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现在的中高速稳步增长。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作出的最新调整与理论创新。新时代,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来源,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特征,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之处等,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为适应和引领新形势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我校英语专业以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法律英语,公安英语,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等为创新,实现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使英语更加专业化,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经济战略新形势下,经济贸易活跃的广东珠三角地区企业亟需创新技能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机遇,转变观念,从供给侧着力进行创新,增强学生核心能力和技术能力,培养与供给创新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珠三角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农村金融发展必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发挥金融服务作用。在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会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基础上,指出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河北省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产生了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刺激政策消化等经济问题,为了化解经济新常态下的种种经济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改革思路。从理论渊源上看,供给侧改革思想源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实践化。为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成背景和基本原则,探究了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0,(1):50-54
自中央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带来了显著效果,煤炭、钢铁、铁路等寡头垄断性行业效果良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阶段,中小型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理想的问题逐渐凸显。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及成本-收益模型,从微观层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资本、劳动、创新等制约中小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阻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经济发展特点所提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讨论内容之一,本文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理念的主要来源,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并重点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学术语,是指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  相似文献   

9.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台背景和基本内涵,本文旨在提出我国目前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应解决策略,明确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任务和三方面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与需求侧改革相对而言,二者辩证统一,紧密联系,应有效配合共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搞活微观,增强企业竞争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其根本目的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迅速成为学者和官员探讨的热点。部分学者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制度供给与创新,但尚未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制度供给滞后问题。鉴于此,文章探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回顾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演化路径,并从制度供给视角分析供给侧改革中制度供给滞后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从制度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两方面分析制度供给滞后的原因,据此提出了通过增强制度需求主体表达意愿、提升供给主体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等措施来有效防范制度供给滞后现象的发生,确保供给侧改革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对社会人才供给和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原因、出发点及创业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供给优化,旨在更好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高校和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对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社会培养人才必须面临的问题,在理解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关系后,提出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培养的"人才供给"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以及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职教育深化内涵建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从制度供给、人才供给、要素供给三个维度剖析现阶段高职教育供给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和逻辑必然。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质量、效率和创新三个核心内涵,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相似文献   

15.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目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集中精力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歼灭战"。由此,我联想到教师供给和学生需求的关系。在教师供给侧方面,存在教学观念陈旧、创新精神较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整合不  相似文献   

16.
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方式、创新理念和教育方法引领学校德育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德育教育存在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失衡问题。以学校德育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内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学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内容和创新路径。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正确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促进新的产品进一步满足潜在的需求,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往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阶段已经结束,通过需求拉动经济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此时就要转变思想从供给端探索新经济的改革之路.而处于我国金融体系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也迎来了转型创新的关键时刻,其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矫正扭曲的资源配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供需错位",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成为促使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重要举措。在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于知识经济的功能更加凸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由于民众思想政治状况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通过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教育,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诚信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统一起来等层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性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之间的逻辑来看,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创新又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制度红利。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困境,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差距较大、治理技术及其实践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治理主体间的价值认知和参与理性异化明显、治理的制度设计难以激发供给侧活力。为此,我国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治理技术手段的创新、重塑职业教育治理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治理设计的落实机制,进而切实推动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培育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动力,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