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出发,主要关注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式,并结合自组织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动力学方法论及演化途径方法论等来组织一种虚拟学习社区自组织治理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2.
以目前较受欢迎的新浪SHOW"天涯PS学堂(图艺)"、水木社区"计算机网络研究论坛"和网上人大"杨老师论坛"三种不同类型组织模式的虚拟学习社区为例,分别从角色类型与职责、角色交互方式与工具两方面,对虚拟学习社区角色结构进行分析。从组织关系内容和组织关系强度两方面,对组织结构做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虚拟学习社区角色结构和组织结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内地中小学校园网设施的完善和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深入,在中小学校园网基础上建立虚拟学习社区成为了校园网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为了使虚拟学习社区适应中小学的组织特征和教学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组织结构特征、多种社区工具及信息流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多组织空间的中小学学习社区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了PRIME中小学学习社区平台;基于该平台4年多的实践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和验证了多种应用模式及其有效性。该研究的设计方案和应用模式对中小学学习社区的建设和应用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组织与虚拟学习社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学习社区既是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又是学习者交流情感、信息,寻找支持和归属感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成员能持续地不断通过学习得到进步,同时培养自己协作精神并实现组织每个成页的共同进步。由于两者存在共同性,在设计虚拟学习社区时,可以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可以将网络学习社区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形态。从实践来看,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的发展要远远好于被组织网络学习社区。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有很多优点值得被组织网络社区学习,同时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本文就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存在的缺点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们在创建教师网络学习社区时往往是以被组织的方式,但教师网络学习社区作为网络虚拟社区的一种类型,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应用自组织和被组织的相关理论探索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建设规律,有助于我们认清问题实质,更好地指导教师网络学习.  相似文献   

7.
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形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学习社区可以被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类型。自组织的网络学习社区具有结构开放、学习方式灵活等鲜明特征。本文主要讨论自组织形态的网络学习社区,并将两种形态的网络学习社区进行了初步比较。笔者认为,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在网络学习的某些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应该引起远程教育机构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视野下的社区志愿服务及其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呈现"自上而下的他组织"和"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的发展模式.笔者借助自组织视角来探讨了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路径:必须转变社区建设的思想观念,基于"自组织"理论开展志愿服务;必须搞好基层社区的调查研究,基于"自组织"程度开展志愿服务;必须实现规则体系的有效创新,基于"自组织"机制开展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教学设施,虚拟社区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虚拟学习社区研究也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网络传播模式使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趋于平等,学生主动性加强。因此,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化成为完善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清华大学的网络课程《数字媒体基础》为案例,通过虚拟学习社区中组织的建构与组织文化的建设,探讨进一步完善网络学习的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在网络教学中对远程学员进行辅导、答疑的实践,探讨了目前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促进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组织策略。主要从成人学习者使用虚拟学习社区的必要性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组织策略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网络教学中对远程学员进行辅导、答疑的实践,探讨了目前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促进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组织策略。主要从成人学习者使用虚拟学习社区的必要性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组织策略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形成了许多基于Blog的虚拟学习社区。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个Blog虚拟学习社区——"东行记"进行量的分析,从网络密度、小团体、中心性等角度探讨了"东行记"的在线社会网络结构,并且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记忆和认知的功能,整体搭配不良的组织结构会阻碍组织和个体的发展。本研究认为,网络学习社区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环境具有更优越的组织结构,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功能更为健全、结构更为合理的网络学习社区模型,并对其中功能模块的设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出于长期以来政府推动的惯性使然,政府管理走向社会治理需要巨大勇气。在政府革新的背景下,自组织的社区教育有了一定的生长空间。在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中,互联网技术为社区居民寻求群体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技术路径,尤其是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即时通讯联络工具、情感交流平台,为社区教育的自组织运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他组织"、"自组织"以及"他组织和自组织并存"的特征。在"他组织"的积淀下,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朝着"自组织"学习迈进,逐渐走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基于学习实践的自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他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逻辑起点;"自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保障;"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本真追求。  相似文献   

16.
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超循环理论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生活在现实社会不同领域的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学习功能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从生物大分子向细胞生物进化的过程极为相似.文章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探讨虚拟学习社区的超循环过程,并从循环主体、循环因子和循环系统三个方面对影响虚拟学习社区超循环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参与者的目的性和参与度是虚拟学习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健全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是虚拟学习社区成长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机制是虚拟学习社区健康发展的保障.本研究旨在为如何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生成和运行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青少年"自组织"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截止到2008年初,全国有各级、各类青少年自组织超过80万个。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自组织"明显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倾向。其中,尤以尊重个性张扬、虚拟组织实体化、重视社会影响力、积极提升组织化程度等新社会人文环境特征显著。青少年"自组织"作为新时期文化环境中的新型青少年意识形态一种重要体现方式,还需要不断加以观察、研究,并切实提供实际帮助,才能够最终达到通过服务青少年"自组织"进而了解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依靠青少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逐渐深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网上虚拟组织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网上虚拟组织是一个来自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其形成原因有其社会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行为学基础和组织学基础,它的构成主要有网络讨论交流、亲友联系、共同爱好、游戏社区等形式,正因为它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多样性、开放性、随意性、松散性、娱乐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而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不少人沉迷其中,乐此不疲,荒废学业,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因此。分析研究网上虚拟组织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个案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选择了典型案例对远程教育型、校园教育辅助型和社会教育型这三类虚拟学习社区,从组织结构、学习模式、社会网络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虚拟学习社区已成为学习者网上学习的主要场所,构建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需要考虑其组织性、目的性和规范性;持续有效的交流是维持虚拟学习社区活跃性的关键。“很少有人能讲清楚如何构建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虽然可以利用技术建立类似真实世界的社区,但却不知如何有效组织社区成员的社会性交互,成员充满孤独寂寞的情绪,缺少活力与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