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生疑,有疑则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内驱力,并在解疑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从而学会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当看出和想象出学生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疑”为中心,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五疑”启发式化学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生于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设疑、质疑 ,启发学生排疑、解疑 ,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的障碍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能有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疑”启发式教学法是以疑问为主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教学过程分为“师生设疑———讨论排疑———精讲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个步骤。这五个基本步骤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相互联系 ,很好地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 ,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五疑”…  相似文献   

4.
林怡谋 《考试周刊》2014,(41):72-72
<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变"师问生答"的传统课堂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模式,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不断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一、加强引导,学会质疑在有效学习中必须由教师发"问",过渡到学生会发"问",有疑有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1.留给时空,有效质疑。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注重设疑、解疑技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解疑,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课前预习,思而生疑大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时,主要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思考课后题等,而如今市面上有许多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学生无须动脑就能将预习作业完成得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参考书…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  相似文献   

9.
一、授之以渔 ,引导质疑学贵有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于教者设疑 ,学生解疑。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 ,习惯于坐等答案。久之 ,则形成思维惰性 ,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发展。许多教者深知此弊 ,便大胆让学生去设问 ,又发现学生不是什么问题都提不出 ,就是提出的问题满天飞不着边际 ,毫无价值。要改变此现状 ,教者要循序渐进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即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质疑。1 引导学生学习老师是如何设疑的著名学者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明确指出 :“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究,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借疑引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设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正宁一中赵芳规○中学语文教学○“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设疑、质疑、解疑,进行启发式教学,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教...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看,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入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疑到创新的。因为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一个知疑、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常常有疑。过了这一番以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质疑问难是创造品质的表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巧设疑、多激趣,语文课堂添魅力,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及课文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进行一些有效的巧妙设疑。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借以激发引导学生去求疑解疑,这无疑也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矛盾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两个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为让学生来提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老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相似文献   

16.
李晾 《考试周刊》2010,(56):71-72
所谓设疑.就是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在编制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编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数学课设疑就是给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契机、途径和重要内容.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使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  相似文献   

18.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是为学之本,启思是为教之本。课堂设疑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设疑不当,必然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氛围,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设疑得法,可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实施探究式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结合绘本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标题、提问、品读、续尾设疑,让学生在好奇、参与、感悟、创编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讨论、辨析和解疑,并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灵活、深刻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设疑导思     
设疑导思王厚龙无论古代学者还是现代教育家都认为,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设疑和解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处于智力活动的中心,因此,如何通过设疑解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现结合高三《思想政治》第二课...  相似文献   

20.
学贵有疑     
周杰 《教师》2011,(31):48-48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看.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人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疑到创新的。因为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那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