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两年来,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初步探索,收到了较好的科学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 猜一猜。“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谜语这一特性,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再来导入新课,使学生思想专注地学习课文。如教学《落花生》时,教师打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大胖子。”当学生猜出是花生后,教师板书课题。这样做,必将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汪小洋(临川市东馆中学)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气氛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一篇上乘的新闻稿件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同样,一堂数学课,也要有一段上下连贯、通俗易懂而又妙趣横生的导语。那么,怎样处理每堂数学课的导语呢?经过多年有意识地探索,我感到要设计出一段好的数学新课的导语,就必须做到导入的“准、奇、快”。所谓“准”,就是导语要准确地紧扣新知、旧知之间的衔接点,点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联想新知的兴趣。所谓“奇”,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要以“奇”制胜,利用奇异的故事和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所谓“快”,就是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4.
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玩”中学。因此,教师可根据所授内容编制儿歌、顺口溜、谜语等,让学生在饶有情趣的语言中,掌握知识或参与学习。如教学“除号写法”时,编成顺口溜:“一横中间放,两点上下蹲,表示平均分。”既包含书写顺序,又说出了除号的意义。再如,低年级教学“数字的认识”时,可编成:“1像小棒手中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会听话……”。特级教师邱学华则用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在学生猜出谜底“日历”后,导入新课“年、月、日”的学习,新鲜而有趣。  相似文献   

5.
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玩”中学。因此,教师可根据所授内容编制儿歌、顺口溜、谜语等,让学生在饶有情趣的语言中,掌握知识或参与学习。如教学“除号写法”时,编成顺口溜:“一横中间放,两点上下蹲,表示平均分。”既包含书写顺序,又说出了除号的意义。再如,低年级教学“数字的认识”时,可编成:“1像小棒手中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会听话……”。特级教师邱学华则用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在学生猜出谜底“日历”后,导入新课“年、月、日”的学习,新鲜而有趣。  相似文献   

6.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总结了有关愉快教学“导入”与“结尾”的几种方法。现简介如下: (一) 激情引趣的导入新课导入是实施愉快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力求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新颖别致的开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枯燥、简单,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学生进入了情境,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蔬菜》的新课导入:电视屏幕把学生带进广阔的田野,绿的青菜、红的辣椒、紫的茄子……。美的景象、美的事物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适时出示课题,说:“蔬菜是植物的一种,种类很多,你们还想知道有关蔬菜方面前知识吗?”学生趣味盎然,产生了学习新课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7.
谜语是一项传统而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文字联想智慧游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搜集、归纳、整理、自编,把它用于化学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增强了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教学效果颇为显著.现将做法赘述如下:一.谜语用于导人新课新课的导入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寓谜语于新课的导入中,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能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带入情境的作用,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电镀”一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专家说,语文教师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设计新课的最佳切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情境。其实,“根据”中还应该加上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要吸引学生“眼球”,开动学生“脑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拉开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愉快教育”是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主张和提倡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要实施“愉快教育”,主要是突出一个“趣”字,具体有以下五点做法。一、以超导新引人入胜地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常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儿歌、游戏、小表演、竞赛或置疑设问等有趣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如教《一粒米的来历》。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猜谜底为玉米、大米、高粱的谜语,并根据学生所猜出的谜底,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东西总称为粮食,再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臧艳 《成才之路》2011,(29):6-7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一堂课巧妙的导入,会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期待,提高学习注意力,虽然它只占用几分钟的时间,但是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成败。  相似文献   

11.
“愉快教育”是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主张和提倡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要实施“愉快教育”,主要是突出一个“趣”字,具体有以下五点做法。一、以趣导新引人入胜地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常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儿歌、游戏、小表演、竞赛或置疑设问等有趣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如教《一粒米的来历》。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猜谜底为玉米、大米、高梁的谜语,并根据学生所猜出的谜底,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东西总称为粮食,再引导学生讲述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善始者事半成”,要在短暂的二至三分钟内做到习旧引新,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实施。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笔者就导入新课的三种方式及设计,谈一点个人的做法,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一、组合式的导入要注意“巧”  相似文献   

13.
万事靠起头。正如一篇好文章要有一个好开头一样,好的课堂教学整体方案必须设计好“导入新课”这—环。否则,开始时的“几分钟”弄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四十五钟”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甚至还会影响到整篇课文教学的成败,反之,若“几分钟”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教学成功奠定基础。这是因为: 一、开始的“几分钟”设计得巧妙合理,往往  相似文献   

14.
在探索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新授课教学的实践中 ,我们总结提出了新知教学的三个原则要求 ,即 :接触新知要快、讲授新知要慢、练习重点要多。下面 ,具体谈谈这“三要”。一、接触新知要快接触新知要快 ,即要求上课伊始 ,教师就要立即导入新课 ,及早出示课题 ,尽快让学生接触新知内容。让学生尽快地接触新知 ,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出示课题后 ,教师简要地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如 ,教学“圆的面积”时 ,教师板书课题后 ,立即提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 会运用…  相似文献   

15.
霍熙 《青海教育》2008,(9):67-67
一堂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新课的导入。善于导入,导入得新颖、活泼,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趣的“开场白”能在3~5分钟内像磁铁般把学生深深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设计数学课精美的序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几种导入方法,效果较好,教师教学中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新课总有点瞻前顾后,耽心学生这里不懂,那里不会。在引入新课上占用了过长的时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有时拖堂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后来,自己通过教学大纲的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在新课的引入上我采用了“短、平、快”式引入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短:就是教师在引入时的语言要做到简短、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平:就是教师在引入时的知识坡度不宜过大,由旧知引入新知的知识点最好先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学生很容易由旧知向新知牵引,然后通过对新知的理解逐步加大难度,达到进一步深化的目的。快:无论是那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提倡向课内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新课引入,一般以1—2分钟为宜,要把重点放在释疑、解疑上。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新好奇,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导入新课时  相似文献   

18.
变“教师导入”为“学生导入”就是给学生设计的动口参与机会之一。导入新课的任务改由学生承担 ,由于其形式的新颖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每一节生物课在学习新内容之前 ,由一位学生 (按学号轮流 ,预先准备 )上台向全班同学预告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引入新课。具体要求是 :( 1 )姿态大方 ,声音洪亮。 ( 2 )语言清晰、流畅 ,“导入”力求生动 ,有吸引力。 ( 3)时间约为3min。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 ,“学生导入”这一形式的功效已超出导入新课本身。本文就学生导入新课的实际效应浅谈如下。1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 ,新奇和愉…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巧用“教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的基本理论是抽象而深奥的,如果再从概念到定理公式,只是一味抽象地理论推导,从不与实际相联系,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深入浅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一、导入新课,引趣激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生动直观的导入手法,能很快地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探究状态。例如,在学习“空间直线”一节时,笔者待学生起立、坐下后,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师:我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小宝宝,真稀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它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这是日历.师:(出示1992年日历)对!这是大家熟悉的日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经过一天,也就是一日,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二天、三天……从1月1日到1月31日,经过了多长时间?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时,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依次板书:日、月、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