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日军掠夺南京图书问题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对利用图书资料为其侵略和统治服务,却鲜为研究者关注。对于当年在南京的“图书掠夺”行为,某些日本的当事人战后自说自话:当时“中国的大学和图书馆几乎都被烧毁,或者因难民的掠夺而丢失贵重图书资料。……在此情况下,日军接管的南京政府各机关的图书约88万册则免于散失,与其它文物一起得到了保管。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人认为,这是“国耻救济”的工作.“拯救了战火下的中国文献”。本文试图结合图书掠夺和利用两方面,对此作一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图书馆界尽管面临经费缺乏、职员被裁减、房舍被强占轰炸、图书被抢劫损毁等诸多困难,但仍在政府领导和有识之士号召之下,毅然地担当起支援抗战之责任: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揭露日军暴行,争取国际同情;实施战地图书服务,提供精神食粮;开展民众教育,提高抗战与自救能力;抢救珍贵图书,保存中华文化;募集钱物,支援前线,为最终战胜日军作出了贡献。参考文献57。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浙江图书馆馆藏信札的整理编目,在工作中逐步认识到信札作为馆藏文献的一种,具有特殊的价值。目前信札的价值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信札的整理与开发利用也未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笔者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浙馆经多年努力,现收藏的信札达二万件。这些信札有的写于清朝中叶和清末,有的作于民国时期,不少内容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尤其珍贵的是,著名历史人物的信札占  相似文献   

4.
自1937年7月,日军发起全面的侵略战争,烧毁图书典籍、大肆掠夺中国珍贵的历史古籍,给中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侵华日军华中"慰安妇"罪行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等亚洲被侵略国家实行的"慰安妇"制度,是一项残暴地摧残妇女、践踏人权的严重罪行.大量证据已表明这是不容抵赖和否定的铁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23—27日“,第十次全国图书馆学期刊工作会议”在江西井冈山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33个专业刊物的5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期刊工作会议务实求新,参会者收获颇丰。会议公布了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2002-2005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评选活动的结果,获奖期刊名单如下: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杂志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再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毕红秋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图书馆》2007,(5):10-10
随着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合作机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北京代表处的设立,中国读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中国文化也将有更多渠道被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F0002-F0002
谢灼华(1935-) 1954年在广东汕头参加工作。1956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64年被评为讲师。1980年后为副教授、教授。1984-1992年担任图书馆学系主任,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多种课程的教学,如《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图书采购》《中国古籍整理》《中国图书知识》《图书馆史研究》等。先后发表关于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分期、古越藏书楼、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献学家及经典书目方面的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主编有《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中国藏书通史》《世界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曾兼任…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以毒气、病菌等为武器,对我军民实行灭绝人性的毒气战。本组史料比较具体地反映了1941年宜昌、常德日军两次用毒情况,为揭露日军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的渊源,中国近代图书馆不少在编目、流通等常规业务之外,也进行出版印行活动.文章从图书的出版、印刷与发行,出版图书的广告,出版图书的书评,出版图书的呈缴四方面介绍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书业性质;指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一定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具有“观照当代,展望未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 ,被评为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以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和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师生为主要对象 ,以开展图书情报学学术研究和交流为宗旨 ,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专业学术刊物。其任务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 ,开展学术讨论 ,提高学术水平 ,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为适应学术交流和广大作者、读者之需要 ,《中国图书馆学报》从 2 0 0 3年起将增加半个印张的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梁启超致江庸信札的内容进行释读,揭示梁启超与江庸的关系,并对致函背景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该信札客观反映了国立京师图书馆时期该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梁启超馆长为解决这些困难,即坚持“国立京师图书馆”名称不可变更的条件下,积极争取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国立京师图书馆三方合作的情形,是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的重要补充。信札的解读,也为图书馆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3.
缪荃孙被中国图书馆界称为"近代中国图书馆之开山鼻祖"。他继承家风、克服万难,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典籍图书。在藏书之余,缪荃孙还以极大的热情对书籍进行编目,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4.
谢欢 《图书馆论坛》2021,(5):127-133
学人间的往来信札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史料。钱亚新与周连宽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档案学家,两人先后毕业于文华图书科,1940年代在苏州、上海共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9年后,两人分居南京、广州两地。文章通过对钱、周两人在1980年代往来的11通书信进行释证,彰显老一辈学者的尊师重道以及对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教育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5.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郑晓沧先生生前所遗之朋友书札中,有吴雷川致郑晓沧书信三通,共三页,其中一通仅存前部分,缺结尾页。信札被装入原信封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见到的在法国书店卖得最好的中国图书”,法国巴黎FEI出版社创始人、凤凰阿歇特公司总经理徐革非谈到她眼中的《中国红》如是说. 在全国各类图书馆图书馆配会上,《中国红》都是一套名牌书,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会采买,尤其中小学图书馆.这套书还先后被全球的孔子学院采购了50多批次,作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和课外读物,帮助国外孩子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这真可谓是一套从国内红到国外的图书.  相似文献   

17.
自从新中国成立至今,30多年来,每天都有成批的图书、杂志和报纸,被源源不断地送进中国版本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是收藏、管理全国出版物样本的专门性图书馆。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征集、管理、保存全国出版物样本,编辑出版《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及各类专题书目,并为上级机关及有关单位提供图书出版情况和资料。这个图书馆自  相似文献   

18.
信息编码与解码是开展信息搜寻与检索的必要前提,图书馆一般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图书进行信息编码。然而信息编码与解码的专业性导致儿童在图书馆检索图书时非常困难,用户体验问题突出。文章基于记忆的双重编码理论,探讨采用图形隐喻设计,对图书类别进行编码,检验图书信息编码方式对儿童图书信息检索效率和情绪体验的影响。结果显示,图形隐喻编码形式更容易被儿童理解,能显著提升儿童检索效率和正性情绪,在面向识字水平低的儿童图书馆设计中,采用图形隐喻的信息编码方法,有助于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提升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下称《中图法》)是一部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经二版修订,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的试用本以后,已被全国大多数图书、情报单位所采用。时值三版修订之际,为使修订后的版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其版本问题,略抒浅见如下: 现行《中图法》版本的不足《中图法》曾先后编制了三个不同功能和特点的版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详本),主要用于“图书”分类,起分类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是供社会各阶层读者借阅的,而图书馆的图书在流通过程中就有可能被各种病毒所沾染。据文献载,一般能通过无生命的物品传播的疾病主要有天花、水痘、白喉和猩红热等。据了解,目前图书馆对图书的卫生消毒并没有作为图书馆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许多图书馆对借出后再归还的图书没有采取消毒措施,让某些带有病菌的图书再次流通。当然,没有能对图书采取卫生消毒的里面存在着多种因素。诸如部分热门图书刚归还立即又被借出,不是所有的图书都带有病菌;图书馆经费拮据等等。虽然如此,图书馆还应对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加以分析,制定出对图书进行卫生消毒的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