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词的多义义场是一个系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常用词多义义场中各义项之间的异同,可以厘清常用词词义历史发展的脉络,还可以揭示词义演变的规律,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英语中有许多一词多义的词汇,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才能确定。一词多义(Polysemy)是指英语语言中,一个词或者短语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译成两种以上的含义。在阅读理解题型中常有词义猜测题,这种题型是从文章中选取一个词(有可能是生词,也有可能学过),让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单词有一词多义或一词多类的情况.一词多义就是说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属于几个词类,所以往往又有几个不同的词义.确定词义很重要,但也不容易,不是翻翻词典就行的,弄错了往往会贻笑大方.如:  相似文献   

4.
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及引申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多义现象的形成源于词义的派生,即词义的引申.如“兵”词.本指“兵器”,引申之,又具有了“兵士”、“兵事”义,使“兵”具有了多种意义,变成了多义词.问题是,词义的引申是如何实现的?词义的引申是随意的吗?仅从词义引申的途径、从词义引申的方式,从逻辑事理方面探讨词义引申的规律,至多让人知道某些条条框框,死记一些词的引申义发展的情况而不能让人举一反三,更没有能够回答上述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都缺乏深度,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我在教学中引进或强调了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的概念,实践证明这对学生整体把握词义系统、加深学生对汉语字词的理解都是事半功倍的.如“兵”本指“兵器”,兵器是战士打仗用的,所以它又指“战士”、又指“打仗”.三种意义是相关联的,“兵器”战士用来打仗.“战士”用兵器来打仗,“打仗”战士要用兵器.贯穿三个意义的线索是“战士打仗(的)兵器”.这就是“兵”一词的意义引申线索.说它是词义的引申线索,就是说只要把握住了它,就可以融会贯通“兵”的所有意义和用法;把握了它,就可以把“兵”的所有意义串连起来,加深对其词义的综合认识程  相似文献   

5.
词义是词所表达的内容.词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适应人们交际的需要,按照本民族的心理习惯和语言特点,而不断发展变化,由此而形成"一词多义".在同一个词的各个引申义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词的相互有机联系的词义系列,就是词义系统.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其词汇非常丰富,其词义系统也相当周密.在我国传统词汇研究中,较早而且最明确地提出汉语词义系统的理论,并且把它贯彻到具  相似文献   

6.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中词汇的多义现象是人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词义变化的结果。英语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大部分英语词汇都是多义词。论文将从一次多义现象的概念入手,讨论多义词词义发展的途径、发展的过程和词义演变中人们认知发展的过程和认知机制,在多义词的教学中应强调典型词义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各项词义演变策略,并且要注意到词义演变策略的文化差异。多义词的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掌握好多义词对学习和的词汇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一、词汇理解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在翻译过程中,首先接触的便是词。要正确理解一个词,一个词组,必须根据上下文,确定各个词的词义,切忌孤立地对待语言现象。否则,总是不可避免地歪曲原文的意思。词汇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义词的理解 原文有些词本身是多义的。翻译时要瞻前顾后,从上下文中判断该词的具体含义。译者必须具备这种结合上下文辨别多义词词义的能力。下面举一些译例,借以说明词汇理解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词的语义分类基础上进行英语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同义词 ,反义词的比较 ,分析词义比较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词义比较教学法能够从多方面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水平的提高 ,帮助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更好理解词义 ,掌握词义的变化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词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词汇系统中词与词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因而词义与词义之间就出现了多义、同义、反义、同音等种种相对关系,形成词汇系统中错综复杂的词义交叉现象。分析和研究词义的各种交叉现象,对于提高辨析词义的能力,正确理解和掌握词的意义、特点和用法,都有一定作用。本文打算对词义交叉的几种主要现象进行简略地分析。 43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对文言词汇的词义难以掌握,尤其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多义及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理解不了,把握不住,区分不开。这是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为了比较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这几种特殊现象,除了按一般古汉语著作中有关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多义及词类活用的阐述来讲解外,还可以从读音上来加以对照和区别,找出一定的规律,便于初学者理解、记忆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一词多义是词汇教学的难点。从认知角度看,词义延伸遵循着一定的认知规律,基于经验主义,主要有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的模式。文章以形容词“hot”为例,分析了隐喻认知在其词义延伸时的方式与作用,并说明利用人类认知的共通性来研究词汇的多义现象,不仅能给词汇学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历时性的研究平台,而且在外语教学方面可以有效地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以帮助学生突破词汇大关。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英语中,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往往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因此,词义选择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翻译工作离不开理解与表达,理解是先决条件,表达建基于理解之上.有人会说:“词义有何难,查查词典不就行了吗?”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翻译中,我们要善于在许多不同的词义中选出最确切的词义,这是正确理解原文,确切忠实地用译文加以表达的一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中"一词多义"是一种非常普遍和重要的语言现象,因为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核心是词义。而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和转喻,一词多义就是在原型义的基础上,在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下向外拓展的,而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能体现认知主体的一定的思维特点,因此,对英汉人体词的对比研究不仅能揭示一词多义的拓展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规律。此外,一词多义的研究也能证明词义是文化的载体以及词义具有体验性。  相似文献   

15.
要攻破古汉语难关,必须重视古汉语中一词多义之间的内容联系。一词多义是由词义发展而形成的,词义发展的规律基本是本义到引申义,各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行”字,在甲骨文中作兆,像个十字路口,本义是“道路”的意思,在《诗经》中“女执懿筐,遵彼微行”,从“道路”引申为“走路”,《论语》中又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由动作涉及的对象引申到动作本身,属于词义转移,由“行走”再引申为“走了”,由此可见词义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掌握词义时要努力发现一词多义之间的线索,从而揭示词义的系统性,决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孤立的义项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一个词语拥有多种意义的过程中,人们从基本义项出发,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方式,将新词义赋予现有的词汇。以"heart"为例,探讨了一词多义的产生机制及认知过程中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田秋香 《成才之路》2022,(4):122-124
"一词多义"是语言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意聚合的情景,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征,在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汇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中的多义词对学生学好英语大有裨益,教师应重视"一词多义"的教学.文章从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入手,对英语...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里,并存着一词异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词音和词义关系的假定性,使词的多义现象有了可能性。受人类发音器官限制,词音异化的条件是有限的;作为人们思维活动成果的词义,随着人们思维认识的发展变化,具有无限性。以有限的词音表达无限纷繁多变的词义,自然有困难。于是,一词多义,势在必然。此外,词的新义的形成总是以既有词义为基础,且往往是既有的词义的派生物。把词的基本意义和派生意义统一在同一语音形式里,不仅表达上经济,也便于人们了解这一派生的新义。有了这种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词在长期流  相似文献   

19.
词义联想四法山东赵泽福一、多义联想一词多义,一身兼数职是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本来文言词语数量就相当大,再加上一词多义,有的多达几个、+几个,甚至几十个义项,这就使本来已经够多的文言实虚词更难招架。因为每个文言词在具体语境中都是以某一固定义项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一词多义现象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