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从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与需求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课程融合是其发展趋势。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身份是教师工作与生活的自我认同标志,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但当前,我国教师专业身份局限于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无法适应课程融合之需要。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通过突破学科中心主义影响,强化通识教育发展,是教师专业身份重构的重要路径。但教师专业身份重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基于此,通过探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途径,即通过自我身份的重构,达到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考取向下教师角色正当性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娇 《教育学报》2005,1(2):82-87
在高考取向下,教师的牧羊人 拆解的身份是合理而正当的。但素质教育价值取向需要的不是纯粹高考技术型的教师,而是多元兴趣型教师。从这一角度审视的话,教师个体和群体当下的正当性角色与合理性身份存在危机。教师群体角色重构已是必然。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外部环境、措施的保障和促进。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重构新的教师自我身份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文章立足英语新课改的要求,探讨了在此背景下的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和构建问题,提出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必须实现其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7.
从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相应的批判教育学思想出发,可以重构批判教育学视域下的教师角色。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教师关注学生广泛的认知旨趣,致力于主体间无压抑的自由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其自我抉择能力。其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在"转译者"这一新身份中得以重新构建,其职责在于沟通学生的经验知识和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卢彦红 《继续教育》2014,(12):17-18
在地方高校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实现战略性转型的承受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是撬动高校转型改革的基点。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新时期下的教师要从与学生、课堂、课程、教学以及社会的五大关系角度,转换和重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角色身份,以更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身份问题是对个体价值尊严及其作用发挥得以确证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呼唤乡村教师身份重构。在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中,乡村教师的身份大致经历了乡村教育的“启蒙者”、乡村社会的“播火者”、乡村文化的“守望者”等多种定位。而时代转型、教育理论范式的变革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又是乡村教师身份的外源性、综合性和内生性动因,也是乡村教师身份变迁的深层次互嵌式的诱因。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身份重构应聚焦在教育身份、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重构上,以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是指在身份定位上具有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使命、角色追求和角色生存方式等具有知识分子的自我体认。大学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外在形态和成为知识分子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实然表现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价值旨趣是根本悖离的,而根源就在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缺失。为此,应该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建构"课堂共同体"、提升理性批判意识等策略,唤醒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研究》2018,(6):25-30
融合教育的发展要求形成新的教师角色。融合教育教师是融合教育环境的创设者、课程设计者、教学实施者、沟通合作的组织者以及研究型学习者。社会文化是为融合教育教师角色"塑型"的土壤,教师教育是融合教育教师"闻道"的途径,实践与反思为融合教育教师角色"注魂"。融合教育教师是"人本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实践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不仅着力于厘定教师角色的概念,更从社会要求、国家需要以及知识和教育的转型等外部诉求的高度对教师角色的内在要素进行描述和规划。但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尚存在理论框架松散、国家视野模糊和教师自我身份认同不明等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制度视野下,由于制度阻力的客观存在,以及制度本身蕴含的价值追求,要求教师与其他变革主体之间达成价值共识,这是制度变迁中教师身份认同所依赖的前提性条件。为此,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教化与渗透,视域融合,重叠共识的寻找等基本方式来达成价值共识,促使每个教师按照制度变迁过程中赋予的专业角色期待与自身认同的价值观念来塑造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高成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1):12-16,5
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教师长期身处边缘化的境况,使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日益加剧。当前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诸如学科专业身份、学科专业性、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学科性质定位等方面。导致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学科教学论教师角色期望的价值共识缺失、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失范、学科教学论教师学术资本不足、学科教学论教师角色调适技巧欠缺等。为消解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可采取一些有效策略给予实现。  相似文献   

16.
马妮 《辽宁教育》2012,(13):46-49
本文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综合英语》课题组这个教研团队中的6位初任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教研团队"这个特定语境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困惑"。经过访谈发现,该6位教师面临身份认同困惑,解读其原因为:1.扮演多重角色身心疲惫。2.将教师角色与研究者角色割裂。3.教研团队互信和安全感不足。4.渴望工作与生活融合却力不从心。笔者从内、外因素两方面提出实现身份认同的对策:1.外部因素:高校教育改革应重视教师成长,帮助初任教师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2.内部因素:教师群体应加强团队合作型组织文化建设,真实面对自我与学生,加强教师自身反思性和合作性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发展从概念内涵、研究视角、理论形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来理解“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之间的不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综合英语》课题组这个教研团队中的6位初任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教研团队”这个特定语境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困惑”。经过访谈发现,该6位教师面临身份认同困惑,解读其原因为:1.扮演多重角色身心疲惫。2.将教师角色与研究者角色割裂。3.教研团队互信和安全感不足。4.渴望工作与生活融合却力不从心。笔者从内、外因素两方面提出实现身份认同的对策:1.外部因素:高校教育改革应重视教师成长,帮助初任教师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2.内部因素:教师群体应加强团队合作型纽织文化建设,真实面对自我与学生,加强教师自身反思性和合作性实践。  相似文献   

19.
角色认知是身份认同的基础。新生代乡村教师开始或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却遭遇角色认知的困惑,表征为行走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身陷乡村却心寄城市的"异乡人"以及疏远乡村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帕特南的社会资本与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高度的逻辑契合和深度的内在关联,是促进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其中,互惠规范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制度保障,社会信任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心理基础,关系网络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社会桥梁。基于此,建立"普遍互惠"规范、提升"单薄信任"水平以及拓宽"横向关系"网络,进而建构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不惑"的制度保障之路、内生动力之路以及现实效用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队伍创新发展中多点突破、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会带来传统教师发展中从教师的行为、角色等微观层面到教师队伍结构、场域、价值等宏观层面的变化,包括从"个人主义"到"群体主义"的行动转向、从"接受者"到"创造者"的身份重塑、从"学习空间"到"生活空间"的场域转换以及从"政府主导"到"共同主导"的结构重构等应然贡献。但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主义"的单一特质、"技术主义"的路径依赖以及"团队主义"的过程损耗等实然困局,需要将资源、制度、网络等进行理性组配,从而起到对教师发展的应然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