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仲银 《内江科技》2009,30(9):81-82
姬塬油田与其它区块相比较,具有地层复杂、大位移井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在成熟的“三聚”(PAM+KPAM+CMP)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基础上,通过防塌润滑剂BLC-1和降滤失防塌剂BLA—HV的室内实验和钻井现场应用,配合完井液转化技术,成功克服^→大位移井摩阻大、扭矩大、井塌、岩屑床等复杂难题。同时,通过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的改进,配合“四合一”钻具结构。为钻井捷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敏正 《内江科技》2010,31(8):107-107
本文介绍了大位移井的优点及应用范围,论述了大位移井的施工技术,并结合钻井工程实例,说明了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大牛地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井楼油田的浅层水平井位垂比最大2.59、垂深最浅160m、表层造斜、地层软地层疏松井壁不稳定,且存在高压浅层气涌、喷、漏并存和水平段长的特定技术难题,通过不断研究并优选聚合物乳化混油防塌钻井液体系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了防塌、携砂、润滑、一级井控等要求,实现了安全优质钻井。成为当时国内应用常规直井钻机所钻位垂比第一的水平井。对类似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施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刻意追求高、精、尖,而是结合油田开发实际,以常规水平井为主导,坚持分支井、复杂结构井技术攻关,深入开展侧钻水平井间入式挖潜,发展配套了鱼骨井、SAGD成对水平井、分支井、复杂结构井、侧钻水平井、水平井与欠平衡集成技术等十大具有辽河特色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为千万吨稳产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苏海芳 《内江科技》2010,31(11):54-55
国外油田大量利用水平井开采低渗透油田,对其进行大规模压裂增产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外大量采用多分支水平井与油层的最大接触面来减小钻井数,提高产能指数,降低成本,增加总产油量。利用大位移井可以实现海油陆采,保护环境,节省投资,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6.
贾冰 《科技风》2013,(10):37-38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南海片区惠州油田群钻井作业管理模式及钻井泥浆工作的历史特点,展示了泥浆产品链质量管理,泥浆体系评价及筛选,泥浆设计,泥浆和固控技术现场管理的要素在惠州油田群泥浆技术管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惠州油田群大位移井,开发井及侧钻调整井的钻井完井液及储层保护技术;为降低泥浆成本,避免井下复杂情况发生,安全高效地钻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泌浅95-平1井是河南油田一口新庄区块超浅层水平(试验)井,设计井深398m、垂深167.2m、水平位移274.12m、位垂比1.64,完钻井深398m、垂深171.32m、水平位移282.42m、最大井斜94.16°、位垂比1.65。它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河南油田水平井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同类型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东进 《内江科技》2012,(10):141-142
近年来,随着扶余油田开发步伐的加快,调整井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出现了制约钻井生产和施工速度的技术问题。如该井区注水压力高,注水井水窜、套变等地质因素,经常出现地表裂缝,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漏失现象,钻井液密度难以控制,经常发生井涌、井漏、固井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老油田的开发,本文研究出一套适合扶余油田浅井调整井的钻井及完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小井眼侧钻技术是油田利用老井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国内各油田竞相开展了此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但在双层套管开窗、小井眼优快钻井、小井眼小间隙固井等关键技术上还存在问题。大港油田随着近几年市场工作量的增大,不断探索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小井眼侧钻技术水平,通过对开窗工具的改造完善,顺利实现了双层套管开窗;通过改进钻头结构,完善钻头型号,适时应用大角度马达,完善定向钻进工艺措施等方法,提高了优快钻井水平;通过开发新型水泥浆体系、密度可调的隔离液,优选完井套管规格,进一步提高了小井眼小间隙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0.
