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与交叉的新趋势对知识生产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大学传统上建立在知识分类体系基础上的学科制度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面临深刻危机,囿于学科壁垒的封闭式知识生产限制了大学的创新活力,知识生产过程中未能实现“学科逻辑”与“问题逻辑”相统一,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与学科建设的有效性都受到质疑。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的审视,知识生产过程中对于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学者个体而言“专”是“跨”的前提,因此学科本身不会从大学里消亡。但未来的学科建设应当通过系统性变革,打破既有的学科壁垒,建立贯通知识生产中“营地”与“阵地”的矩阵式运行结构,促进学科的交叉、会聚与融合,使得学科在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发展和变革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学科知识生产的三种模式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科组织、制度建设的关系,认为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应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大学自我调整,能够激发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动力、高深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力,提高服务复杂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大学综合竞争力。"双一流"建设要深刻认识并适应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发展变革趋势,主动调整和改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模式,构建跨学科、超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交叉学科是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而产生的以复杂性知识生产为逻辑起点,以知识生产、学术组织、制度体系和文化形态四维度协同为逻辑表征的新生学科。交叉学科范式建构应依循“知识—组织—制度—文化”四重逻辑向度,着力推进知识融合创新、组织跨界协同、制度共建共享和文化弥合认同,构建具有跨学科知识体系、超链接学术组织、立体化制度形态和多元化文化共在的学科范式,使交叉学科成为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协同、多层次交叉、全方位发展的学科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经历了从学科自治下的知识生产模式1向“三维螺旋”与“行政主导”下的知识生产模式2再向多元主体与多方共治下的知识生产模式3的转变。伴随着大学知识生产向模式3的转型,我国大学学科行政主导的治理方式面临着制约多元主体作用发挥、难以适应学科要素发展、影响学科文化体系重塑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我国大学学科治理方式改革中,应积极呼应知识生产模式3的现实需要,优化多元主体参与学科治理的顶层设计、构筑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学科治理方式、打造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学科文化体系,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学科建设问题缘起于社会经济变迁的趋势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模式和基本路径选择的思考。“新学科”建设不仅是学科内容扩张,更是理念变革、模式创新和结构调整过程。行业特色型大学遵循社会逻辑并将服务行业发展作为既定目标,学科建设方面呈现学术引领和实践应用的双重特性。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应在学术逻辑、经济逻辑和管理逻辑基础上,寻求学科生成动力,维系学科发展方向,并最终实现“新学科”发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学科治理是基于知识生产、组织行为、社会需求三重逻辑的必然选择,从学科建设走向治理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制度保障。现实审视,学科治理主体“貌合神离”、学科治理权力“僭越缺位”、学科治理制度“内外失衡”、学科治理文化“藩篱阻隔”等,制约了大学学科发展及其治理成效。实践中,亟须推进多元主体及其权力的协同共治、加强学科治理制度内外联动、强化学科治理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行业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的实质是在制度引导下实现行业发展趋势、知识生产规律与院校组织目标的统一,核心是推动组织成员行动逻辑的构建。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透视,行业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呈现“国家一元管理”向“社会多元治理”、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因、以政府主导与高校主体相结合的变迁特征。行业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面临政策规制引发的制度性同构、学术标准内化产生的规范性趋同和学科认知矛盾形成的模仿性趋同等现实挑战。积极建构以学科生态重构为立足点、以学科特色发展为基本主张、以学科文化认同为价值旨归的制度环境,是学科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大学的变革就是从大学到学科.再从学科到大学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制度层面上.学科的逻辑永远是分裂主义的.大学的逻辑则是多科主义的。学科分裂的逻辑导致了分科的大学.大学的多科主义则导致了学科的松散联合。今天大学变革的目标应是在跨学科学科与跨学科大学的制度框架下.使学科成为大学的学科.而不仅是在大学里的学科;使大学成为基于学科的大学.而不只是拥有某些学科的大学。  相似文献   

