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歧义的正误辨析,是为考核《考试说明》中第8条的语言“清晰”的内容。 歧义,包括结构歧义与语义歧义。结构的歧义,是据不同的音顿切分句子而成不同的句意;语义歧义,则多是词语的多义所致。这两种歧义,高考都曾考过。  相似文献   

2.
苟翼龙 《中学文科》2007,(6):102-103
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的“表意不明”一项中的重要内容;歧义,又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这一项要求。歧义的类型复杂,所以辨析并?肖除歧义,是一个难点,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孙立志 《新高考》2004,(11):14-16
病句辨析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歧义句属“语意不明”类型,多年来在高考中屡有涉及。1998年、2003年、2004年曾专门以此作为考查点独立设题。这足以表明辨析歧义句之重要,我们在备考时绝不能轻视。歧义句的病症有多种,下面举例加以解说。  相似文献   

4.
双关与歧义     
在英语中,双关与歧义都是具有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义的特点,因而常被混淆。从两者的定义、类别等来揭示“双关”与“歧义”的各自特征和辨别方法,旨在提高我们正确地运用和辨析双关辞格的能力,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时英语歧义现象的研究,认为英语歧义现象从理论上可分为音韵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三大类。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归类和辨析。  相似文献   

6.
动宾歧义结构表层同构,而深层语义关系有别。本文探讨了动宾歧义结构的成因,语义类型、辨析的必要性和消除歧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它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歧义在语言交际中使用不当可导致误解。本文着重分析了结构歧义的概念、原因和主要类型,并强调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歧义的消除。  相似文献   

8.
姚绍益 《初中生》2005,(15):20-22
现代汉语中独立于特定语境之外的某些语言形式(句子及短语),其语义、结构、读音等均不限于一种合理的解释与读法,这种语言形式便常被称为"歧义句(或短语)",辨析、理解这类歧义句(或短语)的试题,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语言歧义题.这种题型已越来越普遍地走进包括中考在内的各级考试中,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仅从结构歧义的角度来说说如何正确地解答这类题.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语法歧义是一种较常见的语言使用现象。研究歧义有助于理解句子结构,尤其是深层结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歧义的创新意识,本针对英语句法的歧义结构、形成原因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从而探讨如何利用语言歧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语言的运用》(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3次印刷)第6单元专题讲解了言语行为中的歧义现象,这也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病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教材对歧义的类型和歧义的消除等问题都作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但笔者认为教材中有几处例子的诠释和辨析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指出来和各位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1.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因而造成的不同的理解。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就语言因素而言,歧义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语义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无论哪种语言歧义都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这可以说是歧义问题的客观性。另外,语言接受者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会成为产生或者消除歧义的潜在根源。文章将分析了歧义产生的三个因素,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玲 《时代教育》2007,(10Z):35-35,37
语言的歧义现象是很普遍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歧义结构中的词汇歧义,而歧义词中的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又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本文就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用歧义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基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展开对语用歧义的深入探讨,可以清晰地构建英语歧义的分类,增进对语用歧义的理解,从而揭示此类歧义的修辞功能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歧义现象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的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根源,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汉语歧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次,苯文主要阐述歧义的分类以及对如何排除歧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语言结构在使用中产生的各种歧义即语用歧义进行了研究。语用歧义涉及话语,言语行为,指示意义,含义等四个方面。我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触发歧义,而积极地利用歧义又可以产生多种语用效果。分析和研究语用歧义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作和翻译有着实际的意义,而且可以验证并丰富语言规则和原则,进而推动语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区汗动物的最大特征。人类的语言错综复杂,往往难以表情达意,更难以求得绝对的精确。在日常交际中,传递信息的一方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现象。更有甚者,语言在运用过程中,还常常出现歧义。英语语言学家威廉·安普逊说过,歧义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敌人。另外,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意义模棱两可非常容易引起谬误的推理,研究宣传及公众舆论的人们,把歧义看作妨碍实际成功的一大障碍。因此人们对歧义现象,尤其是结构歧义进行探讨,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注意发现歧义和排除歧义这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作翻译具有实际意…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每一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歧义有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幽默,有时说话者故意为之,以达到某种语言效果.引起歧义的原因很多,如语音、词汇,语法歧义都可引起幽默,只有深入理解语言歧义,才能提高学习者对英语幽默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交际中有时会碰到一些表达两种或更多不同意义的语句,这些是英语的歧义语句。歧义语句往往给语言的精确表达和信息传递造成困难。然而歧义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利用语言结构内部的矛盾所产生的歧义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这是英语歧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长岭 《现代语文》2006,(1):127-127
我们平常说话、写文章要语言明确。要做到语言明确,就要避免歧义。所谓歧义就是同一语言形式有不同理解的语言现象。歧义也是产生语病的原因之一,1998年全国高考第七题作为专项知识进行考查。可见对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有必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