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劳动育人具有内在关联性,人的全面发展是志愿服务与劳动育人的统一价值指向,它们具有高度契合的育人功能——满足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路径包括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供劳动育人保障;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提升劳动育人效能;追求志愿服务精致化,深化劳动育人功能;实现志愿服务网络化,拓展劳动育人新渠道。  相似文献   

2.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体现,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同高校不断推进的志愿服务相结合,借助新媒体给高校的志愿服务的创新探索引入新的思路,对发挥志愿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引领价值、技能培养价值、全面发展价值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清晰的价值指引。高职院校针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出现的渗透力不够、吸引力不强、持续性较差、积极性不高等困境,通过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体系、打造全过程联动的育人平台、提升全方位协同的育人合力,建立了清晰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发展路径,为提升志愿服务育人成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价值层面的范畴。而与之对应的"担当、务实、奉献、分享"等概念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方向和动力,同时又要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依托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在实践中育人,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本保障。志愿服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推进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途径,是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传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传统美德,还革新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彰显时代精神与育人本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要充分挖掘其功能,尊重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让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自觉接受、深度认可的活动,助力高校完成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素材意义、过程意义和效果意义,应以认同教育为核心和目标,以实践育人为方式和助力,以氛围形成为过程和导向,以学生成长为效果和愿景.通过形成制度化、科学化、联动化和常态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凝练出"公益实践"的理念,实现高校育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方法多样、育人效果突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联系入手,首先揭示志愿精神如何在精神追求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由此阐述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对哈工大理学院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从顶层设计、制度构建和实施措施等不同层面构建了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联系入手,首先揭示志愿精神如何在精神追求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由此阐述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对哈工大理学院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从顶层设计、制度构建和实施措施等不同层面构建了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认知、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通过理性引导、创设情境和发挥优势等途径,积极探索在志愿服务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校党建带团建,形成“上下联动、互相促进”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高校要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搭建“党团共建+实践育人”模式;培育品牌生命力,形成头雁效应,构建党建带团建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下,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促进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建设,既可以为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更可以解决德育教育缺少实践活动载体等问题,同时能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以强化实践育人有效性。本文在价值观培育视角下考察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现状,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传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关系,对如何更好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体现。随着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运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将采取线上互动、线下行动的创新模式运用到社区志愿服务中,进一步推广与宣传健康养生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健全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不强、志愿服务精品项目缺乏和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讨论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意识、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等措施,以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资助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经济援助,更要立德树人,发挥资助的育人功效。资助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内涵,加强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教育。核心价值观要以资助工作为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国情教育、诚信教育、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活动,让资助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使资助与核心价值观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高艳 《科教导刊》2024,(5):131-133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从强化志愿服务宣传、落实组织机构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指导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途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力争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明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应然逻辑,据此通过开展榜样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分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示范路径、价值澄清路径、网络路径、课程路径和文化路径,可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育人优势,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说明了志愿服务与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联系,然后阐述了志愿服务在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关键点,最后论述了志愿服务在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困境的分析,认为要推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坚持文化塑造、动力提升和创新发展三大策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核心路径,完善以健全项目管理和协同发展体系为内容的管理路径,实施以完善激励评价和运行机制为内容的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