9.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已近60年,发展历程可分为创校时期、联邦制时期、转型时期、融合创新时期四个阶段,其综合化在前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科数量增加和外延扩张,在最后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科融合创新与内涵发展,由此从单纯文理教育为主到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今日已成为诸学科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任何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其综合化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科综合化遵循两种基本逻辑:同构逻辑强调变革须适应环境变迁,在每次经济社会转型时都能及时变革学科和组织结构;分化逻辑重视大学变革的历史延续性及独特认知方式,表现为坚守文化传统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以学科“组织”与“知识”二元属性为研究基础,试图论述学科组织管理与知识生产之间的耦合机理。我国学科组织管理模式随着学科发展水平、学科发展阶段、学科发展特色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当前高校学科组织管理与知识生产之间存在学科目标协同、学科信息共享、学科资源整合和学科文化耦合四种耦合机制,并基于耦合作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一总两线”的学科矩阵模式,并呈现出以学科群为统领、无边界开放、非正式组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等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在"十一五"期间及以后的较长时期,经济结构尤其是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广西高校的专业结构还存在诸如重复设置现象严重、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设置不足、新设专业基础薄弱等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调整广西高校的专业结构,深化传统专业的改革,减少专业设置的简单重复现象,增加现有专业结构中缺乏而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打破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实行多种形式共建专业,加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目标愿景是建立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这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科学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可实现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和管理过程的"四协同",具有建设思路战略性、建设目标长远性、建设主体协同性和建设对象系统性等特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其根本价值追求,改革逻辑由高校外部转向高校内外协同,路径选择由同质化倾向回归特色化路线,建设手段由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相似文献   

13.
学科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科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包括原结构和次级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它具有创造知识、系统管理和全面育人的功能和价值。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科体系是构成学科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是学科产生的原动力,教育不仅具有选择学科的功能,而且还有创造学科的功能。学科论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使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建立在比较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之上,而且还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我国高校对西方名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坚持走中国特色学科建设之路,探索学科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思维、中国道路,是导正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航向的客观要求,是中国高校学科治理成功的标志。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旨归是助推我国学科建设迈向“三化”——自主化、本土化与世界化,努力开创出一条自主推进、扎根本土、面向世界的一流学科建设之道。该建设道路主要有四条具体路径:国家统领,走内生自主的建设之路;育人优先,走人才强学的长效之路;产学融合,走创新创业的学科知识激活之路;整体推进,走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学科系统建设之路。在新时代,发掘、坚守、弘扬这些“特色”是我国一流学科永葆本色、走出低谷、走向巅峰的国家方略。具体而言,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应转向“守中望西”的学科建设立场,设计“中体西用”的学科建设方案,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公共核心指标的特化。  相似文献   

15.
以轻工类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分别从学科、学科群、学科系统三个维度观测其学科分布情况,发现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普遍面临着学科内容老化严重、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学科发展潜力受限等问题。基于此,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应确立"学科特色型"办学定位,重视"学科生态"结构调整,遵循"社会需求"服务逻辑,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升的客观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从理念更新,学科专业群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实践探索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学科”考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学科概念的认识可分为教学科目说、创新活动说、知识门类说、科学分支说和双重形态说。现代大学所强调的学科建设有两种不同语义上的指谓,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一门门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的建设,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建设。因此,可以从“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和“作为知识劳动组织”两层语义上来甄别学科。  相似文献   

18.
学科间的卓越集群发展是维系存在意义上的大学社群组织有效运行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它需要依靠学科共同体间的信任与合作来达成交叉融合渗透的交往共识。这种交往共识需要学科规范的调节,因为学科规范是学科发展所应坚守的共同道德与内在契约,而学科间的恶性竞争与盲目攀比是对学科场域共同道德的破坏。学科治理是维系学科共同道德的“强制善”,它以学科向善发展与理性育人为价值基础,塑造学科服务社会重大现实需求的公共性,凸显知识创造价值的社会共在责任,呼唤学科共同体理性治理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发展滞后已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利用自身有限的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学科发展呢?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尝试“联合培养硕士生”这样一个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通过联合培养硕士生,拉动学科发展,夯实学科基础,促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