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很少,传统营销方式已很难促进其销售数量,因此必须创新营销模式,采用新的营销模式——教育营销。首先分析了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教育的主体及消费者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实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教育的各种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构建了开展新能源汽车教育营销体系。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实施教育影响活动,必将极大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旨在识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机会,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与商业化方向提供借鉴参考,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方法]搜集反映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商业化的多源数据,采用三螺旋模型,将基于改进链路预测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节点链”进行融合对比分析,得到最终细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机会。[研究结论]验证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思想和改进链路预测的方法识别新能源汽车技术机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未来技术机会主要集中在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磁悬浮技术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通过碳化硅材料等改进的驱动技术;通过光催化等改进的电池技术;制氢与车载储氢等。  相似文献   

3.
正"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然而,与一路狂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相比,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却相对滞后,这一现状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庞大的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引起一些问题。随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关注热点,相关的研发生产也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庆阳市为实例,调研城市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优势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汽车转型等是全世界汽车行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随着科学发展,各国政府及产业界积极应对,以节能、环保、安全为最终目标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利用已逐步成为国际汽车工业成长的重心。截至2015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将增长近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多。然而,随着而来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纯电动汽车使用蓄电池供电,所以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行驶。本文主要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的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法,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62-63
三年前《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但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7月,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仅一万余辆,私人购买的仅一千余辆。巨大的落差下,财政部等四部委日前再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包括研究免除对新能源汽车摇号、限行、车牌拍卖等限制措施,引发社会关切。新能源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何时才能开进“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战略和社会生活中愈发重要,推广新能源汽车,媒体对社会公众的科技传播不容忽视。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2004—2021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3 782篇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报道,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科技传播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动力。结果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科技传播经历了科技环保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车(2004—2009年)、产业政策激励下的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成就与挫折并存的新能源汽车(2016—2018年)和多元收益强调下的新能源汽车(2019—2021年)4个阶段。而媒体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科技传播主要受到三大动力因素的影响。第一,国家政策的驱动。政府在不同阶段出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对媒体报道量、新闻框架和媒体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国家发展话语的采用。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策略中,媒体报道被嵌入到国家发展话语中,以提高公众对新技术、新产业的认可度。第三,逐步强化的环境形象建构的需求。媒体报道也向国际社会表明,我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已经从被动的“污染解决者”转变为主动的“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6亿辆,环境和能源压力令各国不堪重负。按此趋势发展,到2015年,超过50%的空气污染物将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因此,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我国追求新型增长模式的一个方向。文章主要从铅炭电池与普通铅酸蓄电池的各种对比中,结合电动车的巨大保有量,从技术角度分析,用铅炭电池取代普通铅酸蓄电池应用于电动车,所带来的节能、环保等诸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勇清  刘徽 《科研管理》2022,43(9):83-90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型”政策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有效发挥“非补贴型”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中国目前实施的“路权优先”和“充电保障”两项主要“非补贴型”政策,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为例,应用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分析了两项“非补贴型”政策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作用虽然稍低于“补贴型”政策,但是十分显著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可以成为“补贴退坡”后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其中,“路权优先”政策作用的增幅相对更大;从区域维度来看,“充电保障”政策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路权优先”政策作用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的交通承载压力越高,“路权优先”政策作用越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形下,应在快速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路权优先”政策实施的力度,同时,要根据交通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非补贴型”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指导作用,需要对政策影响深入研究。从私人消费者决策角度出发,基于Bass模型系统引入政策因素后可得到较高预测精度的修正模型,用于分析我国政策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广的影响。研究发现,潜在采用者对其与传统汽车成本权衡较在乎,单位公共充电站可以影响约211人;我国现行政策使2013—2030年累计推广量增加5倍多;且对不同油价环境适应性良好。相关研究方法可为以后政策制定提供量化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文韬 《科研管理》2019,40(9):139-148
依据产业演化观点,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是在原有交通运输体系中出现的利基,探究社会技术体系的转变和产业政策的保护性作用对新能源汽车利基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利基层次上,存在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利基向市场利基的演化过程,且技术利基宽度与市场利基宽度显著正相关。在社会技术体系层次上,一方面产业政策所形成的保护性空间有助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转化,另一方面反映社会技术转变的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利基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比和废气治理投入与市场利基的形成负相关,而燃油价格、消费者购买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市场利基的形成正相关。据此提出根据产业演化阶段和层次设计产业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缪小明  赵静 《科研管理》2014,35(10):101-106
为了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引起的各种问题,汽车制造商纷纷致力于更加清洁的新能源汽车,开发了多种发动机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产业不同技术轨道之间的竞争,并运用1995-2010年期间的专利数据,同时对比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专利数据,分析了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创新战略。结果显示: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专利呈现出多样化组合的态势,其战略定位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庄焰  吕杰  曾松 《中国科技信息》2007,(5):212-213,210
通过对深圳居民收入与购买汽车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人均小汽车拥有率进行研究,得出深圳居民的收入与小汽车拥有率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深圳目前户籍人口人均小汽车拥有率为18.74%,当家庭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时,小汽车拥有率基本达到一户一车,并且处于稳定状态。小汽车拥有率对城市交通政策制定和宏观交通规划给予基础性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量分析探究财政货币政策联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张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然而市场化因素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却不十分显著。由此认为,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而且还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动;既需要市场与政策双向驱动,又需要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发力,并以此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雷艺 《科教文汇》2014,(24):127-128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市场日益成熟,消费者对旧机动车的观念改变,使旧机动车相应的交易量快速增加。旧机动车鉴定、评估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专业的旧机动车评估人才短缺现象日益凸显,根据市场需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通过理论、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本文通过分析该门课程中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比较,以求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作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已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但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基础件研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政策不够完善,配套设备还不够健全。在分析陕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推广应用现状基础上,结合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区域经济特征和国家战略规划等关键要素,给出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商业推广的3种创新模式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陕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早期采用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的危机意识逐渐增加,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踌躇不前。基于国外研究综述,文章剖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采用中的制约因素,如环保属性"叫好不叫座"、有限的续驶里程是采用的最大障碍等,而这些制约因素又为新能源汽车找到"绿色"市场和最初的利基市场。结合创新采用理论,本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提出了精妙的营销策略,如填补"态度-行动缺口"、识别早期采用者、采取病毒式营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