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带一路"汉语教育与文化传播,是推动"语言互通",实现"五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游戏化学习兴起,代表着未来学习模式和教育改革新方向,可以极大提高学科教学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利用信息化和游戏化技术,通过引入游戏化学习等新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模式,进行汉语教育游戏化机制的设计研究,探索新型汉语教学方式,满足信息化时代下汉语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服务于"一带一路"汉语教育和文化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教育游戏在探究学习中的应用模式、应用策略和应用效果.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游戏化探究学习模式,其次在此学习模式指导下结合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推出的<农场狂想曲(Ⅱ)>教育游戏开发了"农场狂想曲"探究学习课程,之后在某中学进行了试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游戏化探究学习模式确实有助于发挥教育游戏的优势,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帮助新时代青年面对和适应不确定、不可预测的未来,是高校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应相互融合、协同育人.基于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而形成的思政课五步教学法,综合运用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等教学活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化导向、故事化讲授、合作式学习、游戏化教学、智能型助教"新教学范式,可以实现有趣、有效、有用的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乔爱玲  龚鑫  韩涵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86-92,99
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能有效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兼顾教学的知识传递性与学习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文章基于概念支架理论,针对"装机模拟器(PC Building Simulator)"游戏设计了图文和视频两种外部概念支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研讨不同支架条件下的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心流体验和学习效果.结果表明:在游戏化学习环境中,外部概念支架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游戏内容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外部概念支架与无支架相比,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图文版外部概念支架使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显著提高,并且学习者的心流体验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游戏化学习是将教育游戏融入课程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并培养正确态度的过程.文章通过梳理近十年国内游戏化学习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设计与开发、网络技术融合、学习环境、游戏化学习社区以及应用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综述,最后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魏颖 《考试周刊》2011,(35):139-140
我国目前在教育游戏研发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之有效的关于教育游戏应用方面的设计模型和设计理念极为缺乏。教育游戏可以作为一种游戏化学习环境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型学习模式、教育游戏展示方式、探究型学习模式下学习理论和教育游戏的内在关系来分析教育游戏展示方式研究的独特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游戏化学习"是将教育游戏融入课程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在学习动机激发、知识学习、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本文以高职课程《茶文化与茶艺》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运用游戏化内容与方式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应用与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谌启标 《教育评论》2014,(2):155-157
创业学习是创业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研究者基于不同学科理论提出创业学习的内涵和本质,主要有"知识说"、"行为说"、"过程说"和"结果说"。研究者提出了创业学习的多种模式,诸如三位一体模式、试误过程模式、发展阶段模式。研究者对创业学习的变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个性特征、过程特征、教育特征与环境特征。创业学习研究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创业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理念进行中职数学课程设计,并开发出一款教育游戏《数学号》,以此进行教学实践,探讨课程中需要的学习支持工具与资源;论述学生和教师在此课程中的活动设计,并从学生自我感知学习成效、在知识方面的收获及对"游戏化学习"评价三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将游戏化学习理念应用到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游戏与教育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内在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将游戏化学习理念分别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有机结合,探索游戏化学习与有关学习理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教学手段,并将其应用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目前在教育游戏研发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之有效的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和设计理念极为缺乏.教育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一类教学媒体来看待,也可以作为一种游戏化学习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学习动机、流体验、有效学习环境和教育游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为取向,通过流体验激发学习动机的"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教育游戏设计理念,以期为教育游戏研发人员提供一个新的且可操作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与游戏是幼儿园的两种活动,教学游戏化与游戏教学化是二者相整合的主要途径.当前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对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的概念理解模糊不清,片面看待游戏与教学间关系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需要聚焦深层问题,明晰"化"字的涵义,进而将"游戏与教学的单维度关系"上升到"游戏精神与教学精神的双维度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育游戏是我国趣味化教学的一大方式,也是信息化教育的一大热点。教育游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游戏中所蕴藏的教育能量是学校教育实施的强大推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助力。本文通过对教育游戏基本理论的阐述,设计开发教育游戏的基本过程以及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深入开发教育游戏,使教育游戏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A2):104-105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多年,小组合作学习一直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推广。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一的小组合作模式并不受学生青睐,因而作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探索将游戏化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验证。实践结果表明,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游戏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组织变革的角度来看,研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模式,是对大学组织变革理论的进一步解释,也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丰富.从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化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正在为建设一个成熟的学科体系积累前期条件,因此,从组织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基于"三螺旋"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对创业学院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琳琳 《学周刊C版》2020,(2):176-17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幼儿园教师也逐渐深化了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确立了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意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对外界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形成正确认知、吸收大量信息、形成综合能力、实现个性化独特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健康发展.对此,文章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校友是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向实战化、长效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然而国内对于校友助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式却鲜有研究.文章通过采集国内外校友助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近百份资料并进行归纳,提炼出阶段渗透、多元平台构建、精神培育和创业创新中心、创业资源整合、创业师资协同、创业课程渗透等国内外多种规律性模式,提出了在模式构建中需把握的几点启迪,为我国高校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助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理论纲要.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学习方式。游戏化教学,是将教学因素和游戏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传统游戏教学的延伸。本文在明确游戏化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数与代数"领域,总结出了游戏化教学具体案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体验式学习理论与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的良性融合入手,将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设计进行课堂化改造,以体验式学习为教学理念、以拓展培训项目为教学载体,探索创业感性认知的课堂化、普及化教学方法,科学提高整个创业教育过程的效果,实现培养学生内在创业精神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转型期,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具有较高理论文化素养,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应当秉承"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并结合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原则"、"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融合追求的原则",通过将各类型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以跨专业的联合教学来深化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以社会化的合作模式等途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