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水资源管理实际,从受水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及相关设施运营和高效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而水污染又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汪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严正指出:“我国水资源存在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其中水污染的问题最大、而且越来越严重,冶理的难度也最大,正如汪部长指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记者: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措施之一的南水北调工程,日益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您是中科院水问题研究中心的主任,希望您能谈一谈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 刘昌明主任:从利用角度看,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我国水土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水资源仅占19%。第二,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各地水资源年内与年际分配变化很大,丰枯  相似文献   

4.
节水在高校     
北京处于水资源匮乏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只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0。随着近年城市入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市对水的需求早已远远超过水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韩雁  张士锋  吕爱锋 《资源科学》2018,40(11):2236-2247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京津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本文从水资源系统对经济、社会系统的支撑角度出发,选取11个主要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水量、水质、水域、水流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外调水对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都属超载,天津、北京尤为严重。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水资源系统,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的主要因素,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子。外调水对改善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贡献,尤其是对北京、天津的影响较为显著。在水资源短缺时期外调水的影响更为明显,在2000年特枯年,天津市引滦与引黄入津使得水资源承载力提高了13%。南水北调使得2015年北京、天津两地水资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5%。外调水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研究为京津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对于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是人类活动的资源,是万物的命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地球上70%都被水覆盖,但是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缺很少,我国水资源呈现较为严重区域性分配不均的状况。因此我国开展南水北调等工程,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随着全球变暖和工业的发展,新时期我国水资源面临了更严峻的挑战。本文阐释了新时期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同时对新时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将“南水北调”工程列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重点工程之一,这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所谓南水北调,是指把长江流域一部分多余的水通过调水工程送到黄河及其以北地区,向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补充水源的一个超大型工程系统。它是在50年代初研究黄河、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不足,且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在此种情况下,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将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运用于水利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为水利工程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资料信息,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文水资源管理应用于水利工程中重要性,研究了现阶段水利工程中水文水资源管理的应用现状和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近几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我们的用水效率却极其低下,水资源已成为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水与人类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不均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注的焦点。当前提倡构建节水型社会,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就是为了有效缓解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我国当前水资源现状,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提出几点水资源面临迫切问题并分析出几点建设性措施,为今后更好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我国民族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建设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特大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名牌,而水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水污染的加重,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专家学者以及老百姓的关注。由于水的广泛性,决定了水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的论题。水资源保护作为其中一个重大课题,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全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存在着时空和地域性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地区不仅是资源性缺水,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是我国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本区水资源相对贫乏,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水与其它资源很不匹配。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并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建议,如能得到实施可望在一个时期内不靠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而逐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们认为这是符合我国目前基本国情和华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朱振华 《金秋科苑》2008,(14):12-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我国民族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建设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特大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名牌,而水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水污染的加重,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专家学者以及老百姓的关注。由于水的广泛性,决定了水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的论题。水资源保护作为其中一个重大课题,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全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存在着时空和地域性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地区不仅是资源性缺水,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当然,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只有牢固地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很多省市为了控制人均用水量,制定了很多办法,主要以调整水价来控制,但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水资源足迹是真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水资源足迹核算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甘肃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了2000年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省全社会的水资源足迹为221.231×108m3,人均水足迹为865.24m3/人·年和2 371L/人·天,大大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虚拟水计算基础上的水资源足迹衡量不仅深刻刻画了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情况,同时对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启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进口.  相似文献   

16.
李健 《科技风》2015,(6):219
我国地幅辽阔,具有巨大的水资源蕴含量。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又非常少。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水资源产生了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笔者立足基层环保工作,详细分析了农村水污染的特征,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9%。现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缺水或严重缺水。更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解决我国北方黄河断流与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危机出发,讨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介绍了南水北调路线方案;分析了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南水北调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对南水北调的实施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虚拟水交易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本文介绍了虚拟水和虚拟水交易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的水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的建议.作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将更加显著,中国要在3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1.5×108t粮食生产能力难度比较大,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粮食缺口,虚拟水交易成为解决此缺口的一种选择.作者根据全国目前实际缺水量,结合其它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虚拟水交易需要解决300×108m3的水资源缺口,需要增加进口粮食3000×104t.增加进口3 000×104t粮食不会动摇世界粮食市场,我国外汇储备能满足粮食进口的需求.虚拟水交易对农民增收也是一种机遇.与南水北调工程相比,虚拟水交易成本比较低.因此,作者认为增加进口3 000×104t粮食解决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是可行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北京市水资源保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利用水足迹对北京市水资源占用进行估计,得出2006年北京市水资源实际占用量为138.28×108m3,能更真实反映北京市水资源实际占用情况。从产业结构及消费构成分别分析了水足迹的情况,得出农作物和动物产品虚拟水消耗是水足迹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粮食及肉类是耗用水资源的主要消费产品。北京市水资源压力为1.37,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产品引进、生态环境保障、动物类及农作物产品用水相应水资源压力分别为:0.082、0.135、0.570、0.016、0.350和0.213。市外引入水资源高达59.78×108m3,对外依存度为0.43,说明北京市本地水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北京市水足迹组成及水资源保障情况得出结论,市内用水结构优化、虚拟水引进及南水北调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