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共情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和理解,共情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共情的结构和功能是近年来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共情不是一个单维的心理结构,而是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情绪分享过程是刺激驱动的自动化的过程,而认知调节过程会对情绪分享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两个过程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以确保个体社会适应的灵活性。两个过程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社会适应问题,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共情偏好:自我判断与学生判断的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教师对共情的自我判断与不同类型学生对其共情判断的一致性,检验Hoffman提出共情偏好的假设.教师对共情的自我判断采用Davis的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的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两个分量表,而学生的判断则运用上述量表改编的他人评定量表.调查了450名学生和与其配对的30名教师,结果发现:(1)改编的他人评定量表在结构上与自评量表保持一致.(2)在共情量表及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分量表的得分上,教师的自我判断均显著高于各类学生的判断.(3)在共情总分与观点采择分量表上,中等生对教师共情的判断显著低于学优生及后进生.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共情存在偏好,围绕共情偏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Titche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Titchener认为,人不但能够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他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共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学家开始从情绪和认知两方面来界定共情的含义和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也是一种既能充分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认识、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术语,共情被看成是一种治疗态度和高超的治疗方式,治疗师能够感当事人所感,关注其情绪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家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开始,并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保证家庭教育持续正向推进的前提,但目前亲子沟通仍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共情式沟通强调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交流互动,以接受、理解、尊重、关切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感受,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情感被认同,从而促进其进一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提出了共情式沟通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共情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心理学概念,是一种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林林总总,但大部分却还处于浅层面教学,能否真正深入文本,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是检验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顺应其文化情感的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共情、学生之间的共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共情。本文通过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共情策略如何有效运用在语文阅读中,将心理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内在动机,梳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幼儿共情研究文献,分析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期为未来幼儿共情研究提出方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共情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并不属于高级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共情仅属于情感领域目标里的反应层次,尚未达到形成价值观的高级层次。为帮助教师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本研究首先对共情与领悟进行概念辨析与比较,指出领悟是比共情更高的教学目标;其次基于阅读疗法的“认同—净化—领悟”理论,对从共情到领悟的心理机制进行阐述,并通过区分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最后用具体的课例说明如何运用该理论,以期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人际反应性指标量表调查江苏、江西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共情心理发展状况,发现高职学生认知共情发展较好,而情绪共情发展较差.高职学生性别、学习专业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其情绪共情的发展水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共情心理,改善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纵观国内学术界,学者们对于教育研究者素养的研究往往缺乏情感之维。但学术研究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劳动,因而有必要以教育研究者的文化共情为切入点,探寻教育研究者文化共情的内涵与特征,以期为教育研究者的情感涵养乃至生涯发展提供启示。归根到底,教育研究者的文化共情作为教育研究者共情能力的重要构成,指向于对研究对象文化境遇的理解等,有着群体性、历史性、反思性等诸多特点。着眼于教育研究的本然特质,教育研究者的文化共情无论对于教育理论进步抑或教育实践发展,都有其重要意义。探究教育研究者文化共情的内在结构,其主要由历时性、共时性、层次性三维构成,多维协同推进教育研究者研究进程的具体展开。若要整体推进教育研究者文化共情的发展,则须依赖教育研究者应然立场的确立、情感素养的培育、具体实践的探索等多方面的协同构建。  相似文献   

10.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观察到他人处于某种强烈情感状态时,具有体验到与所观察到的情感状态大体一致的同感的能力。共情能力主要由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共情应对三个要素构成。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需要教师优化识别策略,改进理解方式,强化共情应对。  相似文献   

11.
绘本是一种新兴的儿童文学形式,它恰到好处地结合了图画与文字,是反映和贴近儿童心理的绝佳素材。对于幼儿来讲,绘本将晦涩难懂的人生哲学变成了直观的画面,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兴趣,提升幼儿的共情能力。通过论述共情的定义引出绘本教学对于提高幼儿共情能力的重要性,并采用绘本作为主要媒介,结合角色扮演游戏,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共情式教学是针对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照课标的要求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探索,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的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世界,与作者及文本共情,从而升华其精神境界。主要从三个方面尝试共情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由此提出共情式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经典内容。但因其内容理论性强,文字抽象深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简略处理,由此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如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共情机制,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体会到理性的感情,则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落实核心素养。"共情"概念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这是一种能够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具体到历史教学,共情就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性资料与理论的支持下,通过对比西方心理学的精神性概念与相关研究结论,对中国人精神性的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设:"亲情"是中国人精神性的基础情感成分;"共情"是中国人精神性的高级认知成分。儒家之"仁"与基督之"爱"是中西方精神性各自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实现"课堂革命",需要全方位升级,其中提升共情意识以增强课堂温度就是一个重要维度。"共情"本来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指从情绪和认知上理解他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均与共情意识的缺失有关。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共情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共情,另一个层面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历史人物的共情,简称历史共情。剖析共情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可以看到,通过教师的关怀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教学境界的多层次革新,以共情促共鸣,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圈子"的形成,加速了危机事件传播的速度与效率,使得信息流动更加快速、便利.但危机事件的全面渗透造成了公众心理和情绪的快速形成、更替与变迁,人们开始正视危机事件中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辩证思考.基于此,研究通过危机事件、共情传播以及传播效应的相互关联分析,提出了规律性假设,并应用实证分析进行了具体事例的认知探索.结果表明,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机制呈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双过程表现,且各假设成立.同时,研究又根据实证中提取的要素特征和传播路径,构建了共情传播要素评价体系,勾勒了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演化机制与发展轨迹,讨论了共情传播路径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圈子"的形成,加速了危机事件传播的速度与效率,使得信息流动更加快速、便利.但危机事件的全面渗透造成了公众心理和情绪的快速形成、更替与变迁,人们开始正视危机事件中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辩证思考.基于此,研究通过危机事件、共情传播以及传播效应的相互关联分析,提出了规律性假设,并应用实证分析进行了具体事例的认知探索.结果表明,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机制呈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双过程表现,且各假设成立.同时,研究又根据实证中提取的要素特征和传播路径,构建了共情传播要素评价体系,勾勒了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演化机制与发展轨迹,讨论了共情传播路径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回顾了教师共情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教师共情干预的主流方法,包括体验式训练、技能训练、精微技能训练、视频训练等,并从干预过程、变量控制、生态效度等方面分析了现有干预方法的特点,指出未来研究应着重考察教师共情干预的作用机制,建立教师共情的测量指标体系,提升共情训练方法的本土契合性以及设置共情训练的教师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者共情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是一种心理品质.自20世纪90年代情绪智力理论把共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来,共情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品质,而是作为一种能力进行研究,它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共情能力有两层含义:其一为感知、觉察、分析、评价、破译、调控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感受和思想的能力;其二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共鸣,主体正向或反向主动接受这种"心灵感染"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较为恰当地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去.概括地说,共情能力就是主体对客体情绪和情绪信息的感知、体验、表达、评价和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EFT(镶嵌图形测验)和《大学生共情能力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探讨医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共情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场独立性、共情自我识别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中医心理专业学生的反向理解、负向应对高于医大学生,大三学生的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及总的共情能力高于大二学生;场独立者的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和正向应对及总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场依存者;认知方式与共情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认知方式对共情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