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建立一种“尊重、关爱、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必须破除“教师中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发扬教育民主,强化服务意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 "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社会关系。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表现为教育 关系、认知关系、情感关系和人际关系四个 方面。新型师生关系理念主张师生之间应该 是平等、民主的。作为教师要坚定不移的摒 弃"教师中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发扬教育民主,强化服务意识,用一颗真诚 的心去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 ,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① 任何社会 ,只要有教育现象 ,就存在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既统一 ,又对立 ,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矛盾。一在新的历史时期 ,师生关系具有以下一些显而易见的特点。民主性与双向性。在我国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关系 ,具有双向性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 ;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在师生关系中 ,只有教师的“爱生情” ,才能赢…  相似文献   

4.
席小强 《陕西教育》2004,(11):36-36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当代很多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提出了新型的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乎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认识到必须把学生提升到主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客观上要求师生关系具有民主、平等的性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森严的等级关系,师生之间缺少沟通。校园内不断出现学生与老师顶撞、较劲等不服管教的现象,不断听到教师发出“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的叹息,校园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真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大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作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教师是“内在情景”的指导者.教师  相似文献   

7.
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旧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中心论”的思想指导下,教师与学生表现为权威———顺从的关系,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人格尊严,甚至无意识地践踏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降低了学生理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因此:新型师生关系是人格平等的关系教育活动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既然教师与学生之间靠“对话”来实现教育目的。而“对话”是以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8.
王彦 《教书育人》2012,(25):10-11
教师工作是一种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的发挥,维系着课堂教学的气氛,制约着教学信息的传输,影响学生个性的社会化与心理健康。而师生关系正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包括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师生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它是以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以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沈晶 《现代语文》2009,(1):21-22
教师与学生分别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在学校生活中,对某一位教师的师生关系的评价,一般指的是教师与他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而不是指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关系。合作教育学对师生关系有一个不错的论断:“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教育的面貌。”^[1]  相似文献   

10.
应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世纪,“以人为本”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应充满民主精神,教师要重审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教学中,师生是一种交往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化民主进程的加快,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下,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亲切的朋友关系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  相似文献   

11.
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教师,天天要与学生打交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在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为载体,体现的教师与学生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根源问题就要切实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简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尚小禄 《甘肃教育》2011,(23):46-46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体系中,新的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倡导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和谐、健康的关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评价。所谓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广义讲,师生关系泛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师相学关系。从狭义讲,师生关系特指在学校教育机构中存在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讲的师生关系是就狭义而言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就是指在教育过程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师生关系必须构建在人际关系的普遍特性--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是构建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师生关系便会倾斜、失调.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因此,师生关系除具有人际关系的普遍特征之外,还具有特殊性--教育特性.  相似文献   

16.
放低姿态     
常啸 《教师》2013,(31):1-1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我们常常用“蹲下身采”“平视”这样的词来要求教师放下身段,丢掉架子,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可是在实践中,很多老师总感觉到与学生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隔膜,难以融入他们的生活,更难走进他们的心灵,常常有如鲠在喉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试论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师生关系的性质来说,师生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组织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起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提高教师威信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花萍  龙英和 《课外阅读》2011,(11):153-153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19.
从学生评教看如何建立与发展和谐的高职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为此,教师不仅应当热爱学生,努力上好每一堂课,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并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友爱关系。  相似文献   

20.
前几日,学校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结果发现。86%的学生对“师生关系”提出了异议。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召开“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主题班会,开展亲师爱生活动,邀请任课教师与学生围绕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我觉得: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以及高尚情操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尊师爱生虽是师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但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平日里。任课教师与学生很少有机会沟通,希望借班会之际。互听心声,彼此了解。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共同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