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4月初,重庆“最牛的钉子户”事件尘埃落定。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媒介应该担当哪些责任,因为整个事件报道过程折射出一些媒介在社会转型时期对特殊事件报道的轻率与社会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初,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尘埃落定.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媒介应该担当哪些责任.但整个事件报道过程却折射出一些媒介在社会转型时期对特殊事件报道的轻率与社会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3.
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本文结合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特点和媒介的职能,简要阐述了地方电视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化改革,新闻媒体逐渐将新闻事件当作一种"商品"来生产,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新闻公共性的再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讨论的热点。"媒介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新闻是一种"建构的真实",也为探讨媒体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对影视红人陈晓旭去世的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事件",从中可以窥见当下重提媒体社会责任的必...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冷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对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败坏了社会风气。本文以深圳宝安区入室强奸案为例,分析一些媒介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看重经济利益,抛弃社会责任,导致媒介权力"越位"与"滥用",媒介利用规则的模糊性,侵权报道行为呈现很强的隐蔽性,缺乏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对新闻当事人私人空间的公众化形成媒介新闻报道中的冷暴力,应强化媒介监管,深入规范媒介行为。  相似文献   

6.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陆雨晨 《新闻世界》2011,(8):238-239
媒介社会责任的概念已被传媒业和大众认知,媒体在报道新闻、传播广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无论从社会责任论还是实践中媒介的社会影响来说,媒介承担社会责任是毋庸置疑的,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并用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用手机视频曝光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其即时性和真实性使得许多新闻报道都会使用这些原始视频.在2016年多起校园欺凌事件的传播中,大多以"网曝"为开头,这说明自媒体时代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传视频成为新闻报道可以利用的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校园欺凌此类涉及到未成年人暴力行为的电视报道在选取视频时是如何处理的,可视化的电视媒介报道的框架是怎样的,是否做到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2016年电视媒介报道校园暴力的节目进行分析,旨在寻找报道规律,发现报道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探讨电视媒介在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时处理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关系应坚持的原则,对媒体报道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提供借鉴和思路,以期为研究媒介暴力提供一个新的方向,理清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介防止媒介暴力的合理举措和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潜藏着危险性。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或媒介引导失当,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主要从媒体角度出发,分析突发事件是如何演变成危机事件,浅议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赵乾坤 《新闻世界》2011,(6):237-238
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中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进行了研究,而且2010年很多学者用了很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针对当前的热点话题,比如富士康事件、张悟本事件、以及现在收视率飙升的非诚勿扰相亲类节目中媒介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原因,学界和业界都做了深刻研究。2010年中国的媒介社会责任论研究大致就是沿着这几个思路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媒介的社会责任,是眼下广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门话题,但许多论者对此问题的发言,缺少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着论者的增多,媒介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外延被无限泛化。但是,正如哈耶克所言,“欲使责任有效,责任就必须是明确而有限度的。”因此,对媒介社会责任的无限扩大,模糊了媒介的责任行为与非责任行为的界限,其后果只能是削弱媒介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强化媒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这起公共危机事件之性质和事件来龙去脉为分析背景和具体案例,以事件中相关媒介表现和新闻报道等方面为考察对象,探讨我国媒介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瑜嘉 《今传媒》2011,(6):55-56
文本首先回顾了去年一系列校园凶杀案的发生及其报道,并以此为例,观察分析这些不正常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随之产生的相关负面新闻报道,从而总结提出一个争议性的问题——传播悖论现象。媒体对负面新闻的报道反而会增加而非减少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现象十分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就此,笔者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本质,并从媒介和报道本身论述了如何规避此类现象发生的措施,希望媒体在报道时能够更好的扮演把关人的角色,担当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期连续发生多起校园伤人事件,人们在震惊于校园惨剧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媒介伦理的争论.这类事件应不应该报道,应该怎样报道,成了一个涉及新闻自由、社会责任和媒介伦理的争辩话题.  相似文献   

15.
姚敏  李艳歌 《今传媒》2011,(10):36-37
真实性、权威性以及颇具历史积淀的新闻专业素质是受众在报道事实不一致时,更愿意信任传统媒介的原因。面对网络媒介的过激化、盲目化、失控化,虚假新闻、策划新闻不断出现。传统媒介应在在观念上,常怀回归意识、明确普惠大众的责任;在报道实践上,寻求多方科学验证、善用报道技巧,力争站在平衡的位置,对新闻事件进行不断的挖掘、比较、鉴别、思考,从而逼近事实真相,把好新闻关,给受众一个真实可靠的新闻事实,真正承担起书写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随着大众娱乐文化的普及,渐成我国年轻人戏谑的一个题材。然而.回顾2014年的三八节,不免骤然发觉:马航事件完全遮蔽了妇女节的存在感,媒体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由此可见一斑。能力和责任往往是相匹配的,媒体强大能力的伴生物之一,便是人们对媒介责任的高要求,而高要求则可能带来严批评。我国新闻媒体因在马航事件报道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而饱受诟病。从权威媒体到相关学者。从网络大V到普通受众,反思、追问之声不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起点,从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中探讨风险的媒介化呈现,论述媒介对风险的不当建构加剧了社会对风险的恐慌程度,进而追寻规避此种媒介恐慌亟需媒体承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构成威胁,已成为公众关注的敏感话题。媒介是社会的守望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报道中媒介却出现一些负向作用。本文力图探讨媒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与担当,以期媒介能够积极引导舆论、彰显人文关怀,有效发挥媒介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余秋胤 《新闻世界》2011,(11):193-194
新闻媒体是整个社会的嘹望者,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监督。媒介伦理学认为社会的整体堕落是因为新闻媒体未能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究竞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为什么会失职于社会大众,又该怎样履行社会责任是本篇论文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灾后报道应遵循的传播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佳 《新闻前哨》2012,(2):76-77
】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专业的传播者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行动和道德标准,都是媒介伦理的指导和规则的范围涉及所在。信息传播媒体必须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新闻传播伦理的约束下,确保所有信息的真实、准确,同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剖析了在重大突发灾难事件应急报道机制中应注意的媒介伦理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应急报道中应遵循的媒介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