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出台对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社会体育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4,(4):12-17
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凸显出专业培养目标的"通才"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谨性与应用性、课程体系的广博性与动态发展性、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与靶向性、课程实施的连贯性与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制度化等特征。提出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定位,培养体育与休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拓宽休闲体育课程的覆盖面,体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发展;加强休闲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上体现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立第三方专门机构,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休闲体育专业审核制度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的问题已日益引起高校各个专业的重视,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尚属起步阶段,以课程设置的结构为依据,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并对在综合性大学中进行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中介与载体,新的时期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美日两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有较好借鉴意义。在借鉴美日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较研究法、调查访谈法.针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南省6所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析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征,以此找寻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专业课程平均学分为101.1学分,平均学时为1741学时.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各校学时、理论课与术课间差距较大,专业选修课程比例不高,各校专业限选课程开设方向大致相同,但各校专业限选课程的学分、学时及课程门数差异较大,专业限选课学分与<规范>中学分要求相当,但专业任选课学分与<规范>中学分要求差别较大.建议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潮流,在专业选修课中多开些当今社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8.
针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社体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从新文科视角,分析社体专业课程结构现状、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目前社体专业课程结构存在通识课与学科基础课占比较高,专业课与实践课占比低,课程结构横向关联较小,纵向层次性和连续性不强;理论课程多,运动技能实践课程较少;缺乏跨学科课程,专业拓展课开设数量不足以及专业特色课程不鲜明等问题。基于新文科对社体专业课程设置的新要求提出,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行业要求与学生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设置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专业特色课程,构建多层次、融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等对策来优化社体专业课程结构,以此来提高社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通过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国、美国、韩国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学分、基础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辨析其特点与优势,分析了我国在宏观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优化,优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内容均得到专家认定,具有可行性。结论指出:课程优化方案中设置的限选方向可以按照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增减及组合不同特色的课程群,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类高校理论课开发"健商"课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将"健商"作为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理论课课程改革;有利于体育类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理念;可以使体育类高校学生将"健商"理论推广传播,使更多的人受益。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健商"的认识;提高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开发"健商"课程要具有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将"健商"开发成独立的课程或将"健商"内容融入其它相关课程中。  相似文献   

12.
钱锋  孙有平 《体育科研》2009,30(6):83-86
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我国8所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师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程开设门数不全;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比例不协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高师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作为新鲜事物,目前仍处于一个初期阶段,其内容有待拓展,其发展方式也有待创新。为了研究研学旅行及其所开展课程的基本情况,探讨户外体育课程在研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在韶关市研学旅行中开设体育课程的可行性问题,为了进一步丰富我国研学旅行的内容结构,为韶关市的研学旅行课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在韶关市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中开设户外体育课程是可行的,且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研学旅行中开设户外体育课程,锲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研学旅行中户外课程构建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课程的开设仍面临着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互联网+体育、信息技术、体育教学和现代体育智能化教学技术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更现代化、智能化、高阶化的网络在线体育课程,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院校网络在线体育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大力推动着网络在线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政策的执行力度存在不足;体育类课程于在线课程平台中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横向比较仍存在巨大差异;国内体育院校在线体育课程的课类设置相对平衡;体育院校网络在线体育课程平台入口多样,教学模式丰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将国家政策与校内具体情况相结合;丰富各大网络在线课程平台中体育学科的数量;规范管理网络在线体育课程平台,打造属于体育院校自身的学习软件;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条件性资源开发中的时空因素。针对山区的具体情况,对山区体育课程条件性资源中的时空突破的必要性及依据作了阐述,而后对时空因素的突破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结合当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时代需求,科学地制定了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对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整教学计划,重新确立了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突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色,有利于本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户外运动类课程作为新兴课程,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发展要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全国14所体育院校都已设置了户外运动类课程,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的发展要素包括课程核心和教学要素两个部分,其选取和确定要满足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学生自身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课程共同特征是以户外运动技能为核心,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环境不确定,保证教学安全的特征;沈阳体育学院户外运动类课程的理论框架及结构模型设置比较合理,能够满足户外运动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互联网+体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和"金课",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回顾新世纪在线课程建设脉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慕课20个平台的135门体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①体育专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对滞后;②课程运行中单元作业以及互动环节薄弱;③课程应用效果与影响力不如预期;④课程分类及在慕课平台的位置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①专业体育院校发挥学科优势打造高质量课程;②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互动环节的课程设计;③多渠道提高课程应用效果和影响力;④与慕课平台合作开设运动专栏。建议各高校在推进慕课教学模式时,确立"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建设若干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慕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SPOC与MOOC同步进行,开创我国体育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的设计关系到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够讲求设计的理念和技巧,有效的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积极的发展体育课程多样性,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节点,保证增强体育教学的素质,对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课程,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运动损伤防治》课程的部分班级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践,用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所授课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总结,提出《运动损伤防治》课程构建应顺应当前政策形势,以国家高职教育和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掌握为主,理论知识为辅,教学模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教学效果评价应体现动态的考核过程,最终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