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地方文化资源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素养培育效用.本文对融地方文化资源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展开分析的同时,以人教版教材为支持,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基于课程特点渗透地方文化、创设情境、深化课堂互动、走进地方生活四点策略,旨在为教师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4):115-11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道德与法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紧密关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理解困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践行道德与法治内容。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A1):121-122
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单单是一门学科化的教学课程,衡量其整体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也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该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学生是否对知识形成了全面的掌握,是否形成了较高的学科素养,也将会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因此,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课程与生活进行有效整合,站在生活的角度上,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行切入。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能够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尤为重要。生活化理念的教学模式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衍生而来,基于生活经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实现道德与法治修养的提高。本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化理念教学,为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在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添加一些生活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对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分析,研究出最适合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立足生活开展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从生活中来,又于生活中应用,所以,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内容来展开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和记忆,而如果将其与生活本质相联系,就能够提升知识的可理解性,促进学生有效吸收和应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用生活推动知识的渗透与内化,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道德水平和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体验式"教学旨在依据科学的教育方法,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去认知、学习,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在基于学生生活认知的实践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学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官和认知体验,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切入学生生活世界的畛域,指向学生的"生活域"。通过回望学生的"过往生活"、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向学生的"可能生活",引导学生领悟、体验、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通过链接学生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引导学生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品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活元素导入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堂活动,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连接;开展生活化案例教学,强化道德法治知识的运用;开...  相似文献   

1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融合了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内容在内的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教学时以学生生活中的真需要、真问题为原点、归宿,引导学生"真"参与、"真"共情、"真"觉知。通过"真学",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之道德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结合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生活性"和"开放性",立足课堂,统整教材,创设班本课程,让学生走向生活,生发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主要探讨感恩父母之心的班本课程的生发教学。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75):103-104
小学阶段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时期,在面向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道德与法治》作为正确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观念的主要课程,在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本中的很多事例都是贴近于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其中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道德现象。经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规范。同时,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世界观,促进小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素质。  相似文献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采用生活化教学能促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吸收与理解,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落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必须确立学生的课程主体、课程本体地位。人在课中央,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回归"人"本位,回归"学"本位。人在课中央,传递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学生生命发展、生活改善为目的。人在课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自身。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解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提出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角色情境等具体运用策略,为同行们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改革中,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为重点研究的教学方式。社会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基础,只有做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课程发展。以开发和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为中介,充分利用教育对象所处环境的材料和生活体验,使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得到完善发展,建立健全的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相似文献   

17.
吴向辉 《教师》2022,(9):75-77
文章先对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以"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为例,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拓展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实际活动中,形成高水平的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凸显出学生在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有效地进行道德法治方面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纠正学生们的思想,还能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重点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小春 《教师》2023,(7):12-14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需要体现出生活化的特点。文章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对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现实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素材创设学习情境等实践策略,旨在让教学实践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治作为我国小学生学习的科目之一,该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道德体现之处,如何做一个有道德守法律的祖国花朵。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深刻体会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刻内涵,阐述当今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通过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以达到我国小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法治建设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