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当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蓄意掀起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恶浪之际,有人也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加入“过时论”的行列。《光明日报》1988年1月25日刊出的题为《怀疑·平权·多元》的“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结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名著,极尽嘲弄辱骂之能事。它要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采取绝对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学术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再沉渣泛起,充斥在国内外的“自由市场”。例如西方有些学者为了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企图用“科技史观”、“历史人学”取代唯物史观,用“知识价值论”、“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用“经理阶层主体说”取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用“后工业社会论”、“社会趋同论”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转变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论断,等等。迎合着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围剿,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逆流。他们四方鼓噪、八面进攻,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失效”、已经“死亡”。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它究竟还是不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在当代的命运如何?它是否仍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变革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它还有没有生命力?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面对国内外种种围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反动言行,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批判的旗帜,给予坚决有力的反驳和回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一些顽固坚持自由化观点的人极力诋毁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企图以此为突破口,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为搞和平演变制造舆论。他们攻击的武器之一,便是“过时论”。宣扬“过时论”的人提出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攻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手法,是大肆鼓吹从西方搬来的日趋衰微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说什么马克思主义不过是19世纪的一种文化现象,过时了,应该送到历史博物馆。这种贬低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搞乱了人们特别是一些青年的思想,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予以彻底批判。本文试图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资本论》的现实指导作用,来揭示与说明“过时论”的悖理与荒谬。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人提出的“灌输过时论”观点,以及人们对灌输理论的误解,详细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必要性。为了提高灌输的效果,我们必须丰富灌输的内容,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全面分析灌输客体,创新灌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攻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手法,是大肆鼓吹从西方搬来的日趋衰微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说什么马克思主义不过是19世纪的一种文化现象,过时了,应该送到历史博物馆。这种贬低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搞乱了人们特别是一些青年的思想,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予以彻底批判。本文试图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资本论》的现实指导作用,来揭示与说明“过时论”的悖理与荒谬。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虚拟马克思主义”问题,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信息社会”的适应性和适用性问题。有人认为,随着“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到来,产生于工业时代并适用于工业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也有学者认为,“信息社会”的许多新现象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分析的范围,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把握信息社会实质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毫无根据地指责、批评,甚至有意歪曲,妄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说明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大肆诋毁和攻击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其主要论调有三:一是“过时论”,说“马克思主义只是十九世纪的一种文学现象”,一百年后的今天已经“陈旧”、“过时”了,“应该送到历史的博物馆去。”二是“学派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充其量只不过是近代各种理论思潮中的“一派”,在各种学派中只能是一家,不存在谁领导和指导谁的问题。三是“割裂论”,即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人为地分割成“革命的”和“建设的”,声称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创始人苦死冥想出来的,是空想的。提出要解决当代中国的许多重大问题,必须创立所谓的“现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系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题转换论”者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要转变到“建设”上来,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毫无二致。“主题转换论”者所要实行的在价值观念与价值标准上的“转换”的根本错误,是在于未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其实质是用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起码是为资产阶级所欢迎的思想体系来代替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丰富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主题转换论”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某些地区风云变幻,敌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人又猖狂活动起来了。我国也有少数人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有的人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竭力贬损、否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重读《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这篇列宁著作,对于我们辨明是非,坚定信念,在目前确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崔自铎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我们共同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关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我想分别论及以下三个问题:1.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对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作出明...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马克思文本中某个论点的过时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指出尽管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但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它仍然是我们时代最具真理性、最具影响力的学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的哲学认识论研究有一种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太简单、太含糊了”,“忽视了认识的主体性”,“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沦的引申”,应予以扬弃。有些同志提出“选择论”、“重构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简言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已经“过时”。对此,我谈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王亚峰,刘俊荣苏东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国际上和国内存在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开始有所蔓延。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无用”论,就是突出的表现。由于国内的一些地区或部门,在工作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国外的敌对分子和国内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散布什么“过时论”。我们认为,在现时代,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过时”,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正焕发着科学的青春,一次新的即第三次理论高潮正在孕育并即将兴起。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早已成为国际性的概念。历史证明: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象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革命学说那样,发生过那么大的影响,曾经如此深刻地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也遭到了与其他伟大思想相向的命运,在历史进程的漩涡中,马克思主义遭到各种各样的解释,就连马克思本人也被分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要不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此,一些人特别是民办高校的一些管理人员思想中存在不少模糊认识,突出表现为: 一是“无用论”。有人认为民办高校学生自费上学,工作自找,就业竞争激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成绩再好找工作也不管用,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二是“无必要论”。一些人把民办高校同私营企业简单类比,因而认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国有高校的事,民办高校无此必要。三是“无条件论”。有人认为,民办高校没有专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加之外聘困难,所以,民办高校不具备开设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反对马克思主义,这是当代西方的一股社会思潮。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全面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哲学自然观上,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卢卡奇等人开创的“新马克思主义”传统,歪曲马克思的自然观,捏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观问题上根本对立的事实,攻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试图通过评析法兰克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论,西方经济学真理论,几乎形成了一股思潮。有人主张彻底改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行经济学的“科学革命”;有的学校的经济学科院系已取消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一些搞了多年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将兴趣移至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等。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如果从根不上改变一门学科的对象,也就等于取消了这门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社会生产关系不能变,政治经济学不能取消。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  相似文献   

20.
《济南大学学报》2005,15(4):90-90
杨杰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元典性研究的当代价值》一文中认为,在当今异彩纷呈的美学理论探讨、争鸣中,一些标举“现代”理论的学说,各自以不同的西方哲学思潮为学术背景和理论指导,试图消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他们的逻辑起点是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解读中寻求突破口,或明或暗地得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此奠定自身理论存在的价值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