XX油田经过多年开发生产,由于地质、工程等原因,很多油井、注汽井闲置或报废,造成局部地区井网不完善,油层动用程度较低。近几年来,随着侧钻工艺及其配套技术不断地发展并成熟化,利用侧钻井技术恢复停产井、完善层系井网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为XX油田剩余油挖潜开创了一条新路。目前侧钻井技术已成为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所钻遇的地层构造越来越复杂,由于井斜问题,造成钻井施工速度缓慢,特别是高陡构造的防斜打快问题更是钻井技术中的难点和热点。钻井急需研究出一种解放钻压、加快钻井速度的防斜打快技术,来解决现场生产实际中的困难。偏心扶正器防斜打快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在滨86—6井中的应用效果表明,机械钻速与临井对比有明显提高,井斜控制也优于临井。  相似文献   

12.
前言中国各油气田近几年在大力开发水平井、鱼骨水平井,每年有大量井新井投产。某油田太古界花岗岩裂缝潜山油藏,钻井时漏失严重,靶点测深5000米,垂深3700米,固井段长度超过1000米,最多可达1800米,井底温度在110℃~135℃之间。采用选择性完井工艺,油层所受的伤害小;油层和井筒间具有尽可能大的渗流面积,原油入井的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进展,特别是老油区,井网逐渐加密,地面建设逐年增多,如何解决防碰问题是钻井工作者普遍遇到的事情。本文通过一口定向井2-2-斜164井,应用普通MWD技术实现防碰钻井的实施,分析了防碰作业的难点,提出了施工技术措施,指出了防碰井施工的工作思路和实钻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型、同地区的钻井作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条件下,GPRS和GPS定位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地应用。针对当前钻井井场油料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立了一套基于GPRS和GPS钻井井场燃油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利用了GPS、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对井场钻井油料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综合显示和数据导出,通过GPRS通讯模块传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井场柴油罐的工作状况,为随钻分析以及实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屈胜元  钟文建  夏宏南  周昆 《内江科技》2013,(6):141-142,158
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钻井周期,提高钻井速度,是加速产能建设,降低油气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针对库2井存在大井眼巨厚,砾石层可钻性差,深井段含塑性盐膏层,高压盐水层及多套压力体系等影响机械钻速的难点,为了安全快速钻进,主要从井壁稳定,优选钻头,优化钻井参数、钻具组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钻表明:库2井通过调整井身结构,优选钻头,使用大尺寸钻杆和钻挺,强化水力学参数,使三开之前钻井周期节约145.73d,机械钻速提高84.6%。  相似文献   

16.
井下摩阻扭矩预测是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大位移水平井的特点,建立了充分考虑管柱的轴向力、接触力、摩阻力的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并编制应用软件。对于井眼轨迹曲率不同的部分及钻柱刚度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将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塔中某井进行了井口大钩载荷和扭矩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摩阻和扭矩预测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0%,说明计算结果可以满足现场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废弃钻井液和废弃钻屑因具有数量大、毒性高和稳定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油田钻井作业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何进行钻井废弃物随钻处理是井队开钻前必须解决的工艺难题。针对冀东油田等东部老油田井场作业面积狭小、钻井周期短、设备搬家快等特点,通过"量身定做"无害化处理设备、所有设备进行撬装组合设计,废弃物进行密闭转运等工序过程的设计,实现废弃钻井液处理设备模块化和标准化,以适应东部老油田小井场钻井作业和解决废弃钻井液随钻处理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长深D平1分支井为例介绍了松南长岭1号气田地质简况,欠平衡水平井分支井钻井剖面优化技术、研磨性硬地层造斜钻头优选、动力钻具优选、分支侧钻工艺以及欠平衡水平井压力控制技术和完井工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南堡5—4井是冀东油田海上的一口重点预探井,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南堡5—4断鼻高部位,钻探目的为:预探南堡5号构造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及奥陶系地层的含油气情况。本井由胜利二号钻井平台施工,设计井深5700米,三开12^1/4″井眼下9^5/8″技套设计完钻4421米,套管下深4418.4米,四开9^1/2″井眼下7″尾管设计完钻井深5492米,实际完钻井深5359米,套管下深5352.5米,是我公司海上同类型井身结构中最深的井,完深和各层套管下深均创我公司之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及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井施工难度也在增大。通59-平1井是一口定向点浅、位垂比大的水平井。通59-平l井的顺利完工为该类井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创出了我公司同类型井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