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死亡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委婉语中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死亡委婉语进行认知阐释和意义建构,力图探索出英语死亡委婉语中的认知机制,为委婉语的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广告语中极为常见的修辞手段,隐喻话语的意义建构离不开认知理论。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整合认知过程,对广告中的隐喻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概念整合的理论属于认知理论学范畴,它在心理空间的理论中属于后起之秀,概念整合同时也是一种概念整合的理论,在合成空间的理论中认为,概念整合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认知过程,充斥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1],它能够揭示出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的真实认知过程。复合词在语言中十分的常见,该文就用复合词举例,说明了概念整合的理论在意义构建的方面有着巨大的阐述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手机短信广为流行。弗科尼尔的合成空间理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以合成空间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角度对仿拟手机短信进行概念整合研究,能够很好地描述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研究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对死亡委婉语表达上的异同,并分析差异背后的社会原因。英语委婉语的认知模式主要体现为双域网络,汉语委婉语则根据其要表达意义的多少和所需语言的长短来选择不同的认知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以往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通常利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是通过概念隐喻机制来进行意义建构的,因此,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以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委婉语为例来解析委婉语的构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但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认知领域,尤其是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对委婉语的研究。将用实例分析概念整合理论在委婉语理解中的应用,从而探索人类使用委婉语时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人类日常交际中为了避免尴尬,避开禁忌语而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从认知角度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着手,利用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子网络:单一概念框架网络、一般概念框架网络、单向概念网络和双向概念网络,与具体实例相结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委婉语,充分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有着很强的阐释力,这不仅是对概念整合理论的补充阐释,也是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9.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通过"四空间模式"分析翻译过程,揭示了翻译实际上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同的概念表达和重构原文中的认知联系来将原语中的意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从而在目的语读者头脑中唤起与译者同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它进一步阐释了自然语言在线意义建构中的动态认知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英语双关语意义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更应透过形式揣测深层含义,而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空间模式对双关语的深层语义的在线建构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从认知的角度,选取部分双关语实例,通过分析心理空间的建立、语义要素的互相映射以及合成空间的形成等动态过程,旨在深化人们对双关语语义在线建构的认知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通过一定的措词把原来令人不悦或比较粗俗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得体、比较文雅。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 ,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 ,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文章分析了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 ,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尝试性地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2.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委婉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基于对委婉语中的概念隐喻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尝试性地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读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意象意义的建构过程,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和转喻是解读的关键。本从Jakobson的结构主义理论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和空间合成理论,对意象并置产生的实时意义建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娅 《海外英语》2012,(7):156-160
Euphemism can be regarded a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human language.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guistic strategy in communication.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usually have a shared topic,such as death,disease and sex.Therefore,to some degree,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share some common features.However,owing to the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still have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other.This paper is to take some typical example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o compare euphemisms in the two languages,and try to probe some strategie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of euphemis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化现象。对委婉语信息的解读,离不开对其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本试图从禁忌、传统伦理道德、宗教与社会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已经深深扎根于各种语言环境中,并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地运用。英汉语中均存在着由数字构成的委婉语。运用利奇的礼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对数字委婉语进行分析和讨论此类委婉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委婉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语用学。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之后,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委婉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最后指出它们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委婉语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通过分析英语委婉语产生与运用的社会心理动机,揭示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