙∶tt甲乙=(s+1s00)t×s-s1t00=s2-s12002由于(s2-1002)-s2<0,即t甲相似文献   

13.
一、从集合的角度认识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和独立事件1 .A、B事件互斥 ,即A发生则B必不发生 ,即不可能同时发生 ,但可以同时不发生(如图甲 ) .计算公式 :P(A +B) =P(A) +P(B)2 .A ,B事件对立 ,即A发生则B必不发生 ,即不可能同时发生 ,但必有一个不发生(如图乙 ) .计算公式 :P(A) +P(B) =1 .3.A ,B事件独立 ,即A发生则B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可能同时发生 ,也可能同时不发生 (如图丙 ) .计算公式 :P(AB) =P(A)P(B)二、各事件之间的关系1 .等可能事件不一定是互斥 ,互斥事件也不一定是等可能事件 .2 .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 ,但互斥…  相似文献   

14.
1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 ,已知含有氧元素 1 8g .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CuO  (B)Fe2 O3  (C)CaO  (D)Al2 O32 .由X和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 ,甲的化学式XY2 ,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 4 4 1% .若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 34 5 % ,则乙的化学式为(   ) .(A)X3Y  (B)  XY3  (C)X2 Y  (D)XY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3.已知 2 5g甲物质与 5g乙物质充分反应 ,所得混合物中含有 10g甲和 11g丙 ,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 .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0、2 0、4…  相似文献   

15.
新人教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已知A,B是直线l上任意两点,O是l外一点,则对直线l上任意一点P,存在实数t,使O乙乙P关于基底{乙O乙A,O乙乙P}的分解式为乙O乙P=(1-t)乙O乙A+t乙O乙B此向量等式叫做直线l的向量参数方程式,其中实数t叫做参数,并且满足乙A乙P=t乙A乙B.应用一:乙O乙A,乙O乙B前面的系数之和为定值1(.2007·全国Ⅱ)在△ABC中,已知D是AB边上一点,若乙A乙D=2乙D乙B,乙C乙D=31C乙乙A+λ乙C乙D,则λ()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试一、选择题:(每小题答对得6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1分)1.假定有两个命题:甲:a 是大于0的实数;乙:a>b 且 a~(-1)>b~(-1).那么,(A)甲是乙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问题: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每人至少1本,共有多少种分法? 显然,共有两种分配方案. (1)1,1,3型,可能马上想到分法共有C15C14C33P33=120(种).其实不然,如果设5本书分别为A、B、C、D、E,3个人分别为甲、乙、丙,那么C15C14中即包含了甲取A乙取B,又包含了甲取B乙取A,若最后再P44进行全排列,则必然产生重复,所以正确的解法应该是  相似文献   

18.
例1.命题甲:m-n是偶数,命题乙:m~3-m~3是偶数,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  相似文献   

19.
生物的遗传     
《中学生阅读》2005,(1):81-85
例1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相似文献   

20.
z一3 、、少 A 了t、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l)一(10)题每小题4分,第(1)一(15)题每小题5分,共6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已知命题甲是“A门B一A”,命题乙是“A任B”,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_、~,3,,,,,J_。~一一~ (2)若‘09·首<1,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3 (A)(兰, 二) 、4“ ~、,3 (B)(兰,1) 、一”4‘一’ ~、,_3、二,‘ (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