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中作文教学,目前一般都是按文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但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的日常个性化写作远远超出这几种"标准化"文体的范围,呈现出多元面貌。然而对于考试评价而言,这样的写作状态增加了学生在考场竞争中的"风险"。笔者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出发,区分了"个性化写作"与"考场写作"。本文拟从"考场写作"的维度探讨一下考场作文训练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一、考场作文训练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冯敏 《教师》2012,(16):75-75
议论文是考场上常见的一种文体,也是初中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一种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教育阶段议论文写作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要求一般是600字左右。可是一些同学议论文写不长,即使写长了也是胡拼乱凑,思路混乱。那么怎么写议论文才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呢?这里教给大家一些给议论文“增肥”的小窍门。  相似文献   

3.
议论文是一种大众化的文体,也是高考作文写作相对稳妥的一种文体,但平时写作议论文时,很多学生只会正反举例,这样虽然也能够讲清道理,但往往给人一种平板单薄之感。所谓剪辑组合,就是在议论文写作中,从两种或两种以  相似文献   

4.
吉丙其 《语文天地》2012,(15):42-43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考查虽然要求是"题材不限",但实际上,使用议论文这一文体进行写作,能够更好地行文,也能够使学生获得更高的作文分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好议论文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获得一个满意分数。议论文是一种以逻辑、推理和证明这三个步骤来完成的文章。通过这三个步骤的环环相扣,作者的观点得以阐述并获得事实论证,所以,议论文这一文体是一种在实际生活中有广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重视"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缜密思辨能力、养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良好的思维品质、缜密的思辨能力正是写好议论文不可或缺的根本性要素。反而言之,没有良好的议论思维品质,想写好议论文大概只是一种妄想。就实际教学而言,议论文是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学生作文选用最多的文体。探究学生的议论思维的培养对策,是当前议论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命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将力求呈现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并辅之以相应的对策,或许对破解此困局能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的高考作文题目中有明确提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从命题角度看,高考作文试题给了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度。按理说如果题干上没注明文体,那就尽量写记叙文,一是因为记叙文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文体,理应有发挥余地;二是因为记叙文更容易感动人,获得阅卷者的青睐。然而,在考场作文时,考生十有八九选择写议论文。原因何在?笔者试作探讨。一、高考"重议弃叙"原因分析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占到八成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议论文的特点所决定。议论文写作非常"保险",套路也多,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也最容易把握,确立主题后从正反、古今等角度选几个例子,第一段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重视“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缜密思辨能力、养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良好的思维品质、缜密的思辨能力正是写好议论文不可或缺的根本性要素.反而言之,没有良好的议论思维品质,想写好议论文大概只是一种妄想.就实际教学而言,议论文是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学生作文选用最多的文体.探究学生的议论思维的培养对策,是当前议论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命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将力求呈现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并辅之以相应的对策,或许对破解此困局能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体不限命题作文,是指围绕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各种文体的题目。作者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文体来写。比如2004年山西作文题"你准备好了吗?"既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写成散文、杂文。文体不限的作文题,可以使每个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擅长写议论文的可选择写议论文,擅长写记叙文的可选择写记叙文……那么,怎样写好这类考场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无疑是作文,而议论文是考场作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大体离不开精巧的整体结构。本文主要从议论文的常见形态来谈谈指导学生快速搭建考场议论文框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范议论文的方法。考场议论文常见的形态如下: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两三个不同角度或层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结尾部分或照应中心论点,或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其中的关键在论证部分,如何从两三个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0.
议论文是高中生在高考中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对于议论文的写作也是高中写作最主要的训练内容。如何安排一篇议论文的结构是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时的难点,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了学生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合理地组织一篇议论文应该注意的方面,现总结出来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议论文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王占品 《成才之路》2012,(24):54-35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全国高考的主要作文题型,考场上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文体是议论文,把给材料议论文写好的关键是把"始发叙述"写好,而这正是现在广大考生写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教师要探讨材料作文"始发叙述"的写作,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和广大考生写好材料作文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文体不明是当前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一种弊病,因此,写作教学中规范的文体训练应引起高度重视。记叙文和议论文是每一个高中学生都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文体,特别是议论文,要切实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2004年高考考纲中,写作题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今年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笔者分析,加上“其他体裁的文章”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也表明考纲留给了学生选择文体的更多的自由。因此在备考方面,笔者建议: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体,而且要适当地了解其他文体的写作特点,不妨尝试一下其他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例证法是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因为任何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我们主张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例证法。而现实中也的确如此,近几年全国卷考试作文题目多是新材料作文,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上都选择议论文文体来写,在议论文写作中用得最多的论证方法就是例证法。要想在短时间内树立自己的观点,说服阅卷老师,学生在例证法使用上是可以有许多讲究的。(一)所选事例必须能够证明观点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典型性",它必须切中论题,瞄准论点,具有"向心力",是正中靶心的"十环"材料,而不是那种与论点  相似文献   

15.
邵国钢 《孩子天地》2017,(5):242-243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常见的文体,也是高中作文教学和考试的重点,而学生写作中文体不明且缺乏议论文基本格式训练,制约着中学作文教学。“三论五段四步骤”立足于议论文的基本格式,从文章结构、外在段落、内部立论、写作思路等出发,指引学生写作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论证充分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以其观点的鲜明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成为高中生写作的常选文体。据高考阅卷场的相关分析资料得知,高考中考生选择议论文写作的约占70%,这充分说明议论文写作在高考作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一些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选用的事例不能紧扣论点,缺少必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相似文献   

18.
<正>议论文似乎是一线教师、学生最推崇的文体。教师和学生强调,高考作文"最好不要选择记叙文"。究其原因,记叙文难写出亮点,难表现深意。高考记叙文最终的得分,也让教师的"友情提示"又有了充足的理由。一、功利评判,致使记叙文写作行路漫漫1.考场作文等级评判,影响记叙文分值考场作文发展等级评判有四个标准:其一:"深刻":透过现象揭露本质,侧重体现事物内在因果  相似文献   

19.
何伟 《新高考》2011,(2):11-12
议论文是考场作文的常用文体,许多作文虽论点鲜明,但素材运用存在严重问题,实令人遗憾。有人将议论文写作比喻为:"观点是果实,结构是树形,语言是绿叶,论据是枝干。"对于论据,尤其事实论据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枝干强壮才能叶茂果甜。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议论文写作有较强的方法性,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归谬法等。事例论证是议论文论证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但许多考生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存在很多问题。在此,笔者想就事例论证的注意事项给考生做如下几点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